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历史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

    王映丽

    摘要:在高中时期,历史学科是文科类学生的必修学科之一。要想更好地教学高中历史,每一位教师都应该重视史料的教学。 因为史料是历史学科的重要资料,同时也是介绍历史学科的详尽资料。学生只有在了解史料的基础上才能更轻松且更有效地学习高中历史。那么如何将史料教学跟爱国主义结合起来,是我们需要反思的。

    关键词:高中; 历史; 爱国主义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1-

    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它能够构筑一个民族、国家的巨大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推动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甚至决定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列宁曾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感情。”江泽民同志也曾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加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可见,爱国主义对个人的成长、对国家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我国历次编写的《历史教学大纲》中,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历史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历史教师面临的最大任务也就是通过历史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高中历史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意义

    1.强化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是课程改革提出的重要要求。新课程改革已经在时间和空间上落实和实施一段时间了,实施的过程当中,也得到了一线历史教师的一致拥护和支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强化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思想教育,在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历史逻辑思维的同时,能够让学生以史为鉴、不忘历史,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使高中生勇于承担起复兴中华的伟大责任。

    2.强化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是历史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历史思想、历史方法和历史技巧三位一体,缺一不可,忽略了思想教育的历史教学是残缺的、片面的、不成功的,而爱国主义是高中生思想教育中的核心要素。每一个历史教师都应当结合教学目标要求,将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融入教学设计与组织等各个环节,使其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3.强化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是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举措。高中生已经进入了青春后期,这一时期的学生成才固然重要,成人更加重要。利用历史教学强化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能够让学生坚定爱国主义信念和理想追求,保持对国家的高度忠诚,让学生的思想得到健康的成长。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利用史料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感

    (一)立足学情,树立正确的史料实证意识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主要实施者,应当全面发挥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对此,作为高中一线历史教师。首先自身应当更新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史料实证教学观,在此基础上,有效提升自身史料运用能力。伴随我国新一轮教育改革。强调教师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基础知识,更要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而实现这一点,需要教师树立史料教学观,并有效运用史料教学元素,完成历史教学,从而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除此之外,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突破局限,结合教学实际以及学情,灵活运用历史史料实证,从而帮助学生通过史料实证,培养严谨的思维品质,思辨意识、实证意识。

    (二)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因此,在教学历史时,我们可以借助我国悠久灿烂的文明,向高中生主张爱国情感,使学生明白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比如,我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印刷、指南针;又如,经过了历朝历代不断翻修而有今天如此规模的万里长城;再如,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留下的书画、篆刻等等,让高中生深入了解我国的优秀文明,灿烂文化,对于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培养民族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兴趣会在很大程度上驱使学生学习,对于历史是同样道理。对此,教师也需要抓住这一点,灵活利用各种生动史料,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对史料实证的兴趣。但从高中历史教材看,其本身容量有限,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等平台,拓展教学资源,丰富史料。以高中人教版历史教材为例,当教师讲到《鸦片战争》相关内容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个平台,播放电影《鸦片战争》选段,有效激发学生那一股对史料实证兴趣,进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强化历史分析能力,渗透爱国教育

    对于史料的解读,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树立大概的思路,其中包含了解读什么、解读方法、解读题目。促使学生在深入研究史料的基础之上,找到解读历史的客观规律,并做到“史论结合”。而对于解读方法,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会提取信息,合理概括历史材料并进行批判理解。在此过程中,可以开展小组合作、探究等形式,提升学生的探究性精神及创新性能力,最后做到“以史为鉴。”譬如:在历史课堂进行“抗日战争”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就时事政治“钓鱼岛”事件进行教育,让学生在历史的角度,运用历史思维来思考“钓鱼岛事件”对国家、民族发展的意义。课堂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虽然两件事情发生的时间、背景不同,但是问题的本质是相似的。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就两件历史事件进行思考“是什么元素推动国家政治、社会、民族发展的?若想实现伟大民族复兴梦,我们应该做出哪些努力呢?”然后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与历史学习经验进行讨论,分析。在此过程中形成时空观念,意识到学习历史课程的真正意义。通过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使学生学会以客观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促使学生历史学习能力与核心素养形成。因此,在教育工作中,应加强对核心素养的研究,从多个角度、多方面入手, 培养学生学科素养,促使学生历史素质形成。

    历史是一本生活的教科书,它肩负着传承人性、道义、爱国主义的重任,我们可以在历史中感受到生命跃动的节奏,可以倾听生命漫漫地诉说,可以因爱国情怀而感动。历史是有生命的,是真实的,它是由无数生命构成的史诗。长征就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创作的不朽史诗,是中外历史无与伦比的壮举,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凱歌,它的历史价值光照千秋,将激励着我们弘扬长征精神,为祖国奉献一切,实现生命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牟永良.高中历史教学中常见的史料运用问题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20(09):358-359.

    [2]尤海波.文字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7,4(40):364-366.

    [3]冯小飞.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02):141-143.

    [4]李传绪.新课改形势下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13):232-233.

    [5]王红微.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探索及反思[J].现代教育科学,2012(06):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