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幼儿生活的教育价值

    刘咏思

    “生活”是生存活动或生命活动的缩写。人类是有生命的有机体,靠着活动来认知自身正在活着(生存)。人非草木,不能植地而不动;正是因为人类能够活动,才得以发展出对一切事物的认知。如果教育能够把握“生活”,人类的发展也必能步入正轨。不同国家的人们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又体现出世界各国的文化差异。我们将自己国家和民族的生活方式传承给孩子,正是使其在生存活动中逐渐形成日常习惯,并透过成人的身教活动等方法,使一代又一代的后世之人能够在相同的环境中得以生存。人类繁衍后代确保生存的技能传承,是一种活着的需要,正因如此,我们才传承本土文化的生活之道。各个民族的“生活之道”影响着各个民族的人格特质与其能力的发展和构成。

    如今的生活与旧日的生活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影响着人类的发展方向。曾经,人们的生活是靠着自己的实体劳动,努力干而确保安稳的。在如今的现代化生活中,很多人都是仰赖着抽象虚无的思维劳动而活着。成人活在充斥着形形色色电子信息的世界里,电子产品愈发全球化,人类的发展却愈加单一化。

    个体早期的认知发展不能脱离亲身的劳动(作),否则可能对人类的整体社会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个体的发展不能脱离自我感觉及动作发展。如果生存环境不容许个体自身发展出相关感觉与动作,语言亦难以发展。因为感觉、动作和口语的发展关系十分密切:感受是自我内心感觉产生的反应,是一种对内沟通的工具;動作是自己与外界环境主动建构关系的具体表现,亦是一种具体的对外互动与沟通方式;口语则是抽象的对外互动与沟通工具。简而言之,感受影响着互动,互动亦影响着感受,也会影响着个体是否愿意说话,即能否脱离自我中心,加入团体生活与否,视己为大众的一分子,做事能否包容,思维能否多元化,判断能否顾及各方,可否为社会贡献一己之力,看待世事能否宏观旷达,能否融入社会,等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导致我们的人生能否得以升华。

    孩子做出的每一个小动作都是在建构着自己的将来。每一种感受都会令孩子出现不同的反应,产生不同的动作或行为。然而,这每一件“小事”却常常被成人忽视。我们身为“幼儿发展观察员”,能从孩子所有的细枝末节——“小事”中发现,其实孩子们每一天都在精彩地活着。这些细节“小事”都是以孩子的每一个细小的感受及动作为基础的。对孩子而言,最快乐的就是凭自己的感受和动作来自由自主地生发日常生活行为。当孩子能够独立出现这些行为,尤其是自理行为时,可直接产生满足与信任的感觉,我们称为知足与自信。如果所有人都能自动自觉地去履行建构自己心理的工作,在个体心理发展的早期就能够“自给自足”,所有人便能够自动发展为“成熟”的人,一同建构正向群体。如此这般,社会便能安定繁荣,稳步向前。

    其实,幼儿两岁时的动作和语言认知能力已渐趋成熟,我们应鼓励这个阶段的孩子为其自身服务,继而发展出服务他人及社会的能力。我们通常将服务和照顾自己称为“自理”,即自我管理。自我管理包括自我行为控制和自觉性地安排自我,属于正向的自发自主性,不需假手于人,也不需依赖他人去完成自己的事务,体现出自我一力承担的含义。

    全球各地的孩子不论身处何国,他们都会在两岁的时候自发自主且高度期望自己能够进行自理行为,以满足自己内隐心理正向发展的需求。这是人类个体发展需求的“关键期”,如果错过了这个“关键期”,日后他们可能会集合所有“同道中人”,即同样被剥夺自主发展的那群人,集体诉求社会补偿。这无疑会为人类整体社会的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务实的活动是其形成一切良好习惯的基础。“日常习惯”可以造就他们将来美好的生活,这是不需争议的事实。一切的入类日常活动都依靠着基本动作的发展,正如个体早期行为的产生必定依靠动作能力一样。例如,两岁的孩子常自发地穿鞋子,这一正向行为是为了建立自身的生活自理能力。但穿鞋子这一行为的成败与否又取决于其动作能力的发展情况。如果孩子的行为出现问题,我们要先考虑其某一动作能力的执行是否出现了问题。可能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尚未发展成熟,他不能说出自己为何做不好。如此,一旦成人缺乏仔细的观察与科学的分析,便会自以为是地责备孩子,而有些缺乏耐心的成人索性帮助孩子代劳,严重剥夺了孩子正向发展的机会。

