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让小语课堂焕发青春的活力

    韦莲

    近5年的语文教学,前辈们对我课堂的评价经常是“有板有眼”,或者是“非常沉稳”,其实,我感觉就是有点老气横秋。说实话,我不希望我的课堂是这样的。孩子举手得越来越少,不爱发言的越来越多,到了现在,我明显感到语文课堂的沉闷,孩子学得枯燥无味,我心里感到无名的恼火与压抑,有时甚至对三缄其口的孩子们大发雷霆,把课堂弄得火药味十足。我也在思考,尝试着去改变自己,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希望使我“老气横秋”的课堂找回他的“青春活力”。

    就在前几天刚结束的共同体交流课上,我出现了一个很严重且很明显的问题,但当时的我竟然根本没意识到。其实,虽然我做了充分的准备,也信心满满,但是,整堂课上下来,我感觉好累,甚至感觉有点尴尬,即使我在台上说得多么有激情,可是一个问题下去,举手的同学寥寥无几;即使教学环节已经谙熟于心,但是看着孩子们们只是瞪着一双无辜的眼睛,我心里越来越着急、越来越没底。所以,我尽量很平和地说了一句:“我们班的同学举手不是很积极啊,不必紧张,老师都不紧张,你们紧张什么啊?”我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了,真是祸从口出。可想而知,这句话说下去,课堂气氛仍然没多大起色。随后一位老前辈把这个问题指了出来。其实平常教学中,在孩子们没有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时,我也说这句话,都没意识到这是个错误。原来这句话只会让孩子们更加消极,尤其是当时孩子们正处于一个陌生的环境中,陌生的教室、陌生的老师加上后面一排听课的老师,我再这么一批评,不是更打击孩子们嘛!

    其实天真可爱的孩子们也非常看重教师的评价。《小语新课标》里面说:“孩子们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孩子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孩子们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孩子们的个体差异,鼓励孩子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说得非常实在:孩子们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我们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有时喧宾夺主,反而教师成为了主角。我认识到自己过去的一些错误做法:高高站在讲台上,居高临下地向孩子们发威训话以维护我的师道尊严,孩子们迫于我的严厉,不敢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久而久之打压了孩子们发言的积极性。因而我要学着走下讲台,走到孩子身边,用亲切、期待的眼神注视着他们,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尊重每个孩子的不同的见解,尽量少用“不”字,让孩子们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尽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气氛。总之,现在我知道了,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是孩子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前提。

    只有真情才能换取真情,只有真爱才能换取真爱。生硬的说教不是师生间的对话,孩子们也不会真正地听进去。我们语文老师的评价语就应该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真诚的,并且是亲切的,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流露,就像是一缕温柔的春风,就像是点点春雨。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博得孩子们信任,真正赢得孩子们的心。简简单单一句“很好!”“不错!”“嗯!”诸如此类,孩子们感觉无关痛痒,甚至心里会想:老师就说了这么几个字,是不是我回答错了?是不是我回答得不好?

    每个人都期望得到别人的鼓励,得到别人的赏识,这也是每个人的本能。《小语新课标》里面说:“对孩子们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取激励性的评价,尽量从正确加以引导。”我们老师更不能吝啬赏识与赞许,要及时送上充满激励的评价语,这能让孩子们增强自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如“某某同学,老师相信你的实力。”“你真厉害,你的发言很精彩,老师为你自豪!” “你说得真好,刚才不举手不就失去了一次很好的表现机会了吗?相信自己!”“你这一段读得真让我感动!”。这样具体的、充满热情、亲切的鼓励,孩子们听后怎么可能不受感動?怎么可能失去信心?

    所以,既然已经成为了一名语文教师,要想让自己的语文课堂成为令人向往的场所,在语文教学中就得努力通过积极的教学评价激发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让语文课堂丰富起来,让自己与孩子们充满激情,这样才能摆脱沉闷的课堂气氛,让自己的语文课堂“活力四射”,让孩子们学语文的动力无穷!

    【参考文献】

    【1】2011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刘素昭.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S2)

    【3】达新洁.浅谈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J】.神州,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