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估算教学的实施策略

    徐嘉怡

    摘 要:估算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会产生许多误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指导学生转变估算观念,增强估算意识;掌握估算方法,培养估算能力;强化估算练习,养成估算习惯,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估算教学;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 ? ? ? ?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9-035-001

    “估算”是数学新课程标准(修订稿)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同时它也是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实用性数学知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各学段的估算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能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第二学段要求学生“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会用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等[1]。本文就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提出以下实施策略。

    一、转变估算观念,增强估算意识

    1.寻找生活中的例子,体会估算的实用价值

    教师要善于寻找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题材。教学时,结合实际创设情景,使学生逐步体验估算的乐趣,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估算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增强估算意识[2]。

    2.挖掘教材中的资源,强调估算的重要地位

    小学生估算习惯的培养和估算能力的提高与教师的关系十分密切。教师在教学中要强化估算,对各册教材中的估算题材要充分挖掘,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灌输[3]。

    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页“除法”中有这样一道例题:

    教学这道例题时,可以让学生先估计商大约是多少,然后再用竖式计算。结合计算教学,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可以融入平时的学习中。学生在计算时“估着算”“算着估”,估算意识自然融入学生的数学思维中。教师将估算和新课齐头并进,使学生养成“习惯估”“乐意估”的好习惯。

    3.培养数学思维和数感,体验估算的数学价值

    估算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时候加以运用,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掌握估算方法,培养估算能力

    估算的方法多种多样,结论也并非唯一,但估算并非是无章可循,可以总结出估算的一般策略:第一步,“简约”,即在保持原问题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更改数据以产生一个容易心算的形式的过程[4];第二步,针对第一步对数据的简化,推测准确结果是比估算结果大还是小,使计算结果精确合理。

    在具体的估算过程中又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凑整估算:这是运用最广泛,也是最基本的估算方法,即把数据看成比较接近的整数或整十数、整百数等等再进行计算。

    ②口诀估算:即不一定把数看成整十、整百数,而是根据乘法口诀把数看成接近口诀的数。

    ③位数估算:即计算多位数乘、除法时,积的位数等于两因数位数之和或者比这个和少1,商的位数等于被除数的位数减去除数的位数所得的差或者比这个差多1。

    ④首尾兼顾:如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40页第5题和第42页第5题,都要求是“先估计得数是几十多,再口算”:“35+32、37+55…”,“85-63、64-18…”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估算方法,不仅要看两个数的十位,还要看两个数的个位,方可确定得数是几十多[5]。

    ⑤根据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和生活经验进行估算:如计算一个5人小组的平均身高,如果算出的平均身高大于最大值,那么就是计算错了。

    ⑥根据四则运算的规律和运算性质估算:如计算整数、小数或分数乘法时,可根据一个因数(0除外)小于1,积小于另一个因数;一个因数大于1,积大于另一个因数进行估算;除法时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除数小于1,商大于被除数等规律进行估算[6]。

    ⑦建立计量单位大小概念,联系实际进行估算:如小明从家到学校骑车骑了17分钟,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为3672米,求小明骑车的平均速度?有学生计算为3672÷17≈524(米)。由常识可知普通自行车的时速大约为10~15千米,即160~250米每分钟。这位学生的计算结果远大于250,显然是错误的。

    在学生基本掌握了以上估算方法后,應鼓励学生对症下药,对于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估算的同时应结合实际情况,不能只看数据。

    三、强化估算练习,养成估算习惯

    1.培养兴趣愿意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估算。如无锡市扬名中心小学的刘志强老师在上《估算》这一课时,创设了秋游这样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情境,通过秋游前购物、投票选择秋游地点、估算司机忘加油情况下汽油够不够用以及校长付门票费要带多少钱四个有趣又紧张刺激的情境,巧妙地将学生带入估算的殿堂。学生兴趣高涨,学起估算来自然得心应手。

    2.结合计算经常用

    运用估算检验解决问题是否合理、计算是否正确是常用而又简便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养成“做完题目估一估”的好习惯,避免出现平均身高2.3米等类似的情况。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去估计和判断,避免出现脱离实际情况的结果。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强化估算教学,提高学生解决计算问题的能力。一旦学生具备较强的估算意识,就会用数学的思维去认识世界、分析问题、体验生活,从而使数学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

    [2]相辉.加强小学生估算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教学实践与研究[J]2013(7):69-70

    [3]臧海连.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数学教学通讯(初等教育)[J]2013:26-27

    [4]陈艺红等.新课程下小学估算教学的误区及对策,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2008(10):149-152

    [5]赵木根.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课程教育研究[J]2013(3):150

    [6]杨慧恒.如何理解估算的意义、如何在教学中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