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选课课程设置与课程思政研究

    赵海波

    摘要:韩国近代政治史是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朝鲜语专业开设的,以全校学生为对象的公选课程。其目的是帮助校内各专业学生系统地了解近代朝鲜半岛和中国晚晴民国时期的政治外交关系的演变过程,全面了解东北亚政治博弈的近代史根源,结合专业知识,展开开放务实的课程思政教育。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辨能力,形成科学的中韩近代政治外交史观。课程开设后,经过不断修正与调整,已渐趋完善。

    关键词:中韩关系;近代政治;公选课程;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14-0057-02

    0 引言

    自2010年以来,中南民族大学与韩国7所著名大学建立和合作关系,达成了多项国际交流合作项目。留学生互派合作也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深入,从语言学习到文化互访再到专业交流以及学分认证和交换留学项目等,合作内容不断丰富,合作领域不断拓展。迄今为止,中南民族大学与韩国各大学的国际合作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是受地理位置和知识普及工作滞后的影响,我校大部分在校学生对韩国的认知大多局限于对韩剧、韩国料理、韩国化妆品等输入商品的理解。对韩国文化,中韩关系以及两国间的文化交流进程却知之甚少,也缺乏对中韩关系与文化交流史的系统性认知[1]。在东北亚复杂的态势下,这必然会对中韩关系的理解带来误解、偏见甚至出现盲目地迎合或敌对的态度,为中韩正常往来带来负面影响和不确定因素。不利于我们合理利用韩国教育资源培养复合型人才,也不利于我校与韩国高校展开健康有效的交流合作。东北亚的国际局势、现代中韩关系起伏跌宕的现状均与近代历史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2]。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朝鲜半岛和中国近代的关系及东北亚局势的起源,进而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形成科学公正的中韩政治文化史观,外语学院面向全校,开设公共选修课程《韩国近代政治史》。自2017年开设公选课以来,深受学生欢迎,许多学生听课后,积极查阅资料,不断地与教师探讨交流,为课程教学能够进一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建言献策。根据学生反馈,结合新形势下课程思政新思路,经过多次教研室会议的论证与探讨,已基本摸索出针对学生需求,内容设计合理,教学方法得当的公选课程体系和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1 韩国近代政治史课程设置

    韩国近代史课程授课的对象应该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的,是兼顾拓展知识体系、开拓国际视野、培养民族自信和爱国情感、锻炼学生思考能力的综合素质培育课程。其目的是在中韩两国的近代史渊源、共同利益及分歧的解读中,增强学生的政治、文化自信,提升其在历史视野下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维的明锐度。

    鉴于关系复杂多变的中韩关系以及东北亚国际局势现状。课程将系统地介绍朝鲜后期至南北战争时期150余年的半岛政治风云。以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为主线,分析在列强纷争的近代,朝鲜各种政治派系与思潮的发生与发展。为学生正确认识的当代中韩关系和东北亚格局提供必要的历史知识。其内容按历史进程主要包括:明清两朝中韩关系的演变、朝鲜末期势道政治的形成、大院君的锁国、闵妃的开港、高宗的大韩帝国、近代东北亚政治格局、吴长庆与袁世凯的驻朝活动以及金日成、金九、李承晚的政治经历等[3]。这些内容都对现代中韩关系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历史影响。韩国近代史的涉及知识面非常广泛,可以说是东西方列强为了东北亚利益进行博弈的缩影。政治上涉及了中国清朝与民国政府、日本、俄国与苏联政府、美国与欧洲列强等多方势力的相互倾轧和角逐。政治地位上经历了中国藩属国、俄罗斯保护国、日本保护国、日本殖民地、苏美托管、南北分列建国独立,南北战争及板门店停战协定等几个历史阶段。从韩国的民族独立史观上来看,他们更看重脱离清国,周旋于列国利益均衡之间,以谋求相对的独立。所以韩国一直在国际上进行权衡、游说,选择倾向于某一方。这是韩国的无奈,也是东亚局势复杂多变的根源之一。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让学生理解,实际上对于现在的东亚经济强国韩国来说,实现相对中立,维护本国利益,在政治上,能够做到不站队就是一种难得的胜利[4]。

    2 公選课韩国近代政治史的课程思政方案

    2.1 总体实施思路

    充分利用韩国近代历史在殖民抗争、民族独立以及现代经济发展的过程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相似境遇,以鲜活的历史实证,启发学生以开放的国际视野来理解东北亚近现代政治格局的形成,从域外的视角审视中国革命成功的来之不易。通过解读近现代韩国(朝鲜)在国家主权、民主权利、民生状态诸领域的发展、成就、牺牲和困境等内容,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中国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帮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中国在民族独立和国家建设过程中,所付出的牺牲和代价以及取得的伟大成就。鼓励学生在主动思考求解的过程中,明悟历史的磨难、国家的境遇、国际的环境以及自己的所肩负的时代责任;体会当前作为中国公民的幸福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自信。

    2.2 主要举措

    首先应避免生搬硬套的理论说教,不去直接评价或宣讲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程的主题必须紧紧围绕韩国近现代政治史的发展主线,把韩国近代政治史的讲解放在东北亚的大背景中,就必然离不开与中国的关系和比较。

    其次,韩国近代政治史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一个较为陌生的领域,遇到难以理解的政治经济现象,借鉴中国现有的已知事物进行参照,学生会很愿意接受。两相映照之下,对中韩两国的近现代政治经济现状和制度理解会更加深入和立体。

    最后,韩国近代政治史的知识以讲授为主,思政教育以引导启发式的谈论和课堂讨论为主,理不辨不明,授课教师首先要有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并把这种自信,在平等讨论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

