基于“培训—职业匹配”理论的农民田间学校模式构建研究

    王倩雯,赵丹

    

    

    

    【摘要】农民田间学校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和倡导的农民培训方法,是以农民为中心,通过组织农民参与分析、研究和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其自信心和决策能力的新型农技推广方式,[1]在推行过程中显现出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2]因此,本研究以“培训—职业匹配”为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县的调研发现,农民田间学校在实践过程中存在培训内容不符合农民需求,培训方法缺乏灵活性以及师资队伍质量不高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农民田间学校在我国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对农民田间学校缺乏资金投入,管理体系不完善等。因此,为提升农民田间学校的发展质量,其培训目标、时间、内容、方法和师资队伍等方面应与农民需求相匹配,构建“培训—职业匹配”的农民田间学校模式,实现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目标。

    【关键词】农民田间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职业匹配”;职业培训

    【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16)09005605

    一、“培训—职业匹配”理论及其与农民田间学校模式的关系“培训—职业匹配”理论提出:将普通教育的学生称为“非使用者”型学习者,指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以理论教育为主的学习;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称为“使用者”型学习者,学校的技术训练紧紧围绕工作而进行。在工作中,“使用者”型学习者的劳动生产率明显高于“非使用者”型学习者,关键在于“使用者”型学习者所接受的培训是围绕所从事的工作进行的,专业对口,符合工作岗位的要求。[4]所以,培训与农民的实际需求相匹配时才能更好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如图1),而农民田间学校正是以该理念推行的。例如,2009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太白县咀头镇方才关村建立蔬菜试验示范站。专家们把科研实验室搬进了大田,从优良品种入手,开展甘蓝、大白菜、萝卜、西葫芦、菜豆等相关栽培技术研究,5年由国内外引进优良蔬菜12个种类1 274个品种,根据生产实际和市场需求为当地打造了甘蓝、菜花、白菜、春萝卜、西葫芦等山地特色优势蔬菜产业带。2009年,太白县菜农人均收入仅有4 250元,2015年菜农人均收入已达7 200余元。这近乎翻番的收入,让菜农腰里的荷包一下鼓了起来。显然,太白的农民培训已有了农民田间学校培训的雏形。该案例也证明农民田间学校的培训模式与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相对应的,为农民田间学校模式的推行和完善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农民田间学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基本符合该理论所提出的培训要与实际工作相联系,与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一刀切”的现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利于农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二、农民田间学校模式实践过程中的现实问题1培训内容没有满足新型职业农民的实际需求

    新型职业农民将把务农活动作为终生的事业,解决“无人种地”的问题。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目标不只是让其学会种地,更要解放思想,培养其全产业链技术,提高他们的总体素质,同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但是调研发现提供的培训内容比较狭窄,并没有满足农民对培训的实际需求,不符合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目标。农民通过培训期望获得科学种田、经营和销售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但是培训的内容并没有满足农民的需求,只有个别农户接受了销售方面的培训(如表1),但接受培训的农户表示“培训的内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没有太大的作用,实际意义不大”。

    虽然农民田间学校在农业技术培训方面发挥了作用,但对于其他方面的培训比较缺乏,没有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不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比如:太白县是有名的“无公害蔬菜基地”,种菜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是很多农民表示,“去年种的菜基本没有销售出去,很多菜在地里烂掉了”。虽然有“蔬菜经济人”在发挥作用,但是数量较少,同时涉及人际关系等问题,造成较多农户的销售存在问题。农民种菜一亩地大概要投入600—700元,如果没有销售出去,不但不能收回成本,整个作物生长周期的劳动力付出也是徒劳的,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活状态和种地的积极性。

    表1农民接受培训的内容

    农户类型组织单位培训内容普通农户县农技站种菜培训、预防、治疗“根肿病”蔬菜经济人县农技站收购、销售农家乐经营户旅游局、县上、妇联卫生、服务、做菜养殖户(鸡)饲料公司、农牧局防疫、授药、停药期、档案建立种植大户(植种)种子承包公司清除杂苗、均匀授粉个体经营户(建材)就业局再就业培训(注:表中信息均来源于对太白县咀头镇三个村、鹦鸽镇一个村部分农户以及街道部分个体户所做的调查,还有很多农民表示从未接受过培训)

