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西柏坡时期红色遗产开发研究

    刘建军

    [摘要]本文从探讨西柏坡时期红色遗产的内涵入手,进一步分析了西柏坡时期红色遗产的重窑功能和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我省西柏坡时期红色遗产传承、保护和利用工作的经验,针对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红色遗产;西柏坡时期;开发

    近些年,国内学界、传媒界以及旅游界对红色文化遗产的研究逐步展开,渐成新兴研究领域。在宏观研究的同时,红色遗产的研究也在中观、微观层面展开,涉及不同区域、不同时段乃至具体个案的研究。目前,有关河北省西柏坡时期红色遗产方面的研究[1],主要集中于“红色文化遗产”方面,主要诉求在于强调红色遗产地为目的地的“红色遗产旅游”的丰富提升与开发利用。从实践层面来看,红色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利用在我省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制约着红色遗产功能和作用的充分发挥。本文尝试对我省西柏坡时期红色遗产全面定位,阐明西柏坡时期红色遗产的重要功能核重大作用,对其传承、保护和利用等进行研究,进而提出长期传承、科学保护、有效利用的思路和对策。

    一、西柏坡时期红色遗产的内涵

    “红色遗产”概念,目前在学术界尚属鲜见。笔者认为,红色遗产是指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到解放前夕28年的历史阶段内,包括党的创建、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革命纪念地、纪念馆、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在这当中,西柏坡时期红色遗产无疑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河北省的西柏坡时期红色遗产不仅数量多,而且最富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什么是西柏坡时期红色遗产呢?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加以审视和界定。

    从时间范畴上来说,西柏坡时期红色遗产指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夺取全国胜利阶段的遗产。具体来说,就是中共中央(含中央工作委员会)、中央军委移驻西柏坡,在1947年5月到1949年3月这一年零十个月里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夺取全国胜利的光辉时期里所形成的革命遗存。相比其他时期,西柏坡时期处于中国革命大转折、大转型时期,具有鲜明的特点,这一时期的革命遗存也就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从属性上来看,西柏坡时期红色遗产,在伟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是即将在全国执政的政党遗产,与国家红色遗产、红色文化遗产紧密相联又有所区别。其独特性鲜明地表现在,这是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达到了高度成熟的时期,取得了辉煌胜利的时期,也是我们党居安思危,深刻借鉴历代治乱规律,深刻总结我们党艰苦奋斗卓绝历程,深刻忧思胜利了的政党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怎样实现长治久安的时期。西柏坡红色遗产就是这样以其特质,丰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政党遗产。

    从内涵上说,西柏坡时期红色遗产包括物质和非物质两种类型,具体分为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区域自治制度等政治制度的确立)、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政策和策略理论等的发展)、党建(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作风建设,党内民主建设,党的组织建设,党委会工作制度形成等)、文化(党中央和毛泽东等的重要文献,这一时期解放区的非物质红色文化遗产等)、精神(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经验(西柏坡时期治党、治国、治军等经验)等方面的遗产。

    从遗产形式上来看,分为外在物质风貌遗存和内在精神文化遗产。前主要包括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机关以及中央各部委机关旧址、烈士纪念墓(碑)、东黄泥惨案遗址、沕沕水电厂旧址等红色革命历史遗存;包括晋察冀解放区、晋冀鲁豫解放区和华北解放区的革命历史遗存,主要留存形式是旧址建筑、墓碑、石刻、工作生活用品、版画、档案、日记等文字材料等;后者主要是通过一系列重要英烈英模人物和重大历史活动事件所充分展现出来科学思想理论、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品格、宝贵宗旨作风、良好精神风貌和形象及其凝练结晶品——伟大的西柏坡精神,例如红色歌曲、戏剧、小说、民谣等等。

