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研究

    周义义 周志雄 吴宝升

    摘要: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评价进行了研究,在述评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论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方法,制定了该课程学习评价的指标体系,以期望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评价及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9)01-0080-03

    Abstract:With the methods of data analysis and expert interview adopted,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concept of organization culture of our university P.E., functions,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strategies, which provides the theoretical reference to improving our university P.E. organization in the respects of enhancing effective management and creating a better image.

    Key words: university P.E. organization;study;estimate

    お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批准发布实行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精神,在总结建国以来我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本纲要是国家对大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新时期普通高等学校制订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同时《指导纲要》指出其适用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并规定本纲要在公布之日起正式实行。学习评价是指对学生学习过程及学习效果的判断,它不仅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显现学习、教授的效果,而且也是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以及教学方向的指挥棒,为此根据《指导纲要》的要求制定出新的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评价标准方法不仅成为体育与健康课程顺利教学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在实践上也能推动高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浙江省及北京市13所普通高校的122名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体育教学中的体育教学评价行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图书馆,中国期刊网检索有关高校体育法规文件,体育教育、教学评价等相关资料,并收集了13所相关高校体育课教学考核评价的内容、方法、标准。

    1.2.2 专家访谈法

    通过对5位知名学校体育学教授、3名教育评价学专家的访谈了解教育、教学及体育学习评价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把握未来体育学习评价的走向。

    1.2.3 问卷调查法

    问卷发放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专家问卷,主要是要求其对预先制定的由体育学习评价指标构建的判断矩阵进行重要性标度。另一部分通过对随机抽取的122名高校体育教师发放问卷,了解其在体育学习评价中的价值取向、评价的问题、对体育教学评价的观点,回收有效问卷109份,有效回收率为89.34%。

    1.2.4 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专家问卷用AHP-turboc软件进行运算,求出各评价主体、评价指标的权重,对回收的教师问卷通过整理,根据需要进行了描述性统计。

    2 研究结果及分析

    2.1 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学习评价的现状

    通过对收集资料的分析,研究发现当前高校体育学习评价理论及实践存在以下问题及不足。

    2.1.1 评价内容单一、考核内容与新课程目标脱节

    通过对收集信息的整理,发现96.4%的学校和教师在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进行评价时强调对体能、运动技能的评定,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态度、习惯养成、情感、合作、适应等方面的评定,调查中虽有87.6%的教师认为对学生学习态度、习惯养成、情感、合作、适应等方面的评价很重要,也更有利于对学生体育学习的引导和学生体育习惯的形成,但是由于这些方面存在评价的难度,在评价实践中还是被“割舍”了。学习评价的本质就是衡量学习主体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当前国家推行的体育新课程目标包括5个领域的两层目标,而目前高校体育学习评价只是履行了对新课程目标的一小部分的评价,大部分目标没有在学习评价中体现出来,从而使新课程的某些目标行同虚设[1]。

    2.1.2 评价类型选择上的片面性

    在所抽取的13所高校中,100%的学校体育学习评价都是终结性评价,没有把学生的体育学习进步及过程性评价纳入评价的内容,且武断地用一把尺子对所有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进行衡量,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摒弃了“构建主义”和“多元智力论”的教育和学习理论,远离了评价的公平性与合理性[2]。

    2.1.3 评价参与主体的单一性

    学生学习效果如何、作用怎么样、有多大价值只有学习主体最清楚,但是现实中的体育学习效果评价只有教师这一单独评价主体,体育工作者一边口头上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一边在学习评价时把学生踢的远远的,剥夺了学生给自己评价的主体诉求,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扼杀了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2.1.4 过分注重评价指标定量化导致评价结果的片面性

    新课程的内容、目标等和以前的体育教学大纲有很大的区别,这就要求新课程的学习评价必须依据新课程的学习目标以及新课程内容为依据,然而新课程的多元化目标当中有诸多目标(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目标)是模糊的,是无法或者说是很难用量化的指标来衡量的,为了评价的可操作性,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部门却采用纯客观的量化指标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显然,这样的评价结果是片面的,也是不科学的。

    2.1.5 评价指导思想的不合理性

    体育学习评价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体育学习效果状况,让老师接受教学的反馈信息,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对教学进行调整和控制,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但目前体育学习的评价却被唯一的用来衡量、甄别、选拔学生的手段,忽视了评价的激励、信息、导向等作用。

    2 当前高校体育学习评价存在的问题

    2.1 指导思想不同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整体健康为课程目标;体育教学大纲则主要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指导思想,忽视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两个目标维度。

