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博士后技术创新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成
摘 要:目前,我国博士后技术创新的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明显强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导致博士后技术创新区域差异明显的因素可以归纳为外部客观因素和人文主观因素。从外部客观因素来看,区域间经济发展状况、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及区位条件的显著差异造成东部地区博士后的生源质量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并进而影响到我国博士后技术创新的区域差异;从人文主观因素来看,区域间不同的博士后进站制度、资助政策、合作导师遴选及其激勵制度等也是造成我国博士后技术创新区域差异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博士后;技术创新;区域差异;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8)05-0086-05
一、引言
2010年,我国经济发展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近几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为中高速增长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要实现经济增长动力的顺利转换,离不开技术创新的重要引领作用。“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能”已成为全球共识,博士后是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是我国技术创新的重要生力军,博士后的技术创新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在此背景下,研究我国博士后技术创新的区域差异问题,对于推动我国博士后技术创新的区域均衡发展乃至我国宏观经济社会协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博士后队伍的日益壮大,一些学者对我国博士后管理制度创新展开了专门研究。如张骏研究了人才国际化视角下我国博士后的管理创新,认为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性作用,尽快完善外籍博士后的管理制度,鼓励我国博士后开展出国访学等学术活动。①黄蓉、陆涓认为企业博士后存在政府扶持缺位、校企双方培养目标定位偏差等问题,因此,企业博士后的培养工作亟须在协同创新视角下进行培养模式的创新和探索。②许聆音、李贞等认为我国医学博士后的培养工作存在优秀生源不足、专项经费投入不够、管理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顾东黎等学者对我国医学博士后的管理创新进行了不少颇有价值的探索,并立足具体学科的具体特点,创新性地提出传承博士后的培养理念。③
另外,还有一些学者对我国博士后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展开了深入研究。如林大静、陈利群认为,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选择创新型的合作导师对博士后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④卫丹等学者发现,博士后联谊会在加强科研探索、促进技术创新上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⑤王超、王文渊等通过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博士后的科研工作仍难以完全匹配主导性产业升级所需的研发创新活动,就整体而言,博士后群体对技术创新的驱动作用还不强,为此,鼓励博士后进行交叉学科研究,有助于提升其科研创新能力。⑥还有学者犀利地指出,我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存在细节设计不科学、实施的可控性不强等问题,其执行面临学科之间存在难以平衡的差异性等困境,因此,提升博士后工作人员管理水平对于提高博士后科研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⑦
就我国博士后创新能力的研究而言,专门研究博士后技术创新区域差异相关问题的成果还比较少。在我国博士后人才队伍规模迅速扩大以及博士后技术创新能力日益增强的人才发展背景下,研究我国博士后技术创新的区域差异及其成因,对于促进我国宏观经济社会区域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我国博士后技术创新的区域差异
关于技术创新的衡量标准,目前学术界常用的指标是专利授权量。因此,本文用发明专利数量来衡量技术创新能力。由于博士后流动站是我国博士后培养最重要的载体,博士后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招收的博士后数量目前还比较少,因此,本文涉及的博士后技术创新仅指博士后流动站的技术创新。为了直观显示我国博士后技术创新的区域差异,下文运用区域份额、总体差异分析指标、基尼系数等指标体系对博士后技术创新相关数据进行测度和分析。
1.区域份额比较法
份额比较法是进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分析的一种最常见、最直观的方法。运用这一方法,可以整理出东部、中部及西部三大区域博士后技术创新占全国的份额,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清楚地看出,2008—2016年我国东部地区博士后技术创新占全国的比重保持在62%—72%,中部地区博士后技术创新占全国的份额一直徘徊在16%—27%,西部地区博士后技术创新仅占全国的9%—13%,这非常清楚地显示出东部地区博士后技术创新能力远远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因此,从区域份额的分析结果来看,我国博士后技术创新呈现出东部地区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中部地区处于相对劣势地位和西部地区处于绝对劣势地位的区域特征。
