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建工作新使命刍议

    俞英兰

    [摘要]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教育的根本所在,同时,文化传承创新也是高校党建工作的新使命。本文从高校党建的外在规定和本质要求两个方面论述了高校党建与文化传承创新的辩证关系,此外,还简要介绍了高校党建工作新使命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高校党建;文化传承创新;新使命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以及我国高校领导体制的特性业已表明和决定党的建设工作是整个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系统工程的重要核心与着力点。具体而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赖于党组织的有力领导,先进校园文化有赖于广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校园精神文化更以党的思想建设为坚实基础和思想保障。

    一、高校党建的外在规定——文化传承创新

    毋庸置疑,当今时代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全球化的时代,是地球村的时代。在这种独特的时代背景下,时代、社会呼唤和要求高校承担起文化传承创新的重任。这不仅是高校自身的诉求,更是高校党建的外在规定。

    首先,文化传承创新是新时期、新时代赋予高校党建工作的新使命。上世纪发展至今,西方各种思潮犹如走马灯一般在世界文化舞台上轮番上演独角戏。在这种新的时代形势下,无论在政治领域、经济领域还是文化领域,我党都面临着长期复杂的严峻考验。

    其次,文化传承创新是民族精神提出的新要求。崇高的精神是伟大事业的奠基石与坚强支柱,它不断促进和推动着伟大事业迈向更大的辉煌。时代前进的步伐也为民族精神注入了强大的创造力。尽管高校校园文化只是时代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但势必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承载着民族精神的将来与希望。

    第三,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履行社会义务的必然要求。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将会是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东西方文化的主流。在这次东西方文化百舸争流的大潮中,我国能否昂首挺胸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文化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的适应能力。

    二、高校党建的本质要求——文化传承创新

    众所周知,党建工作是高校系统工程的重要一环,它势必会受到高校文化特性的熏染。不可否认,高校是各种新思想,新文化的发源地,“外来的思潮也往往会在高校汇聚、放大”。高校的这一特性就决定了高校党建工作的特点。高校党建工作的落脚点就体现在了文化传承创新方面。

    首先,高校党建工作的特点来自于高校的文化特性。与社会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党建工作相比,高校党建工作有其特殊性和独特性。在长期的理论和实践检验中,无论是在党建工作的切入点,还是在党建工作的内涵拓展方面,它都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其次,文化传承创新与高校党建工作并不矛盾,二者是一脉相承的。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科学技术这一第一生产力,同时还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文化建设则充当了精神动力的角色,不管是在民族精神的养成方面,还是在社会舆论导向的指引方面,它都是难以取代的。培养具有较高思想觉悟,同时智力、体质等各个方面良好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是我国高校的基本任务之一,同时也是高校党建工作的核心与重点。

    三、高校党建工作新使命的发展趋势

    文化传承创新的推广与开展绝非一帆风顺、一条坦途,其中必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面临各种各样的新挑战,新情况更会层出不穷。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转变党建工作思路、如何创新党建工作途径、如何增强党建工作的感染力和号召力,从而实现党建与文化共同繁荣的新局面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首先,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一如既往地做好党员干部的教育和学习工作,使他们能够在建设先进校园文化中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应用党内领导带头讲党课的方式,对广大党员开展三观教育,牢固共产主义信仰;严格贯彻学习制度化,以学习小组为依托,注重学习知识的更新,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做好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工作,力求做到“学以致用”,并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实践和践行;适时开展专题学习和研究,充分挖掘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等等。

    其次,在积极借鉴外来文化“为我所用”的同时,也要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毫无疑问,经济全球化以及随之而来的文化多元化是两把“双刃剑”,它既给我国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新问题,同时也给予了我们诸多新启示:一方面,我们应当融入时代潮流,承认某些道德观、价值观的存在;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应轻视和抛弃我国的文化传统,而应该汲取其中的合理因素为现世服务,力求促成优秀文化传统与时代精神的综合统一。

    最后,认真梳理文化传承与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文化创新的前提与基础是文化传承,文化传承的动力乃是文化创新。总而言之,文化传承创新就是当今高校的生存根本所在,也是当代教育肩负的历史使命,同时,它也是高校党建工作不可推卸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单行本,人民出版社.

    [2]龚新波.高校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互动探析[J].《法治与社会》,2009(9).

    [3]郑存库.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导向与特色培育[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