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数学之美共享学习之乐

    曹玲妹

    摘要:在小學阶段,老师有更多的机会和方法使数学课堂变得魅力十足,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之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力。这对他们未来的学习意义重大,也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小学 ?数学 ?兴趣

    在学生的观念中,数学是枯燥乏味的,不及学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那样生动有趣,数学难学,因而数学也成了他们的薄弱学科。然而,数学是研究其他学科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增强学科吸引力,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从小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受益终身。本文从这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一、将探索数学之美贯穿于课堂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就数学本身而言,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认为数学枯燥乏味的人,只看到了数学的严谨性,而没有体会出数学的内在美。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去欣赏、去发掘数学的内在美,带领学生走进数学美的世界。

    (一)几何图形的对称美

    小学数学老师要充分利用学科优势,从小加强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而对称图形外观美就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极好素材。数学课堂上,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去展示并引导学生欣赏国内外著名建筑物的美图,比如天安门城楼、赵州桥、长沙中国结大桥、西安大雁塔、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以及泰国泰姬陵、法国埃菲尔铁塔等。实践活动中,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去实地欣赏动植物的几何图形之美,比如蝴蝶、蜻蜓、螃蟹、向日葵、仙人球、大丽花、宝石花等。

    (二)人类创造的和谐美

    数学与社会、与人类的伟大发明创造紧密相连,所以,社会生活中随处可以发现数学的和谐之美。比如根据轱辘和手的弧度制造出的瓷器、外圆内方的铜钱、龙凤呈祥图案、太极图,神秘的四棱锥形埃及金字塔,断臂女神维纳斯,以及著名油画《蒙娜丽莎》等,有的注重艺术美与实用性的和谐统一,有的注重运用黄金分割比,这些人类运用自己的智慧创作的作品,看起来是那么完美与和谐,从而成为永恒的经典之作。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以体会到数学图形给我们生活带来的美,比如大街上随处可见的标志设计、招牌设计、广告设计等,也无不体现出某种数学的对称美和不对称美、线条美、色彩美等,如北大、清华等大学的校徽,大众、奔驰、宝马等车标,NIKE、太平保险logo等等。

    二、将数学问题生活化、学习问题乐趣化

    (一)音乐中的数学

    小学生大多喜爱唱歌,音乐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音乐素质的主要职责,但数学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将学数与音乐结合起来,使学生发现音乐中也有数学的身影,比如乐谱的上方一定有一个分数,代表的是节拍节奏,是音乐的骨骼;而数字1、2、3、4、5、6、7代表音阶中的7个基本音级,读音为do、re、mi、fa、sol、la、si,等等。

    (二)游戏中的数学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各种游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进行互动,掌握数学基本知识。比如,折纸游戏中,可以让学生折飞机、五角星、和平鸽、千纸鹤等;剪纸游戏中,可以让学生剪简单的窗花、T恤衫、兔子、显示器、蝴蝶、雪花等。剪纸或折纸游戏不但可以训练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而且还能让他们在剪或折过程中直观地认识几何图形,进而认识图形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培养初步的逆向思维能力。再比如掷骰子游戏,规则是:A、B两人各掷骰子一次,求出两个朝上数字的积,如果得到的积是偶数,则A得1分,是奇数的话B得1分。问:这个游戏的规则合理吗?如果不合理该怎么改?你有几种方法?这个游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体验中认识到游戏规则的不公平,并且可以掌握“只有当两个点数都是奇数时,积才是奇数,而两个都为偶数,或者任意一个为偶数,得到的积都是偶数”的数学原理。

    (三)儿歌中的数学

    将枯燥乏味且难记的数学规则变成朗朗上口、通俗易记的数学儿歌或顺口溜,可以让学生兴致盎然,甚至终身不忘。比如,经典的“乘法口诀”“分数乘除法”“凑十法”“加减法速算”等数学儿歌,就能让学生很快地掌握乘法与加法规律,并且印象深刻。使用广泛传承的经典数学儿歌教学,效果显而易见,但同时数学老师也要善于创造,自己编排或者与学生一起总结规律编排,效果会更好。

    (四)购物中的数学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课堂变成小超市或小卖部,收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物品,模拟购物过程,让学生利用学到的加减乘除法或四则混合运算等知识,解决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算账问题,感受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学。比如,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算算账,通过比较、识别,学会如何买到更划算商品。抖音上有一个搞笑视频:顾客在饭店消费168元,买单时问能不能优惠点,抹掉8元零头。店老板不同意,但是说本店正在做活动,消费满200可以打8折。顾客一听,连忙说给我来包烟,32块的,总消费刚好满200元,付款160元走了!结果是不是滑稽可笑:顾客没多付钱,店老板倒贴了一包烟。这就是数学的奇妙之处吧!

    (五)童趣中的数学

    课堂教学中,老师应积极创设拟人化的、充满情趣的故事情境,充分利用小孩子喜爱小动物、小植物的天性,引入卡通形象的动植物,如大象、小兔、小狗、小猫,小苹果、橘子、小草莓、小草……,赋予它们生命与思想,和孩子们一同学习,一同玩耍,一同完成任务。比如,引导学生与数捉迷藏、为数找伙伴、帮数找家等游戏,使原本枯燥、抽象的数字有了生命,变成了学生眼中的朋友,不仅收获了快乐、掌握了数学知识,还培养了助人为乐的品格,可谓是一举多得。

    数学从来就不是冰冷的数字,它是充满温情的,它的魅力在于蕴藏在我们生活中时时事事处处,为我们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致力于对学生个人数学素质的培养,注重密切联系实际,注重实用性和趣味性相统一,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探索到数学之美,享受到学习之乐,养成终身学习的兴趣与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