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女性人物分析

    内容摘要:在高中学习阶段,在阅读名著《水浒传》的过程中,虽然其中所涉及的女性人物形象较少,但却极具代表性,切不可忽视对其中女性人物性格、命运与时代背景的深入分析,只有在持续而深入的思考中,方能通过对女性人物的深刻认识,加强对名著内容与思想内涵的深刻理解,从而提高对《水浒传》的审美评价与艺术认知。

    关键词:《水浒传》 女性人物 正面 反面

    中国的四大名著中,《水滸传》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塑造最少,而且大都以悲剧性的命运结局而收场。尤其是在作品中既未突出刻画女性形象,甚至未能塑造任何一位完美女性,这固然存在着作者自身观点角度的问题,但也充分揭示了当时社会环境对女性地位的忽视与无视。为此,在学习过程中应对此给予充分的认识与思考。

    1.《水浒传》中女性人物塑造的意义

    在《水浒传》中刻画与描写的女性人物形象,从总体上来看可以将其分为正、反两方面女性人物。但无论哪一种女性人物,都不能脱离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以其造成的影响与迫害,这使其对作品创作强化主题意义也起到了重要而积极作用。《水浒传》中的女性人物塑造,既很好地衬托了作品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塑造,而且还集中地诠释与反映了当时的权力、道德和忠义,通过对多个不同的女性人物塑造,却又提供了许多留白空间,使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充分感受到作品的丰富表现力,同时又可以展开更多层面的理解与想象,尤其是性格、命运不尽相同的女性角色所具有的典型性时代特征,更增添了作品的可读性。

    2.《水浒传》中女性人物特点分析

    2.1《水浒传》中正面女性人物特点。在进行正面女性人物的描写与刻画过程中,《水浒传》中不乏孙二娘与顾大嫂这样面恶忠义的女侠形象,她们不仅武艺高强,而且性格豪爽,其英勇无畏的气势并不输于作品中的男性好汉。其中,顾大嫂的人物形象塑造不仅丰满,而且结局也最为圆满,她外号母大虫,既重情义,又不受世俗限制与约束,开店设赌杀牛,在作者对其进行人物刻画时,突出其“眉粗眼大,胖面肥腰”的母大虫形象,但当其表弟解珍与解宝遇难之时,却心念亲情,不惜毁家与丈夫孙新共同投奔梁山而去,真可谓是豪气干云的女中豪杰,而且在征战方腊之后又返还登州经商,身成功退地得到了梁山好汉的最好结局。此外,扈三娘也是一位典型的正面女性代表,她是梁山女性中既美丽,且又武艺高强的存在,而且作者毫不吝啬地对扈三娘大加赞美,无论是对其容貌的细致刻画,还是对其战功赫赫的描述,都将其塑造为一位丽质艺高的女杰,但最终却成为一个悲剧女英雄。在《水浒传》整部作品中渗透着对忠义浓浓的赞美,正如其中对于九天仙女与娼妓李师师的赞美,虽然二者身份差别很大,一个是高高在上的九天神女,另一个却是沦落红尘的低贱妓女,但因其都恪守忠义而同样给予其高度溢美,并将其塑造成同样的正面女性人物形象。

    2.2《水浒传》中反面女性人物特点。在《水浒传》中所描写的反面女性人物中,共有三位具有典型特点的代表,同时也是作者着墨用色较多的女性人物塑造。其中,首先出场的就是被宋江怒杀的阎婆惜,她本是一个以卖唱为生又走投无路的可怜女子,在被宋江收留后,由于倍受只喜欢舞刀弄枪、结交朋友的宋江冷落,便不再“中意”于宋江,虽然之后私通书生张文远,但却并未受到不好女色的宋江理会与在意,然而却在意外发现宋江与晁盖的书信往来后,以此为要挟借机敲诈,这一无知行为惹怒了宋江,并一怒将其杀之,真可谓是善恶到头终有报,作者在刻画其恶妇本性的同时,对反面女性人物塑造进行了基础色调定位。其次是这部名著中作者精心刻画的既不守妇道,又恶毒美丽的反面女性人物代表潘金莲,她在作品中从最初的不甘于屈服命运捉弄,到最后的自甘堕落,作者借助对这一具有时代悲剧性的特色人物描写,充分地反映出宋朝社会混乱不堪的局面,虽然后世也有对潘金莲追求个性解放的观点之说,但却不能不说其终被时代所淹没,从而迷失堕落,终究成为了一个恶女形象而求得善终。此外,还有一个反面女性人物就是杨雄的妻子潘巧云,她是在先夫死后一年又下嫁杨雄,只因杨雄公务繁忙,便与和尚裴如海暗通款曲,事后败露又使计诬陷他人,试图离间杨雄与石秀二人的兄弟之情,由此遭致长笛之祸,实属罪有应得,而这一反面女性人物的塑造,也最大程度地衬托了作品本身所表达的忠义主题。

    总体而言,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代表性著作,《水浒传》在进行女性人物刻画的过程中笔触较少且略显单薄,但却塑造出极具典型性的女性形象。在对其进行女性人物分析时,不仅需要结合时代背景而进行全方位思考,同时还就应注重对女性人物形象塑造进行更加深入的剖析,从而正确理解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女性命运的悲苦,进而也深刻认识到作者在进行女性人物刻画时所具有的独特艺术处理方式。

    参考文献

    [1]蔡朔冰.试论《水浒传》中的女性[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30(3):6-7.

    [2]闫博文,李艳红.论《水浒传》中的女英雄形象[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3(4):74-74.

    (作者介绍:张馨月,南京师范大学盐城实验学校高二(8)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