    2.2 目标体系不同

    新课程标准包括具有递进关系的层次目标,即课程目标、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这使得课程目标更加具体化、更具操作性;体育教学大纲则只有比较笼统的、操作性不强的课程目标,且教学内容、评价内容与目标要求不太一致。

    2.3 学习领域不同

    新课程标准包括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五个学习领域实际上由两条主线组成,一条是身体运动主线,另一条是健康主线。虽然新课程标准将不同性质的学习内容划分成五个学习领域,但五个学习领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每个领域都不能脱离其它领域独立地实现课程目标;体育教学大纲则是根据运动项目划分学习领域,如球类、田径、体操、武术等,这实际上是一种竞技运动的教学体系,每个学习领域可以脱离其它领域而独立存在。

    2.4 内容标准不同

    新课程标准主要是构建本门课程学习的目标体系和评价原则,对完成课程目标所必需的内容和方法只是提出了一个大体范围,各地区、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有相当大的选择余地,此外,新课程标准对学生情意和健康方面的要求具体化。而体育教学大纲主要规定了各个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但对学生的道德、情感和意志品质等只作了总的原则规定,教师的工作只能是根据教学大纲教学生学习并掌握规定的知识、技能与技术,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十分有限。

    2.5 评价方法不同

    课程标准强调建立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在评价方式上,既注重终结性评价,也注重过程性评价;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自评和互评。在评价的内容上,既包括对学生体能和技能的评价,更注重对学生的态度、心理和行为的评价,努力使评价内容与课程目标相一致;体育教学大纲主要重视对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程度及体能状况进行评价,使评价内容与课程目标脱节,并最终导致教学实践与教学目标的背离。

    3 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方法

    3.1 评价的指导思想

    新的课程标准突破了原来只注重“生物性”单一维度健康标准的局限,给学校体育带来观念上的转变,原来单纯的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学校体育教育目标与内容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必须尽快建立起全新的健康(新的健康概念:躯体健康──与现有医学概念相同。心理健康──与现有医学不同的是,它所强调的是在遗传和先天条件下所决定的心理特征如性格、喜好、情感、智力、承受力等等造成的健康问题。精神健康──所指的是,社会因素如地位、学历、经济、人际关系、婚姻、家庭等等所造成的健康问题。三种健康的提出与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医学发展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方向相一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和健康教育观念。在体育学习评价过程中应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始终贯彻“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3]。

    3.2 体育学习的评价内容与评价主体

    体育学习的评价应是对学习效果和学习过程的评价,主要包括体能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评价主体应通过学生和教师两者共同评定。

    3.3 评价类型

    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也称为过程评价,它是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所进行的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学习的进步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及时评价,不仅可以使学生认识自身体育学习的状况,而且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激励。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相结合。学生学习效果的判定要把学生的终结性评价结果与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幅度相结合,使学生能看到自身的努力所获得的成就,从而建立起对体育学习的信心和自尊心。

    3.4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造

    新课程的目标与目的是使教育对象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形成体育参与的习惯与能力,因此新课程对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主要应体现在学生对待体育锻炼与学习的态度,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水平,当然作为体育参与和健康第一思想保证基础的体育技能也是考察的一个方面,根据新课标思想本研究构建了体育新课程学习评价的指标体系[4]。对于形成行评价的内容,授课教师可以根据上课时学生的出勤状况(0.15)、学习态度(0.24)、体育学习智力(0.12)、学习能力(0.13)、进步幅度(0.36)等条项进行测量。オお

    

    3.5 评价方法

    ①终结性学习评价的方法是:将终结性评价指标体系制成5级量表的形式,(如: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能力:很强 5 、强 4、一般3、差2、很差1)然后发放给评价主体:任课教师、受教学生,各评价主体根据评价客体的学习表现及期终学生达到每一项测量指标的程度打出相应的分数乘以各指标的权重,然后将各评价主体的评价结果加权求和;②对于形成评价,授课教师根据评价客体的平时表现打出相应的分数乘以各条项括号中的权重,算出各评价客体的平时成绩;③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数据进行加权求和,并换算成百分数,即可得出各评价客体的体育学习分数。

    4 结 论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搭接板,高校学生体育学习质量如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社会体育质量,而体育学习评价又是高校体育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高校体育教学部门要紧跟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领会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精神,充分发挥体育学习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加强对体育学习评价的研究,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王汉澜. 教育评价学[M]. 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

    [2] 董翠香,霍军. 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学评价人文性的思考[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5):10-17.

    [3] 李文艺.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价的科学性与科学化初探[J]. 四川体育科学,2007,(2):96.

    [4] 刘书元. 大学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与成绩评定模式的创新研究[J]. 体育与科学(南京),2008,(4):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