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虚无主义影响我国话语体系构建的内在逻辑研究

    李飞虎

    摘要: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有严重的消解作用。它否定我国的四项基本原则,否定我国的传统文化,否定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诋毁毛泽东同志的革命功绩,污蔑中国近代历史等,这些颠倒是非、断章取义的行为无非是对我国话语体系的挑战,企图建立独立的话语体系架构,最终通过虚无历史的话语体系颠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让中国走上“苏联解体的老路”。值得警惕!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话语体系;苏联解体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5-0079-02

    一、历史虚无主义

    “虚无主义”一词从德文 “Nihilismus” 意译而来,源于拉丁文“ nihil”,意即“什么都没有”“虚无”。历史虚无主义的“虚无”逻辑有两种:从横向来看,虚无主义者不仅仅是“虚无”历史真相,他们也对整个民族进行虚无,对文学、美学等各个领域都进行虚无。从纵向上来看,虚无主义论者从“虚无”历史,逐步深入到虚无其民族的历史,虚无其民族的发展,再次深入到虚无民族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最终促使其走上“苏联解体的路子”。简言之,横向上对各个领域进行否定,纵向上从虚无历史开始层层深入地否定。

    历史虚无主义背后有着复杂的国际社会和政治背景,它作为一种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以断章取义、以偏概全的手段影响人民群众历史观的构建,打着“反思历史”“理性思考”的幌子,运用纵横交叉的传播结构,利用受众对意识形态领域了解甚少的特点,对特有历史进行肆无忌惮的改写,力图那些对新鲜信息有强烈的好奇心却对历史虚无主义没有抗体的群体或个人,成为其代言人,最终目的就在于消解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这种“虚无主义”严重的影响了我国人民群众看待历史的角度和态度,对于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了很大的阻碍作用,它企图挖断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根基,推翻我国的话语体系架构,建立自己独立的话语体系即历史虚无主义话语体系,最终再通过虚无历史的话语体系颠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让中国走上“苏联解体的老路”。

    二、历史虚无主义试图动摇我国话语体系的表现

    (一)历史虚无主义试图动摇我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表现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立足马克思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的理论框架——“革命史观”,在阶级社会里,阶级对立、阶级矛盾导致了阶级斗争,阶级斗争的结果必然有一个胜利者,另外一个阶级则被消灭,最终推动了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传统至现代”的近代化历史观理论,运用极端的理论割裂了传统与现代,否定了马克思关于历史发展的五段论。“历史虚无主义者用所谓的“现代化史观”取代“革命史观”,把革命同现代化对立起来,借以否定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斗争。” “现代化史观”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直线而不是曲线;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结果而不是过程等等,这些都试图打破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

    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而言,现代史观并不是从历史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将历史极端地割裂,是没有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中国这个大背景下,“现代化范式”不足以解释中国目前的现状和过去的历史。比如:“现代化史观”否定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发展,认为,人类历史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笔者不否定“现代化史观”的这个观点,那请问又是什么推动了这个转变?这样就陷入了唯心主义的圈套。由此可以证明,历史虚无主义者并没有逃离唯心主义的漩涡,他们正是用“范式转化”的方式来否定唯物主义,倡导其唯心论思想,否定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阻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从社会发展角度而言,资本主义试图一统天下、总揽世界霸权,一方面他们直接对马恩原著进行刁钻的、不合规律的反对,另一方向,历史虚无主义者别有用心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进行挑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国共内战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理论。因此,历史虚无主义者不惜一切代价否定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功绩,抹黑伟大领袖毛主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在习总书记提出“一路一带”“四个全面”“重拳反腐”等重大改革措施之后,一些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言论潜滋暗长。比如,习总书记提出“重拳反腐”之后,就有人说“越反越腐,不如不反”,周、徐、郭等“大老虎”的丑闻爆出之后,又有人开始喊“自古以来刑不上大夫,这样反腐会对国家造成更大损失”;“一路一带”提出之后,有的人故意理解错误,并发出“中国要向其他国家搞倾销”“中国在施舍”“中国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目的是为了扩张”等无稽之谈。诸如此类,身在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下的、聪明的中国人不难看出,这不过是资本主义的阴谋罢了,资本主义国家在无法直接从军事包围、武力打击、经济制裁、外交孤立等方面遏制中国发展的前提下,只能从“消灭”社会主义转向“演变”社会主义,从武力打击转向文化渗透。