    2.3 创新点及典型经验

    首先要有勇气,有自信从国际的视野审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和中国色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其次,要敢于认可外国的成功经验,要敢于把中国的经验和教训拿出来进行剖析,同时要科学评判、理性思考、鼓励学生主动寻找答案,并适时予以肯定,形成宽松,但客观公正的课堂讨论氛围。要准备充分,保证以理服人,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到科学、进步思想的洗礼和熏陶。

    再次,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线上可以给学生提供平等自由的互动交流氛围。通过线上学生间互动和师生间互动,培养学生思辨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效果更好。

    最后,授课教师需要有留学韩国经历,对韩国社会、历史、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可以为学生传授大量的个人经历和思想感悟,为思政教育提供生动可信的案例和实证。

    3 课程思政案例

    在近代朝鲜一百多年里,势道政治对朝鲜的发展变化乃至整个东亚世界的发展变化发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现代韩国的党派政治虽然与封建王朝的党争和势道政治相比更为民主和进步,但同样难以克服政治内耗和行政效率低下的弊端。相比之下,中国在不断改革中,逐步完善的民主集中制度则更能兼顾政策决策民主、决定及时、执行高效的问题。实现政治决策、政治决定、政治执行的最佳效果[5]。

    案例描述:势道政治的本质实际上就是由朋党政治发展变化成到一种家族掌控的政治。安东金氏、丰壤赵氏、大院君(非王室的全州李氏)、骊兴闵氏四大家族左右朝鲜朝廷的政治长达百年之久。期间,四大家族用尽各自的手段和政策来维系其势道的统治。他们为了各自家族的政治利益,互相倾轧,政变不断,导致国家财政、吏治、军队和农业生产陷入混乱状态。给广大朝鲜百姓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朝鲜走向近代化的步伐,更给外国势力介入朝鲜内政制造了机会和借口。

    课程的讲授内容,以讲解为主。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以录播视频的方式在线上进行,并设计学习任务和作业,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授课,在讲解过程中,都要多对关键性知识节点进行设问并积极与学生互动。诱发学生的思考动机。

    课程思政内容设计不能干扰课程内容的正常进度,应多在完整的知识板块之间,自然的加入谈论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在势道政治的起源和发展讲解结束后,引出话题:“大家都知道势道政治起源于党争政治,而现代的西方资本主义政体大都标榜党派民主政治,那么大家是否知道朝鲜的党争政治和现代的党派政治有哪些本质的区别和相似的特点?”学生回答后,不予对错的评判,而是平等地提出教师自己的见解,主要引导学生领悟,无论党争还是党派民主都无法避免政治的内耗和低效。无论是封建主义还是资本主义,派系斗争很难防止外部势力的渗透和干涉。在讲解朝鲜势道政治在近代史的影响时,会讲到势道政治的派斗传统和外部干涉一直影响着韩国的独立运动和建国后经济腾飞的全过程,所以朝鲜半岛南北韩分裂的民族悲剧是国际问题。与此相比,台湾问题从来都是中国内政,这是中国外交政策不可碰触的底线。驻韩美军可以违法而不受制裁,美国驻华使馆的军队是唯一一支不得配备武器的驻外美军。也会讲到韩国的民主政治与势道政治的历史渊源,此时,可以让大家思考一个问题,韩国的党派政治与中国的民主集中制孰优孰劣。大家可以分组讨论!讨论过后,学生可以自由发表意见。最后老师用具体事例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思考和判断:(1)韩国的新闻并不是完全自由,它体现的是国家政府意志。所以韩国民众对中国发展状况的了解,往往滞后7~8年。经常来中国的韩国人也不大相信韩国新闻对中国的描述。(2)在韩国民主集会和示威游行会经常发生,大多数参与游行的人是把民主游行示威当做一份工作,是要事先谈好价格,事后要获得劳动报酬的。(3)韩国的民主是为了让大家觉得民主。中国的民主集中制是为了用最佳的方式解决问题。

    4 结语

    鑒于目前中韩关系自1992年建交以来,虽然屡屡遭遇波折,但双方都保持了相当的克制,理智地维持住相互尊重底线的政治默契,虽偶有分歧和摩擦,但是总体上还是大局向好。青年学生看待中韩关系,更需要深入了解,理性思考。因此韩国近代政治史的公选课程设置是十分必要的。在韩国近代政治史的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的内容设计和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思想启发与引领效果。学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表达欲望。大部分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甚至有的学生下课还要和老师进一步交流。在和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我们认为最重要的,不是教给他们什么,而是给了他们一个可以平等对话的平台,一个可以自由汲取营养的学习氛围,一种可以获得尊重和认可的感觉。这就可以让学生们感到不论是课程内容,还是思政教育都不再那么枯燥乏味,而是变得鲜活而有诱惑力。

    参考文献

    [1]李润和.中韩近代史学流派及其分期[J].学术月刊,2007(2):37-45.

    [2]周国瑞.清朝与朝鲜司法合作和交涉研究:以1882至1894年在朝华商相关案件为中心[D].济南:山东大学,2016.

    [3]秦荣花.19世纪80—90年代朝鲜对华关系的演变[M].聊城:聊城大学,2019.

    [4]蔡建.大韩帝国与中国的外交关系1897—1910[D].上海:复旦大学,2004.

    [5]姜秀玉.近代东亚中朝日三国的社会变革研究:以戊戌变法、甲申政变和明治维新之比较为中心[D].延吉:延边大学,2007.

    (责编: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