2.总体差异分析指标
总体差异分析指标可以分为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绝对差异(常简称为S指数)是指差异的总体水平绝对量在数量上的非均等化现象,常用于反映经济发展中量的差异。相对差异(常简称为V指数)是指地区间经济发展变化速度的差异,反映的是发展中的速度。表2显示了我国博士后技术创新的S指数和V指数。
从表2可以看出,2008年我国区域间博士后技术创新的S指数是13.39,此后该指数一直保持快速增长,2014年达到327.58。这说明从2008年到2014年,我国博士后原创性技术创新的绝对差异一直保持不断扩大的发展态势。自2015年开始,我国区域间博士后技术创新的S指数开始下降,2016年是159.93。虽然2015年、2016年S指数较之往年有所降低,但从总体来看,我国区域间博士后技术创新的绝对差异是在不断增大的。
与区域间博士后技术创新的S指数不同,我国区域间博士后技术创新的V指数在2008—2016年的近十年间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2008年我国区域间博士后技术创新的V指数是1.25,以后历年的V指数略有升降,但是幅度都不大,2016年V指数小幅度上升为1.32。这说明自2008年以来我国区域间博士后技术创新的相对差异虽然有所上升,但上升的幅度非常小。整体看来,我国区域间博士后技术创新的相对差异比较稳定。
3.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度量区域差距最流行的统计指标之一,表2显示了2008—2016年我国博士后技术创新区域差异的基尼系数。从表2可以看出,2008—2016年,我国区域间博士后技术创新的历年基尼系数都超过0.8,远超0.4的国际标准,数据再次显示我国博士后技术创新的区域差异很大。这与前面通过区域份额比较法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
结合区域博士后技术创新全国占比、总体差异分析指标及基尼系数的测度数据,可以清楚地发现我国博士后技术创新区域差异的特征,即东部、中部、西部各区域之间博士后技术创新的差异非常大,不均衡性现象比较突出。虽然我国区域间博士后技术创新的相对差异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发展态势,但绝对差异依然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三、我国博士后技术创新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博士后技术创新区域差异的因素较多,这些因素大致可归纳为外部客观因素和人文主观因素两大类。外部客观因素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及区位条件等,人文主观因素主要包括区域间博士后的进站制度、资助政策、博士后合作导师的遴选条件及激励制度的设计等。
1.外部客观影响因素
第一,东中西三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较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博士后技术创新工作产生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由于其制度环境、人文环境、科研创新环境等条件都具备较强优势,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较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上述各方面条件基本都不占明显优势,同时,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较低,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相对增高。多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例如,截至2016年,三大区域间人均GDP的绝对差距有所缩小,但东部地区的人均GDP依然是中部地区的1.73倍,是西部地区的1.98倍。基于对拥有综合优质资源的向往,大量具有技术创新潜力的优秀博士一般会首先选择进入东部地区的博士后设站单位,中西部地区的博士后设站单位对优秀博士人才的吸引力明显不足。
第二,不同地区之间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博士后流动站是我国培养博士后最重要的载体,由于要依托一级学科博士点,流动站主要设置在承担重大科研项目、拥有大量博士生及博士生导师、高层次人才队伍实力较强的高等院校。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全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学科名单的相关数据,笔者发现:我国东部地区入选“双一流”建设的高校数量约占全国的57.14%,而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入选数量都仅占全国的21.43%左右;与此同时,一流学科集中于东部地区的分布趨势也更加明显,东部地区高校的一流学科数量约占全国的71.18%,而中部、西部地区分别仅占18.06%、10.76%左右。⑧显而易见,我国东部地区拥有更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能吸引到优秀博士后入站做研究;而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较低,科研实力与东部地区存在较大差距,这直接导致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博士后技术创新的差异。
第三,各地区之间的区位条件存在明显差距。就自然环境、交通状况、基础设施、思想开放程度、政策环境等方面而言,我国东部地区的区位条件明显强于中西部地区,各类人才尤其是以博士后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向东部地区汇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区位优势对优秀博士后的吸引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户籍管理方面,博士后进入设站单位后,博士后研究人员及其家人的户口可以一起迁到博士后科研平台所在地,这为博士后科研人员的子女上学、日常生活等创造了诸多便利;二是产学研体系方面,由于东部地区高校具有相对完备的产学研体系以及比较成熟的协同创新机制,这些优势有利于推动博士后进站后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2.人文主观影响因素