    (二)历史虚无主义试图动摇中国传统哲学话语体系的表现

    我国古代传统哲学中关于历史发展的观点数不胜数,都能充分证明我国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我们的历史如长江黄河般汹涌澎湃,我们的过去也有自己的话语体系,是西方的一些国家无可比拟的优秀传统。站在我国古代传统哲学维度来看,历史虚无主义者所宣称的“告别革命论”显的微不足道。战国时期的李悝、商鞍等都是有名的法家思想家,公元前361年,秦国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史称“商鞍变法”,解放了秦国的生产力,促进了秦国的发展,使秦国后来居上成为七国之首,为秦统一天下打下了基础。商鞅肯定历史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主张变法。他积极进行政治实践,倡导社会进化的历史理论。北魏孝文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庆历五年初,范仲淹改革,使得宋朝积贫积弱的现象有所缓解,并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宋神宗时期,王安石继续改革,富国、强兵、取士,增强了军事势力,进一步改变了积贫积弱的局面。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

    在我国古代的改革中,都是促进社会的发展。毫无疑问,历史虚无主义否定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是毫无根据的;上述例子都是客观的历史事实,都促进了历史的发展,这个过程是举步维艰的,因此是曲线的并不是直线的。从古至今改革的过程是涵盖阶级斗争的,并不是没有阶级斗争的。这个过程也证明了,客观的历史事实推动了历史的发展,是唯物的,不是想象、臆想、胡编乱造出来的,不是唯心的。因此,历史不是谁说割断就能割断的,就像自己的过去和现在一般,是客观存在于自己的大脑之中的。历史虚无主义者有深厚的国际和政治背景,这些国际和政治背景却没有自己的历史,所以幻想割断别人的历史。

    综上所述,无论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中国传统哲学的角度还是从客观历史事实的角度来说,否定“阶级斗争”宣称“告别革命”的历史虚无主义者,他们用“现代化史观”取代“革命史观”,在中国这个有五千年发展史的泱泱大国是没办法立足的。

    三、历史虚无主义虚无了其本身

    (一) 西方国家前后矛盾的行为,充分证明其企图构建自己话语体系的想法

    历史虚无主义一边说传统文化是糟粕,一边却进行大肆的文化侵略,比如“孔子是韩国人”“李白是韩国人”“屈原是日本人”等奇谈怪论,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因为争夺的不仅仅是某个历史人物,他们争夺的是思想和文化,妄图名正言顺的套用其哲学思维,重新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为未来做铺垫。

    (二) 西方国家相信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在资本主义国家中,部分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自己官方的话语体系并不信任,即使他们不相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他们也相信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在当前的社会状况之下,他们没有能找出一个建构其第三套话语的建立者,故而向中国这个有着5000年的发展史,有着优秀文化传统的泱泱大国而求经。在不能再向过去一样通过暴力的方式来获得资源,他们再没有资格、也不敢对中国,这个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进行暴力侵略。然而,新的话语体系的指导之下,在没有得到很大收获之前,单纯的学习、传播经典,并不能树立国民的信仰,并不会使得其国民信服这样的话语体系。所以,他们为了树立自己国民的信仰而宣称“汉字是韩国发明的”“屈原是日本人”这样的言论,甚至还设置节日进行庆祝,目的就是在资本主义关上大门的时候,能打开另一扇窗。

    因此,历史虚无主义的缔造者不是不相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两个必然性”,也不是不相信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是不希望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充分研究发展和运用,最终霸占了其世界霸主的地位,颠覆了西强东弱的局面。从这个维度来看,历史虚无主义是一个矛盾体,它真正“虚无了”的是其自身的话语体系。尼采说“上帝死了”,也就揭示了虚无主义的本质:“虚无主义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最高价值的自行贬黜、没有目的、没有对目的的回答。”

    参考文献:

    [1]梁柱.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特点及其主要表 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10) .

    [2]黄柏成.论先秦法家社会进化历史观[D].西南大学 硕士论文,2013,(6).

    [3]张念东,凌素心译.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 尝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