    二、西柏坡时期红色遗产的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红色遗产承载着独有的教育内容,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政治遗产。红色遗产总体上属于“软实力”,具有党史文化传播功能、政治教育功能、先进文化建设功能和经济社会发展效益功能,这几个方面紧密联系,相辅相成。西柏坡时期红色遗产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奋斗救中国的伟大革命历史,是我们体验和感悟优良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的活生生的“标本”。大力传承、充分利用西柏坡时期红色遗产,对于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汲取革命历史营养、坚定崇高理想信念、弘扬西柏坡精神和运用西柏坡经验,以至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和谐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近些年来,我省注重西柏坡时期红色遗产的开发使用,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石家庄、保定、邯郸等地先后修缮完善和挖掘建成开放了一大批革命遗存,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进行党性锻炼的基地、体验革命战争年代生活的基地、密切联系老区人民群众的基地和开展干部学习培训的基地。

    但是,也要看到,和其他先进的兄弟省市比较,我省西柏坡时期红色遗产的开发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开发广度还不够,大量革命旧址未得到开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规模小,没有形成基地集群,品牌效应不够明显。二是挖掘深度也不够,缺乏深入研究,停留于就事说事的浅层次,没有让宝贵的革命遗存“活”起来,让参观者去从中寻找、体验、感悟到深层次的东西,从而升华其人格修养、品行修养和党性修养。

    为此,首先,要加强和创新西柏坡时期红色遗产的传承。我省西柏坡时期红色遗产形成于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夺取全国胜利、中国社会发生重大转变和党即将在全国执政之时,较之此前的红色遗产,内容更为丰富和全面,意义更为深刻和重要。传承西柏坡时期红色遗产,要以党中央和毛泽东西柏坡时期的理论创新、实践奋斗为历史依据,充分挖掘内涵,不断创新形式,拓展传承途径。传承西柏坡时期红色遗产,要继续扩大广度,开发大量尚未开发的革命旧址,增添新内容、开辟新阵地。挖掘西柏坡时期红色遗产的内涵,要重视总结和运用党中央和毛泽东治党、治国、治军等历史经验;传承形式上要不断创新,改变仅红色旅游“一支独秀”的状况,党校、干部培训院校和高校等应将传承西柏坡时期红色遗产纳入党性教育、政治教育等课程并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传承途径上要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型媒体。

    其次,要强化西柏坡时期红色遗产的有效保护。红色遗产是党的宝贵历史财富,体现出党的优良传统,展示着党的历史形象。红色遗产的保护,一是严格依法依规。要继续完善、严格执行相关的法规制度,防止地方政府短期利益驱动下的不作为和乱作为;二是坚持保护为主的方针。要在具体工作中切实把“保护”放在突出地位,严格遵循尊重历史原貌、修旧如旧、慎重重建的原则,特别是在开发中修建场馆时必须保护党的红色遗产的原貌,防止“贪大图洋”“修旧如新”等情况的出现;三是坚持“抢救第一”的原则,尤其是抓紧挖掘、征集、保护、整理和研究散落在民间的相关文物等红色遗产。

    最后,要加强西柏坡红色遗产的科学合理利用。坚持合理利用和加强管理并重。要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既不能只强调社会效益、丢弃经济效益而造成可持续发展的困难,又不能片面要求经济效益、不顾社会效益而损害红色遗产的形象。要加强对西柏坡红色遗产的深入研究和科学论证,拓展和延伸其承载的丰富而深刻的遗产价值。红色遗产资源的管理,要坚持统一和效率并重,即加强政策协调、部门协调,统一管理,同时要讲究管理效率,防止政出多门或推诿扯皮。使西柏坡时期红色遗产走上“保护-开发利用-发展-保护”的良性循环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文章有袁秀的《关于实现西柏坡红色旅游科学发展的若干思考》;顾钱江等人的《西柏坡的政治遗产伴随中共迈上执政新起点》;李月红、霍新华的《“西柏坡”红色文化产业开发研究》等。

    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省西柏坡时期红色遗产研究”(HB14DD002)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