    类似这种日常生活中的工作,中国人习惯称之为“劳动”。劳动与勤力是息息相关的,二者关系密切。自发的劳动能增强人的活力、自信,提升承担力。所以,勤与劳时常是拼合在一起的,我们亦称之为“勤劳”,勤劳的人是勇于承担的。

    以经验主义者的视角来看,感受与体验是自我及自觉教育的一种方式。每一个人的个性中都存在自强、自律、独立等特质,既不想麻烦、拖累别人,亦不想成为别人的负担及依赖者。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如果我们能帮助孩子养成做事专一、遵守秩序的良好习惯,并产生相应的逻辑思考,使其在做事时能够顾及前因后果,饮水思源……必将为其日后合理行为的发展奠定基础。这不正是一种道德培养吗?

    孩子时常能主动与环境产生联系,随着承担风险的能力逐渐增强,他们从承担自身发展到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都得以增强,且适应能力发展良好。正因如此,祖辈们常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孩子靠自己努力生活,能够产生同理心、公德心、服务心、信心和关爱心等,这些都使孩子不断成长、成熟。

    动作与感觉互相牵引,亦互相影响,即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是有关系的。孩子的身心发展是幼儿教育的首要课程。但可惜的是,现今的生活与旧日的生活存在很大的差异。在传统幼儿园中,每个班级都会配备一位生活老师(保育员),负责处理孩子在园的一切日常生活活动,诸如穿脱衣物、倒水或喝水等教育活动。毋庸置疑,这严重剥夺了孩子学习生活的权利。现如今,我们见到很多“高分低能”的儿童及青少年,这就是成人只重视那张纸(试卷)上的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用行为做出来的“成绩”所产生的结果。长此以往,我们的下一代恐难以独立生存。现今,人们的经济条件提升了,请一个保姆在家“服侍”孩子早已不值得大惊小怪。更有甚者,可能会认为雇佣保姆在家为孩子“服务”,方能显得自家经济状况良好。在此生活心态的影响下,我们间接地、严重地剥夺了孩子正常、合理、正向发展的机会。如果我们还不重视这一问题,其消极影响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其后果可能是社会无法承担的。

    教育家与教师或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存在差异,教师或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可能只是进入某一所名牌学校而已,但教育家的期望却是孩子日后能够对社会作出贡献。幼儿教育就是“播种”的阶段,我们需要播种一粒什么样的种子?如何才能让孩子自己“发芽”,给予社会“建设”与“贡献”?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服务行为就是“种子”。孩子多数时间都是在家里,由此可见家庭服务行为(也可以简称“家务”)就是日后孩子对社会作出贡献的重要“种子”。

    做家务包含着服务与关爱家人的意义。居住在同一屋檐下且活在当下的一家人,在这种具体的实景中真实、确切、直观的生活现象,有助于培养孩子更加务实、踏实的品质,也有利于其日后做出符合逻辑的行为,更有助于其实现自我价值,养成良好的归属感与民族荣誉感。

    如果成人能够反思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是否适合孩子的发展,我相信,幼儿教育革新便有了希望!

    附栏

    基本动作包括:

    行、跑、蹲、坐、站、提、搬、切、剪、缝、夹、扭、卷、拉、揉、编、撕、推、敲、注、取、抓……一切动作协调能力亦依靠勤力练习,因此孩子每天都十分忙碌地为自己的人生做准备,.当一切准备就绪,就能顺利产生可配合自己发展的生活行为。

    日常生活的行为包括:

    1.照顾自己——自理能力的培养。如穿衣、脱衣、穿鞋、脱鞋、把物件放回原位、梳头、擦鼻涕、洗手、刷牙、漱口、洗脸、剪指甲、擦汗、洗澡和洗头等。

    2.社交行为——社交互动的培育。如开关门、打招呼、回应、表达感谢或歉意、递交物件、问路、使用公共设施、敲门、礼让、遵守公共规则(如交通规则)和公共礼仪等。

    3.照顾他人——关爱别人、同理心、礼仪修养的培育。如慰问、敬荼、为人提取与递送物件、搀扶老人等。

    4.照顾环境——保持环境整洁,公德心的培育。如清洁环境、清理杂物、清除灰尘、擦洗桌椅、擦洗窗户、照顾动植物、整理橱柜、洗衣、叠衣服、摆放餐桌、清扫家具、插花、准备餐食等工作。

    日常生活教育的效能:

    增强动作行为的执行能力.就是提升人的协调和建构能力,即身心合一的能力。我们应提升自觉发展的认知.继而发展出自主学习,使教育体系得以“减负”,进而杜绝社会资源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