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碰建筑的健康生命体征

    赵志坚

    摘 要:“健康中国”已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与建筑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其发展的趋势充分体现出了健康建筑更为深层次的发展需求。“健康建筑”为使用者提供了更加健康宜居的环境、节能减排的设施和绿色贴心的服务,对使用者的身心健康起到了一定的关怀作用。未来十年是全社会推进“健康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建筑业在“健康中国”的建设中承担着重大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健康中国;健康建筑;绿色建筑

    文章编号:2095-4085(2020)04-0049-02

    近二十年间,由于工业化发展进程过快、生存环境的恶化与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更替,人口老龄化问题与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中国居民的日常生活方式与疾病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多重疾病問题与生态环境问题开始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形成了慢性疾病人数增加与老年人口剧增问题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这些问题的产生,严重影响了国民的身心健康与经济发展,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了一定的威胁性。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健康中国”的发展战略——“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是“健康中国”战略实行的第一要务。根据习近平同志的指导,未来10年将是全社会推进“健康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作为最关乎国民生计的领域之一的建筑行业,将在健康中国建设中承担着重大的历史使命。

    1 健康建筑的理念

    建筑物为人们提供了遮风挡雨的场所,但随着人民需求日益上升,对建筑的需求不再仅仅局限于“庇护”,而是追求一种与建筑更为紧密的良性关系。因为现代社会的人们已经脱离了农耕时代,人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建筑物里度过,所以不注重环保与生态关系的建筑物终将被时代淘汰。伴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整个社会对居民的健康关注度逐渐上升。在新时代下,“健康建筑”应运而生,秉承着四节一环保的理念在中国飞速发展。“健康建筑”为居住者提供了更好的居住环境与设施服务,促进了居住者的身心健康,便利了居民的生活与工作学习。

    健康建筑这种建筑形态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且建筑整体与自然和谐共生,营造出了人与自然合一的场景。在“健康建筑”的设计与建造中,“以人为本”实实在在地落实到了建筑的方方面面。首先,关于室内健康环境的建造,最先关注的就是对空气品质的至高追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合成材料的使用,利用绿植摆放与空调系统的平衡关系达到最舒适的空气状态。其次。“健康建筑”也最大可能的规避了许多建筑中出现的光污染问题,利用太阳光制造出安全美观的光线分布。另外,舒适的声音环境也能影响人体健康,设计时通常将产生噪音的设备与房间隔离,并控制室外噪声级。“健康建筑”是最能体现科技落实到“以人为本”的理念之上的建筑,也是最能体现科技普惠大众的建筑。通过科学评价建筑的健康性能,建立可感知、可体验、可测量和可验证的健康建筑评价体系。健康建筑是建筑学与医学、心理学、人体工程学、食品营养学等多种学科的交叉融合;是以落实健康效果为前提,以使用者的良好感受为目的的新时代建筑理念。毫无疑问,“健康建筑”对人的身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探寻“健康建筑”的重大意义之处在于,这不仅仅关乎到中国居民的生存健康,在全球化视角下,这更是一次对于全人类健康问题的探索与发问。

    2 健康建筑发展的必要性

    健康建筑的兴起,是时代与行业发展的双重需求。从国家层面来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健康中国”已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大力发展健康建筑、建设优美人居环境,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及幸福感,是建设领域统筹兼顾“健康中国”战略和“生态文明”思想的最佳路径,具有重大而长远的战略意义。早在2002年,我国就启动了以住宅小区为载体的健康住宅建设试点与示范工程,在我国41个城市实施了57个健康住宅的试点项目。从用户层面来看,研究表明现代人平均8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健康建筑是构建健康社区、健康村镇和健康城市的基石,是全面提升建筑健康性能、保障居住者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从产业层面来看,建筑行业是我国最大的行业,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系列环境问题、社会问题在具体建筑层面叠加放大,短期内健康建筑可称为缓解甚至解决问题的关键切入点和有效方式。

    3 健康建筑在实际运用中对人体的改善

    国际上先进的健康建筑研究体系,他们通过专业医学团队对人体心血管、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皮肤系统、肌肉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呼吸系统、骨骼系统、泌尿系统等十一个主要生理系统进行长期研究,通过这些研究建立了使用者与建筑环境之间联系,总结出健康建筑的七大体系,即:空气、水、营养、光、健身、舒适和精神。 例如空气,提到空气,我们知道,空气中每增加10微克每立方米的PM2.5颗粒,肺癌死亡率就增加15%~27%。现代人有90%时间在室内活动,室内空气质量关乎着我们的健康生活。如果采用健康建筑标准的新风系统,严格把关室内挥发有机物的数量,将PM2.5控制在15μg/m3,这是国家环保部标准的2.3倍以上,确保高质量新风,并从材料源头进行严格限定,避免建材的根源性污染。再比如光,我们在建筑设计时往往会忽略它,但我们经常会觉得眩光讨厌,房间阴暗等一系列影响工作、生活的不利因素发生,要知道人类的生物钟是受照明影响的,健康建筑标准的解决方法是从房间进深到窗墙比,保证你所需要足够的自然采光;从灯罩设计到夜灯调节设计,让你不再被强光刺激,健康建筑标准就是从诸多细节着手,提高人居环境的品质。

    有关机构通过对健康建筑标准的试点建筑内的职员进行调查,调查得出的结论:100%的职员对他们新的工作方式产生极大的兴趣,94%的职员认为新的环境对他们的业绩有积极的影响,93%的职员觉得在新环境下他们更易于与他人合作,92%的职员认为新的环境有益于他们的身体健康,83%的职员认为他们在新环境下工作得更有效率。(数据来源:2014年CBRE加州洛杉矶全球总部工作场所),通过数据我们发现,“健康建筑”对雇员的身心健康、工作效率均有明显的改善。因为“健康建筑”强调了建筑与人的和谐关系,让建筑主动去适应人的日常生活,并且把原本静态的对生态环境的适应与协调演变成自发的动态模式,这是一个从“被动”演化为“主动”的发展历程。

    4 健康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当今社会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都会越来越关心自己的生活环境,在力求舒适、安逸的同时,也希望能够有利健康。健康建筑承担起的是为人们提供健康的声、光、热环节和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的重要角色,人们在享受其带来的健康收益外,其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是不可忽略的。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健康中国”的理念并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健康建筑”在此时也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同年,我国发布并实施了《健康建筑评价标准T/ASC02-2016》。健康建筑在我国的推广,应聚焦于建筑使用者的健康需求,关注建筑使用者的健康痛点,从空气清洁、用水安全、环境安静、光照良好等方面入手,着重点在于“人”。根据人体的居住舒适度,调整使用材料,最佳地利用基础设施。在社区规划上应该强调楼间距与绿化,为居住者提供健康的居住环境。通过对近两年“健康建筑”的观察中可知,我国的健康建筑现在已经初显规模,我们坚信在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以及相关研究单位和关联企业的共同努力与推动下,我国的健康建筑一定会更加系统性的得到完善,成为实现“健康中国”伟大目标的一股重要力量。综上所述,健康建筑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可以说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08[J].智能建筑,2008,(05).

    [2]李湘洲.世界高层建筑的发展与现状[J].南方建筑,1995,(04).

    [3]高履泰.光环境的剖析[J].照明工程学报,2000,(04).

    [4]饶小军,袁磊,胡鸣.南北差异: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技术的评价方法[J].南方建筑,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