第一,或严格或宽松的博士后进站制度。合理、严格的博士后进站制度有助于吸纳优秀博士进站,提升在站博士后技术创新能力。如果博士后进站制度设计不合理或存在明显的管理漏洞,就极有可能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直接导致博士后技术创新能力下降。就不同区域而言,东部沿海地区的博士后流动站对入站人员的条件筛选比较严格,很多流动站要求拟进站的博士毕业于“双一流”大学,并且要求申请入站的博士已发表一定数量、具有一定级别的论文,而中西部地区由于招收博士生的名额有限,不得不通过多招收博士后以弥补博士生招收的不足,这就导致中西部地区博士后流动站的进站制度比较宽松,甚至出现一些设站单位主动动员博士入站的现象,进站博士的科研素质得不到充分保证。因此,中西部地区在博士后进站制度设计方面或有意或无意地放宽口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这些区域博士后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第二,受地区财政情况影响的博士后资助政策。充足的博士后科研经费可以满足博士后从事研发活动所需要的科研数据、分析仪器、研究助手、学术交流等各种支出需求,是博士后从事技术创新的物质保障。当前,我国博士后资助经费来源渠道比较单一,主要来源于财政经费支持,具体包括博士后研究人员日常经费资助、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省级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以及各流动站或工作站的相关配套资助。由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而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情况相对紧张,导致东部沿海地区对在站博士后的资助政策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这无形中造成了我国区域间博士后进行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存在较大差异。
第三,各省市不同的合作导师遴选及其激励制度。当前,我国各省市对博士后合作导师的遴选及激励制度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对博士后在站研究工作有着重要影响,并直接影响博士后技术创新能力的发挥。就博士后合作导师的遴选而言,对博士后合作导师遴选严格的单位,其技术研发能力和学术指导能力更强,指导博士后进行技术创新的能力也更强。而科研实力较弱的博士后招收单位在一些情况下会不得已任用学术造诣不足以指导博士后的合作导师,这就无法保证博士后的培养效果。就博士后合作导师的激励措施而言,我国中西部地区博士后流动站向博士后合作导师拨付的经费整体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合作导师指导博士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第四,不同區域、不同单位或高或低的博士后出站条件设置标准。不同区域、不同单位之间或高或低的博士后出站条件设置标准直接导致不同的博士后流动站针对博士后科研成果产出的倒逼机制存在明显的实际效果差异,其中,较低的出站条件必然会影响博士后在站期间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当前,我国不同区域,即使是同一省区的不同招收单位对博士后的出站要求也不尽相同。东部沿海地区的博士后设站单位,对于博士后出站,不但要求其完成相关的基金资助项目,而且对其参与合作导师的项目及论文发表等方面均有明确要求,同时还要求博士后完成高质量、流程严格的出站答辩。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部分中西部地区的博士后流动站对博士后出站条件的设置较为宽松,甚至没有硬性科研成果要求,缺乏对在站博士后科研创新的督促机制。
四、提升中西部地区博士后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1.积极打造具有中西部特色的国家级科研平台
由于博士后流动站大都设置在具有一级学科博士授予点的高校,因此,为提升中西部地区博士后技术创新能力,在“双一流”大学的建设布局上,国家要结合人口规模、地域面积等条件给予中西部地区合理的配置比例,使中西部地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理论上能建设更多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以招收、吸引、集聚、培养更多的博士后人才。同时,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自然条件、交通状况、人文环境等。因此,应结合国家宏观规划和战略需求,在中西部地区建设一批诸如沙漠治理、风电能源、航空航天、地质勘探、环境治理、核能研发等区位优势显著的国家级研究基地和野外科研平台,以此吸引优秀青年博士到中西部地区从事博士后研究,促进中西部地区博士后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2.充分给予中西部地区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的发展机会
为扭转中西部地区博士后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的现状,进一步发挥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政府相关决策机构需给予积极配合。一是,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出台务实的“人才西进”政策。对于高层次青年人才,当地政府、科研单位应充分利用户籍办理、子女入学、薪酬待遇、绩效工资、职称评审、奖励补贴、税收政策、养老金、公积金等政策设置加大博士后人才支持力度,使中西部地区高层次人才待遇不低于甚至在某些方面高于东部地区,吸引青年博士更积极地到中西部地区做博士后研究。二是,在各类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重大科研攻关项目、重大人才工程项目的遴选中,中央政府应给予中西部地区适当的政策倾斜,如在中西部地区设立相关子项目或留出一定的项目名额,积极发挥项目或工作平台的吸引力,以科研项目推动中西部地区博士后的技术创新。
