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阅读区域 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颜敏

    

    

    我们通过长期观察班级区域游戏活动发现,阅读区经常会受到孩子们的冷落。对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调查和分析,并最终得出结果:由于我园地处山区,家长教育观念落后,留守儿童较多,家庭缺少亲子阅读与沟通的机会,导致幼儿对班级阅读区缺乏兴趣。此外,阅读区的图书种类非常多,成为了一种摆设,反映出教师对图画书的认识还不够到位,在实践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对此,我们通过转变教师观念,改造班级阅读区环境,投放适宜的阅读工具和种类丰富的图书,引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帮助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系列优化工作让阅读区真正“活”了起来,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推动了他们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一、转变教师观念,由领读者变成观察者

    之前,教师虽然会利用每天的集体活动时间给幼儿阅读故事,但把多数时间花在了组织和维持秩序上,较少关注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导致幼儿并没有体验到阅读的乐趣。我们还经常在閱读区看到教师的身影,孩子还没来得及自主阅读,教师就充当起了“讲师”的角色——为幼儿逐字朗读,一边读一边提问,让幼儿的思维向教师预设的答案靠拢。自从开展图书资源库项目以后,我们努力转变教师观念,教师的角色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转变——由“讲师”“领读者”变成“观察者”“陪伴者”。如今,教师都能自觉地从阅读活动中“退”出来,开始观察幼儿阅读时的状态、兴趣点和需求,关注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发展需要,为其自主阅读提供支持,还细致分析了吸引幼儿进入阅读区的方法,助推幼儿获取愉快的阅读体验。

    二、改造阅读区,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一)调整班级阅读区的位置

    首先要审视班级阅读区的位置,原来的阅读区被设置在教室的一个拐角处,采光效果不佳。我们结合《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将阅读区设置在了安静且采光较好的地方,与热闹的区域分隔开,以减少干扰,促使幼儿深入阅读。

    (二)优化阅读区环境

    丰富、有效的阅读区是幼儿享受阅读、倾听和讲故事的最佳场所。通过教师观察和晨间谈话,我们发现小班幼儿对阅读区普遍不感兴趣,缺少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教师投放的图画书兴趣不浓,拿到书不知如何阅读,通常看两眼就放回去了。小班教研组通过现场研讨,在阅读区投放了点读机来激发幼儿的兴趣,还投放了小班幼儿喜欢的洞洞书和立体图书。有的幼儿想与好朋友一起读书,有的想坐在小沙发上读书,有的想抱着布娃娃一起看书……基于孩子们的不同愿望,我们重新布置了阅读区环境,将阅读区扩大到能容纳6名幼儿同时阅读。此外,考虑到个别幼儿的阅读需求,我们除了给阅读区增加地垫、靠垫外,还征求幼儿的意见,增添了幼儿从家里带来的毛绒玩具,并留有一定的空间,供他们在区域中书写、自制图书等。我们努力营造温馨的阅读环境,增强阅读区的吸引力,促使幼儿更加喜欢阅读。

    三、审议图书投放策略

    我们的图书是优质的图画书吗?投放图书的依据是为了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还是仅仅为了创设环境?幼儿的兴趣点在哪里?为此,我们对阅读区的图书进行了筛选,根据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需要、经验水平及与本学期主题活动相关内容,对图书进行了二次调整(见表1)。

    我们按主题对图书进行了分类,并根据幼儿的需要经常更换,让他们不断接触新的阅读作品。教师将所有图书都摆放在固定高度的架子上,并用不同的图形给图书做了标记,便于幼儿取放和整理。

    四、投放适宜的图书,满足幼儿需求

    我们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结合幼儿的兴趣、发展需要及班级主题活动,参考了有关专家推荐的优秀图画书,同时关注蒲蒲兰、爱心树、启发、信谊、东方娃娃等出版的优秀图书,在各班投放了100多本图画书,供幼儿自主阅读。

