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师幼语言互动的理想境界

     陈世明

    近日,从友人那里听到:在幼儿园中,不少孩子明明没有听懂老师的话,却常常“随大溜”,装作听懂了、听明白了。这种现象普遍存在。

    两个关键词,一是“听不懂”,二是“随大溜”。我想,“听不懂”大概源于孩子与成人认知能力上存在差距,以及二者身份、地位悬殊。成人一直享有话语权和控制权,与孩子互动时似乎一直处于“你必须听我的”“你必须懂我”的自高心态。而孩子的知识储存和身心发育一直处于弱势状态,加之内心害怕受到责罚,不敢向大人发问,觉得“你越说我越糊涂”,便会不自觉地站进大队伍之中,装作听懂了。

    亲子互动和师幼互动也常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只不过教师的权威性更大,可控性更强,而且是在有教育目标、有对问题预设等情况下进行互动。乍看起来,师幼互动的策略应该比亲子互动高级多了,效果理应更好,但实际情况并非都如此。

    为了逃避指责,或欲取得他人的“赞誉”,孩子也有自我保护的举措,比如“随大溜”“人云亦云”“人为我为”。它可能是孩子自我掩护的挡箭牌、遮羞布。孩子才不理会你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于是,当教师问:“听明白了吗?”“都懂了吗?”他肯定会回答:“明白了!”“都懂了!”若读不懂孩子好模仿和易受暗示的心理特点,不了解孩子自我保护的伪装之举,此时此刻的教师恐怕还颇有成就感,洋洋得意。

    不过话说回来,我们也不可全怪孩子,因为当大人缺乏耐心和互动技巧时,孩子当然听不懂或听不清楚了。随意“口吐莲花”,或盲目模仿他人之所言所行,是孩子打发大人的家常便饭。不是流行一句行话吗?“彼此累了,就打打太极拳”,彼此忽悠忽悠,好像也没什么大碍。若搞教育的人长期如此,还谈得上“在有效互动中促进儿童的发展”吗?

    作为幼儿教师,应当警惕孩子因“听不懂”而“随大溜”的现象蔓延。两年前的一次阅读教育活动实验课给我的印象颇深。同是《一根羽毛也不能动》绘本阅读课,两位老师采用的师幼互动策略不同,效果全然不一。

    老师甲问:“小鹅和小鸭比赛谁能坚持一动也不动时,狐狸出现了。小朋友猜猜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问题一抛出,孩子们马上炸开了锅,提出很多假想:“狐狸乘机把鹅扛走了,而小鸭还一动也不动,它可能怕输给小鹅。”“不!不!不!小鸭肯定马上跑回村庄搬救兵。”老师问:“为什么XX小朋友认为小鸭会去搬救兵,而不是坚持比赛呢?”孩子们兴奋地抢着回答:“因为保住性命更重要啊!”故事内涵渐渐浮现。老师即刻抓住教育契机:“对呀,此时小鹅的生命更重要,比赛并不是最重要的,对吧?”……

    老师乙设置的问题是:“小鹅和小鸭比赛时,狐狸来了。这时小鹅和小鸭说了什么?狐狸说了什么?它们为什么会这么说?”老师接连发出三个问题。孩子们立刻愣住了,先是一个孩子编了几句人物对话,而后发言的小朋友编的对话内容与第一个孩子都一样。究其原因,主要是老师把问题指向所谓的人物对话,使孩子追寻故事情节变化的欲望被削弱,故事最精彩的部分也随之暗淡了。再者,老师一下子让孩子们编不以动作情节为“思路支架”的对话,超出了孩子们的能力范围。

    我想,此时孩子因之“随大溜”应该不在少数吧!果然,当老师问:“小鹅被狐狸抓走了,小鸭还一动也不动,这样对不对呀?”多数小朋友回答“对”,只有少数人说“不对”,令人哭笑不得,连授课老师都一脸尴尬。

    除集体教学中的师幼互动之外,户外互动亦有此类现象。例如,游戏活动之前,老师因没有用简明扼要、形象而准确的表述来说明游戏规则,孩子们便“随大溜”,回答老师时却竭尽全力地喊:“听明白了!”(那气氛是何等的热烈)但在实际游戏过程中,孩子们都乱了套,老师只得被迫站出来收拾“残局”。“随大溜”的致命前提是人在“云里雾里”,当听不明白老师的语意时,孩子那种出自天性的浪漫和自由思想便充分显现,“随大溜”只是“小菜一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倾听、理解、观察是师幼之间互动的重要前提。通常认为,幼儿学倾听并理解教师的教学用语和日常教育用语,然后做出积极而有效的反应,便是师幼互动的理想境界。殊不知,要达到此境界,关键是老师说了什么,怎么说?孩子们想听吗,听得懂吗?如何让孩子能听懂老师的话,笔者有几点建议:

    其一,教师与孩子互动时要始终以儿童为本位,站在孩子的角度,围绕他们的兴趣点、困惑点和渴求点来设计问题。此外,要了解孩子当下的认知基础和情感情绪,倾听其心声,及时帮助孩子梳理思路,提高认知度。否则,教师所设置的问题只会“打水漂”,花花点点,有去无回。

    其二,语言表达力求简洁准确、形象生动。如果老师在师幼互动中习惯于成人化、单调、枯燥的语势,孩子就会如同北方人听不懂南曲(尽管南曲属非遗之作),以“昏昏欲睡”而告终。“简洁准确”,含有“少用长句和抽象语”之意;“形象生动”,指教师的语言要有一定的文学感染力,幽默、生动。

    其三,问题的指向性要强。例如,在阅读绘本《红公鸡》的封面时(中班),教师可以提问:“你从哪儿看出它是一只公鸡?”“它正激动地与小鸡说什么?”如果--改为“这是谁?在什么地方?它们在干什么?”的传统提问法,孩子们回答的思路可能是零散的,逻辑关系可能是含糊不清的。

    其四,建立“双向性互动”的概念。如果孩子有不妥之处,老师不宜听之任之,而要及时纠正或示范;对孩子创造性萌芽不可无动于衷,对孩子情感需求不可置之不理;不以“聪明”的孩子为互动重点,对“溜神”或“随大溜”的孩子不可麻木不仁,甚至反感或厌烦。当孩子有了进步时,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若属于教师自身的问题,应及时调整互动方式、课程内容或教學结构。

    其五,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对于周边人发出的问题或谈资,教师要引导孩子做出及时而热情的反应,逐步养成彬彬有礼、善于思考、有问必答的言谈风格。当然,教师平时就必须给孩子做出良好的表率。

    有思想、有主见、有创新、有独立个性的思维品质,往往是在健康、生态化、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中产生的。只要教师善于捕捉孩子的内心反应,做到多关注、多尊重、多支持、多信任、多鼓励,孩子便会昕懂你,并始终愿意和你一起分享探究这个世界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