3.不断加强中西部地区博士后培养的全程管理
加强博士后培养的全过程管理是切实提高中西部地区博士后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因此,应通过建章立制,严格博士后站前遴选、站中管理、出站考评等关键环节,确保中西部地区博士后人员的培养质量。首先,需要对拟入站博士的毕业年限、读博以来的学术成果、博士毕业高校等方面设置一定的入站门槛,为博士后研究期间的技术创新奠定优质的人才基础。其次,在不影响博士后正常科研的情况下,需认真落实“博士后学术研究目标责任书”签订工作,以此为基础督导博士后完成在站学术研究计划。最后,应严格设置并认真执行博士后出站流程和出站要求,对于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博士后,要求其在CSSCI期刊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对于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博士后,要求其在SCI期刊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同时加强对拟出站博士后的考核评估工作及其出站答辩的流程监督,形成积极有效的人才督促机制。
4.切实提高中西部地区博士后及其合作导师的工作待遇
一是,中西部地区应加大对博士后的资金投入力度,除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在博士后科研启动经费、地方博士后科学基金等方面也应继续加大资助力度。这样不仅可以大大缓解博士后群体普遍存在的生活压力问题,而且可以为博士后进行技术创新和项目研究奠定相应的物质基础。二是,针对博士后合作导师因报酬过低而对博士后的指导流于形式的现状,中西部地区应切实提高博士后合作导师的报酬,充分激发合作导师指导博士后的动力,促进中西部地区博士后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注释
①参见张骏:《人才国际化视角下中国博士后管理创新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16年第13期。
②参见黄蓉、陆涓:《协同创新视角下企业博士后培养路径创新》,《高等农业教育》2014年第6期。
③参见许聆音等:《医学科研院所创新博士后管理的实践与思考》,《中国卫生人才》2014年第5期;顾东黎等:《传承博士后培养的创新点与管理瓶颈》,《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年第4期。
④参见林大静等:《高校博士后科研创新环境构建探索》,《西北医学教育》2008年第1期。
⑤参见卫丹等:《以博士后联谊会为基础构建博士后科研创新平台探索》,《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第49期。
⑥参见王文渊:《高校博士后管理工作的实践与反思》,《学理论》2014年第8期;王超等:《博士后队伍在主导性产业升级中的作用》,《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年第12期。
⑦参见张睦楚:《博士后创新人才发展的现实困境及路径选择》,《教育评论》2017年第2期;贾丽华等:《中国高校博士后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思考》,《高教研究与实践》2017年第2期。
⑧《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43/201709/t20170921_314942.html,2017年9月21日。
责任编辑:翊 明
Abstract:At present, China′s post doctor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has obvious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the eastern region outperforms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The factors leading to the obvious regional differences can be summarized as external objective factors and humanistic subjective factors. From the external objective factors, disparities i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conditions lead to the enrollment of obvious higher quality postdoctoral students in the eastern region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which further leads to gaps in post doctor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From humanistic subjective factors, the different post doctoral entry system, support policy, selection of cooperative supervisors and incentive systems are also important factors that can not be ignored in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post doctoral technical innovation in China.
Key words:post doct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regional differences; contributory fa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