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杜绝数学课堂中的“讨论伪化”现象

    杨玲

    摘要:课堂讨论常跟着教师的个人意见走,讨论的内容没有围绕知识的重难点,偏离了教学目标,课堂讨论流于形式,对正常教学产生严重干扰,笔者将此现象称为课堂“讨论伪化”。“讨论伪化”现象对课堂教学有害无益。要改变这种现状,需精选讨论内容,使讨论有质开展;把握讨论时机,使讨论有度开展;教给讨论方法,使讨论有序开展;适时调控和评价,使讨论有效开展。

    关键词:讨论伪化 ?精选内容 ?把握时机 ?教给方法 ?适时调控

    课堂讨论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些问题而进行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取长补短,为获得知识技能进行情感交流,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现在的小学数学课堂中,讨论有异化的现象。讨论的内容没有围绕知识的重难点,偏离了教学目标,课堂讨论不能在恰当的时机开展,流于形式,对正常教学产生严重干扰,笔者将此现象称为课堂“讨论伪化”。“讨论伪化”现象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必须杜绝。

    一、“讨论伪化”现象的表现形式

    (一)过分活跃的学习气氛使学生无法冷静思考

    讨论是组织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能激发思维、活跃气氛,更重要的是能有效地解决疑难问题。但在有些数学课堂上,老师多次使用讨论,尤其是当讨论与操作同时进行时,课堂气氛从开始活跃到结束。学生在老师充满激励性的、肯定的话语的引导下,兴奋异常,讨论时常常是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停。看起来热热闹闹,其实讨论往往没有实质性的进展,有时根本得不出结论,有时在个别思维敏捷的同伴带领下得出结论,却并不是人人都明白。

    (二)难以逾越的思维跨度使学生缺乏深入的思考

    课堂教学时间只有短短的40分钟,讨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层次性、启发性和合理性,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现实中,一些课堂讨论的问题太大,没有中心,思维跨度较大,学生漫无边际、没有头绪地讨论,根本找不着重点,不能深入思考,解决不了主要问题。另外,课堂讨论的问题太难,也形成一定的思维跨度,超越学生现有的知识系统,则讨论收效不大,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三)缺乏实质的内容使讨论远离教学目标

    发展理论认为:儿童认知发展和社会发展是通过同伴的相互作用和交往实现的。由此可见,课堂讨论对学生成功地、主动地建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课堂讨论没有实质性的内容,讨论的问题深浅不适度,或简明易见,通过看书就能够理解,或偏离主题,达不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那么讨论就没有必要、没有价值了。这样的讨论徒具形式,不能体现教学目标,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二、杜绝课堂“讨论伪化”现象的有效措施

    (一)精选讨论内容

    首先要考虑问题讨论的必要性,选取的问题要有挑战性、开放性和探索性,要有一定的难度,如探究新知识中的重难点,辨析问题的易混处,开放性、创造性、奇异性、趣味性问题等。通过合作讨论既能形成对问题深刻全面的认识,又能感受到合作讨论的重要。问题也不能太简单,最好不要是学生通过看书就能理解的,否则就没有必要讨论。

    【案例】一年级《统计》一课,教师引导学生统计收集到的数据。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下来的?(问题A)

    生1:我们组是用举手的方法调查的。有4人喜欢红气球,就在红气球下画4个“√”;喜欢黄气球的有3人举手,就在黄气球下画3个“√”;用同样的方法在绿气球下画1个“√”;在蓝气球下画3个“√”。

    生2:我们是用一个一个问的方法,数出每一种喜欢的人数,画“○”。

    生3:我们也是用举手的方法,画的是“△”。

    接下来其他学生逐一汇报,全班完成统计图。

    师:从这张统计图中,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交流。(问题B)

    生分组讨论。

    显然,在问题A的讨论中,老师充分尊重了学生个性,也展示了统计方法的多样性,这样的问题没有必要让学生讨论。而问题B的讨论就很有必要,因为一年级小学生从没有接触过统计图,他们不可能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通过讨论,在一些见识广的孩子的带领下,小组内统一了认识,大家避免了盲目认图,学会了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问题。

    (二)把握讨论时机

    在生成新问题时展开讨论,当课堂上出现新生成的问题时,老师不可以逃避或不予理睬,而应该把质疑的问题当作新的认知冲突,组织新的讨论,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在理解思考时展开讨论,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是全面展示其思维和数学学习方法的过程,也是促进学生数学建模和思维发展的过程。在学生理解思考时开展有效的讨论,有利于加快学生思维和对知识的理解进程。

    (三)教给讨论方法

    “领导讨论是一种困难的艺术,但也是值得发展的艺术。”由此可见指导讨论非常重要。教师要重视教给学生恰当的具体的方法,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讨论习惯。

    (1)学会合作。要建立固定的讨论小组,一般就近組合,或前后四个同学,或同桌两个同学为一个讨论小组,提倡合作、互助、吸取、给予。讨论前,小组成员应先独立思考,再积极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集体讨论,形成集体意见,达成共识。在讨论中要逐步培养会说、会问、会听的习惯和能力。教师为帮助学生,要深入其中,积极参与,了解学生的讨论过程,及时引导点拨,了解学习进程和合作效果,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2)明确方向。在组织学生讨论时,教师要设计好讨论提纲,让学生在有问题可想的基础上,还能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包括知识上的、思考上的,也包括方法上的。同时老师要做好预设,以促进课堂生成。如教学《角的度量》时,当学生认识了量角器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角的度量方法,设计层次分明的问题:①量角器的中心点与什么重合?②量角器的零度刻度线怎样摆放?③怎样读量角器上的刻度?学生围绕这三个问题,有方向地开展讨论,同时进行实际操作,效果良好。课堂上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之前,设计简明、精确的讨论提纲是很有必要的,它不仅能给学生的讨论指明方向,而且能使讨论稳定有序地进行。

    (3)规范言行。在讨论过程中,小组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要养成良好的讨论习惯,包括: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想,并记住要点;别人发言时不要随意插嘴打断,有不同意见时要等别人说完再讲;讨论要围绕中心,不要信口开河,偏离主题;说话要有礼貌,讨论态度要谦虚,帮助同学要热情;等等。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讨论方法后,通过训练,他们就能掌握形成沟通的技巧。讨论中,学生就能规范自己的言行,使讨论达到“动”而不“乱”、有序开展的目的。

    (四)适时调控和评价

    杜威说:“教师,一个引导者,他撑着船,学生们用力地用桨把船划向前。”其实,课堂讨论也像划船,教师撑着,学生合力向前划,才能顺利到达彼岸。如果发现有偏离主题的发言、无秩序的场面、难以进展的思路,那么教师就要适时介入调控,把讨论的重点重新引向正轨,把交流引向有序,并及时提供思路,点拨指导,使讨论真正“活”起来。评价是“调控器”,教师适时、适度、中肯地引导评价,对课堂讨论能起到激励、唤醒和鼓舞的作用。传递给学生激励的信息,营造宽松和谐的讨论氛围,有利于课堂讨论有效地进行。

    总之,课堂讨论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合作交流空间,其中有教师的参与和学生的活动。讨论需要一个完善的环境,教师要去伪求真,在不断的探索中,杜绝课堂“讨论伪化”现象,使课堂讨论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宋海英.行走课堂[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