    2培训方法缺乏灵活性,未体现非正式学习特征

    在太白调研发现,培训基本在村委会讲课,每次讲1—2个小时,或者播放与农业相关的视频课程,但是每次培训完农民把学习的东西都忘记了,对他们没有任何帮助。培训方式以讲座为主,很少进行实践活动,存在培训方法单一,缺乏灵活性等问题(如表2)。

    成人不喜欢“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他们更倾向于自己参与进去,相互讨论的方法。同时,要与成人的实际工作经验相联系,这样学习效果才能更好。[5]农民田间学校提倡以非正式成人学习的方法进行农民职业培训,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是存在培训方法不灵活,不太符合农民学习特征的问题。培训方式比较单一,以讲授式为主,农民的参与度不够,缺乏相互之间的探索和交流。没有做到因地制宜地进行创新教学,培训方法缺乏“本土化”,对农民的吸引力不够。

    表2农民接受培训的主要方式

    农户类型培训方式普通农户讲座(地点:村委会;时间:1—2个小时)蔬菜经济人讲座(地点:县上;时间:半天)农家乐经营户讲座、操作(地点:村委会;时间:1—2个小时)

    参观示范园(岐山)养殖户(鸡)讲座(地点:县上;时间:半天)种植大户(植种)讲座(地点:村委会;时间:不确定)

    实践(地点:田间;时间:授粉期)个体经营户(建材)讲座(地点:县上;时间:不确定)

    3农民田间学校教师选拔存在随意性,培训过程缺乏相应的教学技巧

    缺乏教师和师资队伍整体质量不高,是培训效果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在太白县调研时,农技站站长告诉我们,“农技站现有4名工作人员,同时兼职农业培训指导员,负责咀头镇18个村的农业技术培训。每个人都要去给农民讲课,农技站没有专门的指导员,也会从县、市或者学校聘请指导员为农民进行一两天的培训(如表3)。这种现状很明显地体现出农民职业培训教师队伍的建设存在很大的问题,一是教师缺乏专业训练,很难掌握教学过程中学习者的心理以及教学技巧;二是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三是教师队伍存在不稳定的问题,由于很多教师都是兼职的,所以教师的流动性较大,培训存在不衔接和不完善的问题。

    表3农民接受培训的次数和师资队伍

    农户类型培训次数培训教师普通农户每年1—2次农技站工作者蔬菜经济人共1—2次农技站工作者农家乐经营户每年1—2次聘请市里的教师养殖户(鸡)不确定公司技术员种植大户(植种)每年1次公司技术员个体经营户(建材)每年春天聘请市里的教师

    4培训效果与预期差距较大,新型职业农民没有通过田间学校模式受益

    农民接受培训的积极性比较高,希望通过培训可以学习到有利于农业生产方面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但是由于培训存在不符合实际等问题,造成培训效果不太理想,部分农户表示针对性的培训效果比较好,如针对农家乐和植种的培训农民认为效果较好,其他讲座式的培训农户认为基本没有作用(如表4)。

    农业技术推广很大程度上受经济因素的制约。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农民的经济收入普遍较低,农民接受农业技术培训基本是以增产进而提高经济收入为目的的。但是,由于我国人口数量较多,农民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农业也没有发展到像美国“农场主”的经营模式,可以通过培训或者专家指导产生高效益。所以,农民参加田间学校培训虽然可以学习科学知识和技术,但是对于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却不是很明显,农民就不愿意花费精力去参加培训。同时因为培训不符合农民的需求,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导致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成为农民田间学校推行的障碍。

    三、农民田间学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农民田间学校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

    农民田间学校在我国引入至今,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农民田间学校理念的引入和创始阶段;第二阶段,农民田间学校模式的应用;第三阶段,根据本国国情对农民田间学校的创新发展阶段;第四阶段,农业部开始重视并积极推广农民田间学校。[6]但是,总的来说我国农民田间学校模式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

    农民田间学校在我国起步晚,处于边研究边试行的状态,发展速度比较慢,受训的农民数量比较少,只有少数地区实施农民田间学校的培训。而且,我国在农民田间学校的推广过程中存在照搬国外经验等问题,使得其在我国的发展存在理论和实践都不适应的问题。因此,农民田间学校还需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在实践中总结适合我国国情的经验。

