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审计中对财务造假的防范控制分析

    刘京强

    摘要:企业出现财务造假固然是资本逐利天性的驱使,但也需要看到外部环境持续恶化给企业生存发展造成的巨大压力。因此,企业财务造假往往随着时间推移出现愈发复杂化和隐蔽性的特点,给审计工作提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与挑战。新的历史时期中,做好审计工作不仅是为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真实可靠,也是为了提高企业管理现代化与科学化水平。因此,新形势下企业审计工作不仅需要严格依法办事、照章办事,也需要着眼细节、全面覆盖,同时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密切交流互动,只有多措并举才能不断提高企业审计工作水平,进而实现对财务造假的全面防范和有效控制。

    关键词:企业;审计;财务造假;防范;控制

    财务造假指企业出于攫取不当得利与收益的目的,以人为故意手段,通过伪造、篡改、遗漏等违法违规形式掩盖真实财务信息,或对自身财务信息进行不实陈述或进行虚假披露,从而逃避相应经济活动责任,或损害投资者与权利方收益与权益等的行为。必须承认,资本的逐利性和经济市场化是造成企业财务造假的根本原因。而这种违法违规行为也无法通过企业内部管理自查自纠得以彻底解决。因此,审计就成为防范控制企业财务造假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一、企业财务造假的动机与类型

    (一)動机

    对不同规模与行业的企业而言,财务造假的违法违规性其实早已为企业充分了解,然而明知违法违规依然铤而走险,这便成为不同企业在不同环境和状态下进行财务造假的重要动机。

    比如面对日益严峻的生存环境,企业为了维持生存不得已剑走偏锋,在主观层面对审计监督缺少足够重视和敬畏。这些企业面对财务造假行为时往往存在侥幸心理,自以为造假行为天衣无缝,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成功蒙骗审计工作。而造成企业出现此类侥幸心理的则是传统审计工作通常采用随机抽样审计的方式,通过部分样本审计推断出整体审计的结果。而这种基于样本审计的过程对于审计人员专业水平依赖程度极高,一旦审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且责任意识不到位,工作实践中又不甚严谨细致,则确有可能出现程度不同的疏漏与缺失。而这恰恰是一些企业出现侥幸心理的重要原因所在。

    (二)类型

    正是由于财务造假动机众多,加之市场经济环境下逐利天性的驱使,因此不少企业出现了形形色色财务造假现象,且财务造假类型往往随时间有所增加,呈现出逐渐复杂化特点。

    比如,通过改变收入确定时间达到改变真实收入信息的目的。这类财务造假一般常见提前或推迟收入确定的情况。前者包括对仍然存在较高不确定性时就确定收入数额,或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仍然需要提供服务时就提前确定收入,亦或是隐瞒实际完工百分比而人为篡改等。后者则是将本期已经可以确认的收入故意延迟到未来某个时期再行确定。这种做法的目的是为了将本期相对充裕的收入暂留,以防未来某个时期出现收入缺损时进行弥补和修饰。

    又如,通过人为改变跨期项目的数额达到调整利润的目的。尤其是折旧计提、待处理挂帐账与存货计价。这些有跨期属性的项目通常能够人为少提或不提,或者通过“预提”、“递延”或“待摊”等帐账目的挂列达到改变真实财务数据,进而随意调节利润数额的目的。

    二、企业审计防范控制财务造假的重要性

    (一)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可靠

    作为社会经济活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提供的财务数据不仅体现着企业个体生产经营状态,同样会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统计结果及宏观经济战略决策制定。只有获得全面、真实、可靠的财务数据,管理层、决策方才能据此了解和掌握不同行业、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才能为实现科学决策奠定扎实基础。相反,虚假财务信息不仅会严重打击投资者、权利人对于企业和投资活动的信心,使整个资本市场出现混乱与风险,而且更有可能对宏观决策产生负面影响,造成经济政策失当或偏离正轨。显然,微观层面的财务数据其实是牵动整个宏观经济的核心因素。

    因此,通过企业审计防范财务造假最直接且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可靠。这是对个体和群体都会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关键环节。

    (二)提高企业管理现代化与科学化水平

    一切看似捷径的道路中99%是歧途,剩下1%是绝路。表面上,企业财务造假欺骗的是投资人、权利方、政府管理部门等外部环境,短期内或可达到隐瞒真实财务情况获取不当得利的目的。但从长远看,纸终究包不住火,弄虚作假的最终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比如若干年前震惊全球的安然公司财务造假,以及近几个月在全社会闹得沸沸扬扬的瑞幸咖啡事件等。

    事实上,财务造假欺瞒外界的同时也是在严重抑制企业自身健康发展,尤其不利于企业转型升级和管理优化。基于财务造假获得的短期不当得利或许能够让企业渡过一时的危机,却也同时延迟了企业自我革新的时机。当更多同行基于真实的财务数据加快优化升级向管理现代化方向发展时,那些财务造假企业却在自欺欺人的泥潭中难以自拔。从这一层面讲,通过审计活动防范企业财务造假其实对企业自身是促进,是提高企业管理现代化与科学化水平重要方式。

