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中小学生不同时程的心理问题及干预举措

    付春林 刘宣文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给一些中小学生带来了急性心理应激,甚至给部分学生带来创伤后心理应激,主要表现为恐慌、焦虑、抑郁等,严重的可能导致自残、自杀行为。不同的心理问题具有不同时长特征,应引起我们关注。为避免中小学生可能产生的长期心理痛苦,应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健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宣传引导;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氛围;引导家长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重点人群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等。

    〔关键词〕急性应激;创伤后应激;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26-0053-03

    一、背景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原有的工作、生活、学习节奏。新冠肺炎病毒具有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致死率较高等特点,疫情不仅威胁着我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同时带来了心理健康问题。随着全球确诊数据的上升,部分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恐慌、焦虑、抑郁和疑病等。对本次疫情后产生的心理问题研究发现,18%的人产生了明显的焦虑情绪[1]。另外,22.9%的参与调查对象存在轻度抑郁倾向,中度、重度、极重度抑郁占9.5%[2]。需要引起我们关注的是,不同的问题具有不同时长特征,即具有短中长程影响。

    对我国教育系统而言,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面对具有高传染性的病毒,为保护中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部及时发出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因此中小学生必须居家学习,疫情隔离再加上线上教学,对中小学生的生活、学习、社会交往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小学生正处于认知、情绪和社会化发展的过程中,在疫情防控时期以及复学期间乃至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会产生或将面临不同时程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关公共卫生事件导致的心理问题研究表明,卫生事件对个体生理的损害能在短时内得到恢复,但对心理的伤害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3]。因此,中小学生可能产生的不同时程心理问题需引起相当关注,应警惕中小学生心理痛苦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切实提升中小学生心理素质,降低中小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发生率。

    二、需重点关注的不同时程心理问题

    (一)急性应激心理

    新冠肺炎疫情作为突发的重大传染性疫情,极易引发中小学生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应激反应,急性心理应激反应一般发生在前2~4周内,以恐慌、焦虑、抑郁、愤怒等情绪表现为主。疫情防控需要导致的居家隔离、线上学习和延期开学,使得中小学生外出机会减少,同伴人际互动缺乏,亲子矛盾增加,加上大部分中小学生没有经历过如此规模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社会阅历少,易受周边舆论影响,可能进一步强化心理应激反应。主要表现为线上学习效率低下,注意力不集中,睡眠不佳,进而引发部分家庭出现严重亲子冲突。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五个层次。当突如其来的疫情暴发时,个体的安全需要受到冲击,很多人会产生心理应激反应,这是个体的心理防卫机制所致,以提高警惕,避免受到伤害。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著名的心理实验——习得性无助实验表明,当人或动物经过反复努力或行动,发现不能改变外在环境结果时,将彻底失去再次控制或改变环境的动力,使自己暴露在不利的环境中。习得性的无助最终可能导致个体处于抑郁或焦虑或恐惧状态,严重的可能导致自杀行为[4]。安全感和控制感缺失是急性应激心理产生的内在机制。

    (二)创伤后应激心理

    创伤后应激心理指的是突发的重大事件给个体带来心理创伤,而这种创伤具有延迟出现或长期存在的特点。创伤后应激心理特征主要有受伤害经历反复出现,极力回避有关的话题,注意力不集中,易激惹等[5]。急性應激心理具有普遍性,大部分个体都可能由于疫情的突然出现而感受到恐慌、焦虑等,一般可以通过疫情防控的有力举措、自我防护意识增强得到缓解。处于家属感染、亲人病故、心理素质不佳等情形的个体,更有可能出现创伤后应激心理。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体主观上深刻认同一些信念,比如疾病和灾难不可能突然降临在自己或家人身上,自身力量可以应对生活中的所有困难等,当这些信念与现实完全对立,个体无法消解时,可能会处于长期的心理应激障碍状态中,产生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心理动力理论认为,个体的自我防御机制一直回避重大突发事件存在的现实,一直持否定态度,表现出与事实完全相反的言行,即坚决拒绝重大突发事件对个体带来痛苦的事实,把它压抑到了潜意识层面。这样会导致潜意识中出现大量的内心冲突,引发焦虑等心理问题[6]。严重的同样可能产生自残、自杀行为。

    三、对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建议

    在疫情可能导致个体心理应激反应持续存在的背景下,有必要深入思考建造社会多部门联合的心理健康维护网络,及时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解决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1.健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健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立多级中小学生心理疏导机制,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组成的立体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政府牵头成立专家组,围绕疫情及复学期间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做好调研和工作指导。组织各级各类学校建立并完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统筹建设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2.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引导

    教育主管部门应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专家队伍精准掌握疫情及复学期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分类、分主题宣传引导。学校在学生居家期间,可以通过各种互联网平台普及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理念、方法与技巧,以增强学生理性对待疫情的能力,及时解决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也应通过主题班会、主题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课、复学心理调适手册等途径,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的知识和理念,引导学生做自己的心理老师。

    3.加强对重点人群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

    学校和教师一方面要关注所有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另一方面应该对重点人群进行特别关注。首先,对确诊、疑似、有密切接触史的中小学生及一线防疫人员的子女进行重点关注,给予心理关怀和疏导。其次,疫情及复学期间,对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需要特别关注。再次,对于原来就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或自身性格比较敏感、容易受外界影响的学生及个别特殊家庭的学生,也要及时进行评估,做好预防干预和必要的转介。最后,针对初三和高三毕业班的学生,要加强生涯教育和考前压力调适,关注他们的心理诉求,必要时给予个别辅导。

    4.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校园氛围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做好复学准备,要采取有力措施做好学校各方面的防护,保持正常的生活、学习环境,为学生营造安全的校园氛围。学校应该帮助学生解决居家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心理困惑,促进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居家学习。复学后,也应该安排一定的适应期,以渐进式的教学安排为学生的学习适应和社会适应营造良好的氛围。

    5.引导家长参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可有计划地开设亲子共学名师课堂,搭建和夯实亲子有效沟通的桥梁,加强亲子关系方面的辅导。学校可以及时通过家长微信群、QQ群等平台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学习、生活的状况,引导家长合理安排学生的生活起居。鼓励家长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掌握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家长与孩子沟通的能力。对于亲子摩擦增多、关系紧张等情况,要指导家长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以身作则做好自我管理。针对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和负面情绪,引导家长理解和接纳,以平和的心态和孩子沟通。对于有心理应激障碍和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鼓励家长主动联系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师,推动学生和家长及时求助。

    注:本文系省级课题2020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疫情与教育”专项课题“防疫期间中小学生心理状况及针对服务研究”(2020YQJY056)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宣文,周宵,黄蕊.新冠肺炎疫情下群众心理免疫力提升的方法探析[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19(4):362-365,370.

    [2]蔡欢乐,朱言欣,雷璐碧,潘程浩,朱乐玮,李菁华,顾菁,郝元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知识、行为和心理应对:基于网络的横断面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20,36(2):152-155.

    [3]昌敬惠,袁愈新,王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20,40(2):171-176.

    [4]石林.控制感在应对过程中的作用——一个关于应激应对风格的模式[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3):208-211.

    [5]伍新春,張宇迪,林崇德,臧伟伟.中小学生的灾难暴露程度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中介和调节效应[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29(6):641-648.

    [6]袁芮.三级预防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心理障碍的策略研究——以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区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为例[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7(9):44-48.

    (作者单位:1.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杭州,310012;2.杭州师范大学,杭州,311121)

    编辑/张国宪 终校/卫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