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东北抗联时期统一战线思想

    杨漫秋

    摘要:统一战线思想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名称,东北抗联时期的统一战线思想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东北地区作为抗日时间最长、条件最为艰苦的战区,所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既与中共的正确领导分不开,又与东北地区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密不可分。东北抗联时期的爱国将领官兵、军民团结一致只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关键词:东北;抗联时期;统一战线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4-0011-02

    一、东北抗联时期统一战线思想的形成背景

    统一战线作为党领导全国人民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和实践基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东北抗联的艰苦时期,中国共产党用实际行动有力地验证了建立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发扬民主、求同存异才能战胜敌人的真理。通过政治谈判、说服教育、行为感化、团结帮助等等方式,集中力量对付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也标志着大革命的失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对共产党实施了大清剿,大清剿之前湖南的中共党员有两万余人,经历清剿后仅剩下原来的四分之一,在这个基础上毛泽东才带领红军在湘赣边区的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始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东北在1931年的时候中共党员仅有2000人左右,黑龙江、吉林、辽宁的党员密度很小,所以在三省只设立了一个中共满洲省委。中共的活动地点一般都在城市,农村的中共势力和基础相当薄弱,在东北试图开展农村游击战争,是根本行不通的。九一八事变的迅速发生,由于当时的交通通讯有限,中央不能及时做出对策并传达,使得中共满洲省委遭受日军的清剿,这次的搜捕清剿行动对于东北地区的中共来说是遭遇了一次灭顶之灾,中共党员所剩无几,中共工作机关几乎全部被瓦解。 这样不利的条件下,中共中央无法正常实施工作,九一八事变发生近四个月后,中共满洲省委才能恢复正常工作。由于长期中断中共的工作,而作为当时执掌政权的蒋介石政府对于日本的侵略采取纵容和放任的态度,对共产党实施打压清剿,给日本关东军快速占领东北创造了机会,致使日军在几天内就占领了沈阳、长春、吉林等大城市。为了抵抗日军侵略,中国共产党号召东北地区的官兵、军民团结起来抗日。

    二、东北抗联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的发展过程

    东北抗联时期形成的统一战线不分党派、不问信仰、只有一个目标“抗日救国”。在抗战初期因为缺乏共产党的领导自发形成联盟,经历不同的阶段逐渐走向成熟。

    (一) 自发联盟东北抗联统一战线

    东北局部抗战开始于1931年,从1931年9月到 1933年5月,是东北抗联时期统一战线建立的第一阶段。九一八事变后东北被占领,日本大肆侵略令人发指,缺乏统一领导的爱国儿女,通过自发的自觉的行动,打起反抗的大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他们有的组成爱国同盟会,有的组成山林队,有的组成了游击队,还有一些爱国人士没有直接参加反抗日本侵略的战争中,通过捐款捐物等等方式,对反抗日军侵略的组织予以援助。民众的自卫军在中共的领导下也实现了统一的组织形式,形成联合的力量,互相之间配合行动,形成合作的整体。例如,东北民众自卫义勇军组成58个路军,辽宁民众自卫军组成37个路军,吉林国民救国军等等。民众自卫军的力量还远远不够抵抗日本关东军的强大力量,还需要团结各地的义勇军,中共满洲政委及时派领导干部(胡泽民、周保中)深入到义勇军中做争取工作,在这些努力下,实现策动王德林宣布抗日,又在辽宁的唐聚五成立民众自卫军,在这些队伍中均有中共的领导干部进行着联络传达工作。在自发联盟东北抗联统一战线阶段,最典型的成功例子就是打破了日伪军对于东北磐石地区的“讨伐”,这次反“讨伐”的成功就是在中共的领导下,南满游击队与赵旅义勇军、马团协同合作,一起作战才实现的。

    (二) 主动建立东北抗联统一战线

    随着形势的发展,中共认识到统一战线的力量,并开始主动建立统一战线。中央下达的“一二六”指示信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反抗日军侵略的民族统一战线,从这时开始在东北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认识才得以明确。中共满洲省委也按照一二六指示信的精神,着手在东北地区建立统一战线。首先着手取消中共正规军队的番号,与人民自卫军一道对日本关东军作战。先后将北满、南满军队改编成人民革命军第二军和第三军,并组建了哈东地区抗日联合军司令部。主动建立东北抗联统一战线之初阻力重重,但在中共的正确领导下,东北地区爱国军民一起努力,万众一心,自此开始轰轰烈烈的民族自卫反击战争逐渐走向高潮。