    三、企业审计中对财务造假的防范控制策略

    (一)严格依法办事、照章办事

    部分企业自身管理系统不甚健全,在涉及财务活动的领域缺少足够健全的审批与内控机制。加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对繁杂,管理环节众多,这种缺少系统性和规范性的管理模式便极易给人为操纵和财务造假提供便利。一些企业内存在权力失衡问题。也就是权力过于集中,高层管理者掌权过多、分权不足,因而高管常常能够人为干涉财务活动。这也给财务造假埋下了风险隐患。因此,就要严格依法办事、照章办事,杜绝侥幸心理以及人为因素。同时,审计工作本身是高度专业的财经管理活动,无论是理论或实践都会在严格规章制度框架体系中实施。因此,严格依法办事、照章办事是企业审计防范财务造假的前提。

    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企业会计制度》、《质量控制准则第5105号》等。严格依法办事、照章办事不仅是防范企业财务造假的制度准则和保障,也是对审计机构与人员的约束和督促。正如前面提到过审计人员自身业务素质会深刻影响防范财务造假结果一样,遵章守纪的审计活动本身就是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审计工作品质。

    (二)着眼细节、全面覆盖

    企业财务活动涉及从生产经营到服务管理在内的所有流程与环节,因此既繁琐又复杂。正是由于这种环节众多、节点纷杂的特征决定了企业财务活动极易存在人为疏漏或缺失,造成财务风险隐患,也会给别有用心之人提供造假的机会与可能。尤其是随着监管持续进行,不少企业应对监督管理的手段花样翻新,导致财务造假行为愈发隐蔽难以发现。这就需要审计工作人员恪尽职守,着眼细节、全面覆盖,不给财务造假留下任何可能。

    比如,针对存货开展的监盘活动就是最容易出现审计漏洞的地方。由于企业存货种类繁多、形制不一,加之常规审计通常在期末结算结束后,审计人员只能通过出现场的方式以抽查进行监盘。然而,涉及存货的管理偏偏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造成存货盘点在实物和帐账面上可能出现帐账实不符的情况。

    例如产品已发出但货款未到账,导致无法出具發票以做销售产品处理,只能挂在总帐账上存货项目中;而当原材料采购时实物已入库,但因供货方的发票未到达,造成已购买原材料无法进行入库处理等。这些都是存货出现帐账实不符极为常见的情况,也是极易出现财务造假的空隙和隐患点。

    再如,对于费用进行资本化或改变时限的操作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这在企业研发活动或广告等营销活动中比较常见。例如企业将研发活动产生的费用列入递延资产,而当期产生的广告或维修等活动产生的费用延迟到未来某个时期等。而在一些建设类项目中,钻政策空子也可以达到相同的目的。比如新建厂房未投入正式应用前,其产生的人工费用或贷款利息等费用按会计实施细则可以列入固定资产。这就促使一些企业在新建厂房已经正式启用后仍然按照未完工状态计资产而不列入损益。这同样会对企业利润数额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就需要着眼细节,对财务工作的各个方面都严格把控,从企业生产经营到服务管理,全过程全方位实现覆盖,让审计工作全面贯彻其中,对可能存在的财务造假风险予以防范控制。

    (三)加强宣传教育、密切交流互动

    审计作为专门防范控制企业财务造假行为的手段不仅在实践层面具有监管作用,本身也能产生相当的警示和震慑作用,对于企业降低财务造假侥幸心理至关重要。然而不少审计机构和人员往往局限于特定时间点的审计操作,其余时间和企业的联系沟通并不充分,导致审计防范控制企业财务造假的无形监督力量难以充分发挥。因此,加强宣传教育、密切交流互动是新形势下审计防范企业财务造假的又一战略举措。

    审计机构应当更加积极主动地与企业构建常态化、长期化的审计服务上门机制。这一上门服务不仅包括审计实践,更多的是审计知识、原则和法律的宣讲与阐释。只有企业全员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了审计对于企业经济活动的推动与促进作用,企业才能在主观意识层面提升遵纪守法的理性观念。而这也是从根本上预防企业财务造假的最有效举措之一。

    结束语:

    越来越多不可控因素的叠加,给许多企业生存造成了严重冲击。财务造假便成为一部分企业尝试投机取巧以自救的方式。然而弄虚作假终究缺少货真价实的笃定与牢靠,这也是开展审计工作以防范控制企业财务造假的根源和底气。不过,经济活动的复杂化决定了企业财务造假也会随着时代发展而存在不同程度的“技术进步”,需要审计人员与时俱进提高理论水平与实践技巧。这不仅需要审计机构与人员充分发挥优良传统和行业经验的积淀,也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新技术应用对审计品质与效率的提升作用。尤其是信息技术全面普及的大背景下,基于信息化操作提高审计工作水平正在成为防范控制企业财务造假的利器。这不仅是新时期企业审计实现现代化与科学化的战略方向,也是基于技术优势提高审计活动水平以助力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戴可心. 企业审计中对财务造假的防范与解决[J].商业经济,2019(05):115-117.

    [2]李春林. 企业审计中对财务造假的防范分析[J].纳税,2019,12(24):72+75.

    [3]潘小艺. 企业审计中对财务造假的防范[J].中国市场,2019(31):190-192.

    [4]王蕾. 企业审计中对财务造假的防范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9(28):162-164.

    [5]张海燕.浅析企业审计中对财务造假的防范措施[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07):25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