    (一)根据幼儿兴趣和生活经验投放图书

    我园紧邻云台山,每年九月份,幼儿园的昆虫就特别多。观察到孩子们对昆虫感兴趣,我们就在阅读区投放了有关昆虫的图书,支持幼儿不断探索。此外,我园有几棵百年老树,孩子们对树上的鸟窝、树枝、树叶都十分感兴趣,还经常在树下玩娃娃家、跳皮筋等游戏。结合幼儿的经验,我们在阅读区投放了许多与树有关的图画书。 (二)根据活动发展,有目的地将相关图书投放到其他区域

    孩子们在阅读与树有关的图画书时,不仅对树产生了兴趣,还对一些其他事物充满了兴趣。例如,在读完图书《落叶跳舞》后,孩子们将图书拿到美工区,想通过美工作品也让树叶“跳舞”。此外,孩子们还对树枝、树根等进行染色,用树枝做相框、秋千、弓箭等。

    1.投放与昆虫有关的图书(以大班为例)

    一天,我带着孩子们在户外活动,幼儿A高兴地跑来告诉我:“老师,你看,我逮到一只小蚂蚱。”其他孩子听到后都凑了过来:“真的?给我看看!”“蚂蚱还是绿色的呢!”正说着,幼儿B跑来告诉我:“老师,我也捉到一只。”看着孩子们对蚂蚱这么感兴趣,我便带着他们一起去捉蚂蚱、观察蚂蚱。为了满足幼儿的需求,调动其好奇心,我们结合《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的相关内容,设计了关于蚂蚱的主题网络图,并以蚂蚱为中心分解出许多问题。(见下图)

    随后,我们在阅读区投放了与昆虫有关的图书,在科学区投放了放大镜、纸、笔等材料,在美工区投放了昆虫图片、纸、笔等。通过观察,孩子们不仅对蚂蚱有了深刻的认识,还对其他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自发地去捉蚂蚁、扑蝴蝶,仔细观察和探究。当幼儿在观察中遇到困难时,他们会主动到阅读区选择想要的图书,并将其带到草地上,一边观察昆虫,一边翻阅图书查阅资料,感受阅读与观察的乐趣。观察结束后,孩子们会自觉地将捉到的昆虫放回大自然,并将图书归还到阅读区。

    2.投放与树有关的图书(以大班为例)

    户外活动中,孩子们玩起了毛线飞盘,一不小心,飞盘卡在了院墙边的一棵银杏树上。于是,孩子们想了各种办法,有的使劲摇晃银杏树,有的拾起小石子扔向飞盘,还有的找来小棍敲打飞盘,最终成功地取下了飞盘。看着孩子们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不断提升,我感到十分开心,并想到了绘本《大树上的难题》,不知道孩子们看到绘本中小朋友的做法会怎么想呢。于是,我悄悄地把这本书放在了图书架最显眼的地方,孩子们只要进入区域立刻就能看到该绘本。投放了孩子们感兴趣的图书后,阅读区慢慢“活”了起来:孩子们在阅读绘本时都非常感兴趣,还不时地发出笑声,完全融入了绘本情境中。

    五、建立图书资源库

    幼儿园建立了图书资源库,并定期购买图书,家长和教师也会共同收集优质图书,将其投放到阅读区供孩子们阅读。

    教师资源。教师会自主阅读每一本绘本,每周向家长推荐1-2本绘本,鼓励亲子阅读。另外,在阅读过程中,教师也会向同事推荐关于培养幼儿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等方面的书籍,大家共同阅读研讨,汲取精华。

    家长资源。孩子们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将喜欢的图书带到班级进行分享。根据主题需要,家长也会配合教师做好与主题相关图书的收集工作。教师建议家长周末多带孩子去附近的图书馆和书店看一看,让孩子自主选择图书,感受阅读的乐趣,形成良好的家园阅读氛围。

    共享资源。我们按照主题对图书进行了分类,并建立了幼儿园图书资源库,实现各班资源共享。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孩子们不仅增长了不同学科的知识,对阅读产生了浓厚兴趣,逐渐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还拓宽了视野,增强了社会性活动能力,真正体验到了阅读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