    (三) 东北抗联统一战线逐渐发展成熟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制定了《为建立全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部决议草案》,中共满洲省委领导着抗日武装立即做出响应。这是东北抗联统一战线逐渐发展成熟的标志。杨靖宇、赵尚志等中共代表以及东北地区的抗日义勇军,无论是山林队、自卫军还是游击队都联名发表《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在这一宣言中明确了全中国同胞不论什么出身,无论宗教信仰如何,无论什么种族,无论什么政治派别,都有反抗日本侵略的义务,都应该将这一义务作为不可推卸的责任承担起来。宣言中还提到组织联合所有抗日群体加入东北抗日的联合军中。在宣言发布之后,中共先后将各群众团体、山林队、游击队组织改变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到第十一军。正是这些正规军队的建立,极大地鼓舞了东北地区人民的势气,掀起了反抗日本侵略的高潮。

    (四) 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遭受重大挫折

    东北地区作为日本侵华战争的后方基地,对于日伪的战略价值极其重要,东北抗日统一战线的发展无疑给日伪当局造成了严重威胁。1939年初,为了确保东北的战略价值,日军变化政策,对国民党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对中共采取大讨伐,对东北地区更是加紧侵略,并采取经济封锁分化瓦解的方式,使东北的局势一度陷入极端境地。同时,谢文东、李华堂投敌叛变,导致东北的抗日义勇军部分队伍几乎全员瓦解。在东北抗联面临被全部歼灭危险情况下,不得不做出了退入苏联和朝鲜的决定,接受苏联边疆党和远东军的工作指导,保存下来的东北抗联势力,却造就了东北抗联的奇迹,经历长达十四年斗争却没有被完全歼灭。

    三、东北抗联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的现实意义

    抗联时期在东北地区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抗日统一战线理论,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理论的丰富,又间接地促进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一)丰富马克思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学说

    中国的统一战线理论是在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不同时期的时代特点,经过实践不断验证并得到不断充实和发展。东北抗联时期形成的统一战线作为全国抗日统一战线和全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期承担了全部的抗日任务,在中共的领导下,由自发组成到逐渐壮大。在形成过程中对于结盟者做到不损害其利益,与结盟者一道与敌人做坚决斗争并取得不断的胜利。在贯彻落实共产国际和中央决策的同时,根据东北的实际情况,不断地丰富马克思主义关于建立统一战线的学说,不分种族,不分党派只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驱逐日寇,保卫家国。在经历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惨痛教训中,在中国共产党正确指导下,东北抗联时期建立统一战线是在保证绝对领导权的前提下建立的,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核心的统一战线,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理论的实践和发展,充实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理论内容。

    (二)间接地促进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东北抗联时期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中,实践了不分种族、不分信仰,只要有共同的目标,只要遵守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就能够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力量,这种力量使法西斯势力也为之叹服。这一时期建立起的抗联民族统一战线所形成的理论,为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对统一战线理论的成功实践。“得道者多助”争取多数人的支持才能实现最终的胜利。然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大同而小异,需要调和和协商,在不断磨合中获得最大的力量。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当时的中国不仅仅需要科技的发展、经济的腾飞,更需要每一个中国人所组成的统一战线,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爱国统一战线,更需要每一个中国人的人有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为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富强提供最强大的保障,实现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抗联时期的统一战线理论的成功实践为多党合作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指导,中国人们的内部团结才能够创造崛起的奇迹。

    参考文献:

    [1]杨兴江.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表现形式[J].世纪 桥,2012,(7).

    [2]李鸿文,李羽论.东北地区抗日统一战线[J].东北师 大学报,1993,(2).

    [3]麻玉林.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及其作用[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3).

    [4]元相哲.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特点研究[D].延边 大学,2004,(6).

    [5]金亨煜.东满特委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作用[J]. 中国西部科技,2011,(8).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