    2政府对农民田间学校模式缺乏资金投入

    农民田间学校的培训需要专业指导员和一定的资金支持才能得以实现,学校刚开始在我国实行总体上依靠国际的支持,但随着国际项目的结束对我国项目的支持也渐渐结束,最主要的还要依靠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7]由于我国农民田间学校处于起步阶段,政府没有真正认识到农民田间学校培训的重要性,缺乏政策和资金支持,没有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因此难以保证农民田间学校推行的质量。

    3农民田间学校的组织管理缺乏科学性

    农民田间学校在推广过程中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缺乏统一的操作标准和制度规范,缺乏专门机构的设置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养,没有形成农民田间学校完善的系统。同时,农民田间学校的指导员队伍整体水平也有待提高,在组织农民培训的过程中缺乏科学性和灵活性,造成培训难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4新型职业农民对参与农民田间学校的收益认知不足,缺乏动力

    著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迈克尔·托达罗提出生物和技术革新的采用不仅取决于自然和经济条件,而且更多的是取决于众多生产者的态度、价值标准和能力,这些生产者必须能理解所提出的变革,必须愿意接受它们并能够去付诸行动,[8]特别强调了个体主观认知的重要性。然而由于农民自身认识的局限性和盲目性,有很多人认为农民职业培训没有任何意义,从心理上不接受新技能的培训。另一方面,农民错误的将农民田间学校培训产生的效果等同于经济效益,[9]但是由于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较少,短期内难以产生明显的作用,造成农民认为参加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是没有作用的,失去了参加农民田间学校培训的动力。

    四、构建“培训—职业匹配”的农民田间学校模式,提升培训质量任何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离不开农业的支持,经济的现代化不能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如果农业发展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就会严重遏制工业化和经济发展。[10]因此,我国政府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积极推广农民职业培训的新模式—农民田间学校。基于“培训—职业匹配”理论,农民田间学校模式必然要从培训目标、时间、内容等方面与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特征相匹配,才能提高培训质量,满足农民需求,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目标。因此农民田间学校模式构建应重点考虑以下因素(如图2):第一,培训目标要符合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目标,同时考虑农民的需求,与农民参加田间学校培训的目标相贴合。在帮助农民掌握科学技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改变思想观念的同时,使其经济收入得到提高,实现农业致富的目标,且有利于农民更加稳定的从事农业活动,改变农村地区无人种地的现状。

    第二,培训时间的安排要符合农作物生长的规律,抓住培训的关键期,改变之前培训无规律,农民参加培训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农户表示希望可以从选种、播种到收获指导员全程跟踪指导,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培训的质量。

    第三,在进行培训之前要对农民进行预调查,根据农民的实际需要制订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改变培训内容不符合农民需求的现状,丰富培训内容不能局限于农业技术的指导,应为农民提供经营、管理、销售方面的培训,要有利于形成“生产—经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第四,培训方法采用非正式成人学习的方法,改变培训方法单一,以讲座为主,“死记硬背”的培训方式,提倡启发式、互动式和参与式的学习方法,重视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成人学习的特长,从实践中学习和总结所学习的知识与技能。丰富农民田间学校的培训方法,要有利于吸引农民积极参与,创造良好的培训氛围。

    第五,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建立“职前培养—在职培训”的体系,完善专业教师培养系统,为农民田间学校模式的发展提供专业人才。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有利于提高农民职业培训的质量。

    当然,农民田间学校模式构建不只局限于这五个方面,还有很多因素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探究,使其发展越来越完善,为我国农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联系“培训—职业匹配”理论总结的农民田间学校发展模式,是以农民的需求为基础而构建的,与传统农业技术培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我国农民职业培训注入了新鲜血液,有利于提高农民职业培训的效果,有利于激发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速度。但是,该模式的实现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离不开社会和政府的支持,需要保证农民田间学校模式推广形成“从上到下”的统一,避免形式化等问题,需要各个部门的不断努力,农民田间学校发展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杨普云,等.农民田间学校概论—参与式农民培训方法管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1.

    [2]张明明,等.农民田间学校的起源及在中国的发展[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8,(25):129—135.

    [3]中国新闻网[EB/OL].http://www.chinanews.com.

    [4][美]卡诺伊·莱文.教育大百科全书:教育经济学[M].杜玉红,等译.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2—57.

    [5][荷]图季曼.教育大百科全书:成人教育[M].李家永,等译.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31—333.

    [6]胡春雷.中国农民田间学校发展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2):12 810—12 811.

    [7]肖长坤,郑建秋.国内外农民田间学校现状、问题与对策[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8,(22):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