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大学生社团的一般特质与发展策略

    宋子振

    摘 要:功能定位、管理规范、组织认同、行事风格,这四种特质从不同方面决定了大学生社团的成熟度。为保障社团活动的有效开展,社团管理者常依据情感沟通、参与合作推进社团成长发展。在遵循社团一般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要坚持本位、勇于创新、务实开展活动,结合实际探寻社团特色发展之路。

    关键词:社团; 社团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5.5?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7-127-002

    大学生社团是由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是学生实践“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载体,享有很高的活动自由度,契合了当代大学生自由发展、彰显个性的品格特质,在校园活动中受到学生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对于刚入学的大一学生,五彩斑斓的社团活动尤其具有吸引力。然而,在实际活动中,出于人员流动、工作方式、组织管理等各方面的问题,很多社团在活动开展上显现疲态,主要表现为组织工作散漫无序、社团活动单调乏味、注册会员大批流失,这种社团发展虎头蛇尾的情况已然成为很多高校社团运行的常态。

    为更好地服务在校社团,鼓励社团良性竞争,实现更好的发展,“JH”大学自2011年起举办了校园十佳团队评选活动,本文通过对“JH”大学历届“十佳社团”的考察研究,总结提炼优秀学生社团所具有的特质,并结合社团组织成长历程探索出优秀社团的发展策略,以为推进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一、优秀学生社团的一般特质

    (一)功能定位自洽鲜明

    功能定位反映了社团的功能目标和价值导向,从某种意义上讲,社团的功能定位就是社团活动的指针,它从一开始就决定了社团的活动方向和业务内容,是特色活动品牌创建的基础。作为一个新成立的社团,鲜明自洽的功能定位是其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的先决条件。以“JH”大学绿洲环保志愿者协会为例,该挂靠在“JH”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是以普及绿色环保理念、助力社会环保服务为宗旨的学生社团,是学校唯一一个环保类公益社团。不同于其他公益社团,该社团将环保公益服务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利用挂靠学院的专业优势开展了一系列专业志愿服活动,比如配合开展校园周边湖泊的水質测试,组建项目团队完成地沟油制作肥皂项目,开展武汉市大型社区节能灯使用及回收情况调研等。对比其他社团的志愿服务活动,绿洲环保志愿者协会的公益活动明显专业自洽,也更有利于争得组织荣誉。

    (二)社团管理规范成熟

    社团的管理成熟度是指社团的核心力量在社团组织运行、活动开展过程中展示出来的管理风格和水准,反映了一个社团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社团活动的质量和水平,决定了社团能否实现既定目标,能否健康运行。社团活动的高自由度、低参与门槛不可避免地带来组织管理的松散和低效,常常出现社团活动大而无序、流于表面、虎头蛇尾的现象。调查发现,优秀的学生社团必定是具有较高管理成熟度的社团,反映到组织管理上表现为各职能部门密切合作、社团成员高度参与、活动组织协调顺畅、组织文化良性传承等。管理成熟度的提升是个经验叠加和传统累积的过程,是在年复一年的探索磨合中,形成一套相对成熟、稳定的管理运行机制。

    (三)组织认同统一自觉

    根据社会心理学的解释,组织认同是指组织成员在行为与观念诸多方面与其所加入的组织具有一致性,觉得自己在组织中既有理性的契约和责任感,也有非理性的归属和依赖感,以及在这种心理基础上表现出的对组织活动尽心尽力的行为结果[1]。社团是学生自发组织成立的、松散灵活的学生自治组织,这种自发性和自觉性产生的内在动力就在于学生本人对社团组织的统一、自觉的认同,统一代表着目标的一致性。学生社团组织的高度自由性客观上要求它必须以组织成员高度统一、自觉的组织认同感来保证内部的团结和行动的一致,这对于学生社团来讲,这种品质更是尤为重要。调研发现,正是因为这种组织认同,“十佳社团”之一的西部支教协会成员才会不惧恶劣的生活条件,固定每个暑假义务为山区孩童授课。一个优秀的学生社团可以有很多优秀的品质,但组织社团成员统一、自觉的组织认同以及在此基础展现的内部团结可以说是其必须具备品质。

    (四)行事风格个性张扬

    一般来讲行事风格并无好坏优劣之分,但是从扩大社团知名度、争取更多外部资源来看,个性、张扬的行事风格更有利于社团的成长。在这里,个性表现为社团活动形式及内容的创新和别具一格,张扬表现为社团自我风采的积极展示。调查显示,以“低调——张扬”为正反两极的坐标轴对“JH”大学“十佳社团”进行划分,历届评选出的“十佳社团”绝大多数(90%以上)都可以划归为行事张扬的那一类。学生社团这种张扬的做派一般表现在以下两点:

    首先,重视社团活动的“规格”与“档次”。一般的社团活动都是相对简约和自由的,不需要特别隆重的活动场所和复杂的活动程序,社团根据自己预设的活动主题自由地开展活动。根据调查,优秀学生社团每年至少要举办两次以上“高规格”、“高档次”的社团活动,主题可以是自己预设的,也可以是从社团上级管理部门或组织外部承接的。这种“高规格”、“高档次”一般表现为活动的大型化及高要求,往往参与活动的人数较多,活动安排及流程精心准备,以至于摸排演练,确保实施环节的有序、顺畅。

    其次,重视社团的宣传工作。重视宣传是张扬做派的一个重要特征。以一次大型社团活动的宣传工作为例,张扬性地宣传工作能够积极按照事前宣传造势、事中跟踪报道、事后总结推广的新闻传播策略展开宣传活动;善于通过横幅、海报、社交网络等各种手段开展活动动员,能够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选取针对性的宣传策略;在活动成果的推广宣传上,能敏锐地捕捉到活动的特色和亮点,以此组织新闻素材,投向校内外媒体或者直接邀请媒体参与,充分体现出宣传工作的经验和老到。

    二、社团成长的一般策略

    (一)情感沟通策略

    情感沟通是增强社团成员组织归属感的重要途径,也是塑造社团文化增强组织认同的重要方式。一般来讲,社团成员的组成具有很大的分散性,在校园中社团成员跨专业、跨院系、跨年级的情况比比皆是,这些基于同样的兴趣和爱好聚集到一起的年轻人像是一个陌生的社交圈。为了使新成员尽快地融入社团,顺利推进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做好社团成员的交流沟通,促进成员之间相互熟识是社团管理者必须首先要做好的工作。在增进社团成员之间情感沟通方式方法上,很多社团都有一些很好的做法。比如每学期固定几次的户外拓展活动;不定期的部門聚餐、娱乐活动等,这些活动虽然简单,但对整合社团力量、促进团员认同方面作用巨大。通过对“JH”大学“十佳社团”和普通社团成员的调查问卷显示,以100分为满分,在“社团管理者加强成员之间情感交流”这一项的得分,“十佳社团”的平均分为83.25,而普通社团的平均分为67.33,其中有五分之四的十佳社团得分超过80分,其余也都超过75分;而有近四分之三的普通社团得分不足70分,进一步的调查也反映了这些社团都普遍存在社员流失严重的问题。

    (二)参与策略

    社团发展的参与策略是指通过参加与本社团活动相关的,具有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大范围内的组织活动来拓展活动渠道、扩大社团影响、赢得社团荣誉的一种发展策略。社团发展的参与策略可以使社团获得一个更大、更高的活动平台,极大开阔社员的视野、拓展社员思维、增进社员知识、丰富社团活动内涵,从而使社团活动水平得到飞跃性的提高。社团可以在一个更宽广的范围内展示自己、宣传自己,在这个平台上社团更有利于获得各种资源和支持,可以说参与策略是使一个社团跻身“优秀”行列的一个捷径。

    参与策略的运用在科研竞技类社团身上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以“JH”大学ERP(企业资源规划)沙盘协会为例,该社团以参加专业赛事活动为导向,得到了所在学院对社团活动的大力支持,积极派遣专业导师指导学生的竞赛活动,取得了傲人比赛成绩,极大提高了社团的知名度,先后三次被评为“JH”大学“十佳社团”的称号。相同性质的数学建模协会、“源动力”科研创新社也都在各自参赛领域取得不俗的成绩,是“JH”大学优秀学生社团的代表。以上社团通过参与各级各类的专业赛事并取得一定成绩是他们成功晋级为优秀社团的最重要砝码。

    (三)合作策略

    社团发展的合作策略是指社团通过寻求合作的方式与其他机构和组织联合完成一项活动或工作,实现合作共赢。众所周知,社团可用资源少,获取途径有限,当前学生社团活动资金的主要来源还是依靠收取社员的会费,通常社员缴纳的会费数额都很小,无法支撑更高质量内容和更广活动范围的社团活动,通过与校外组织的合作,社团可以获得一个更加广阔的实践活动平台,实现活动外延的拓展以及内涵的丰富。因此寻求外部合作与支持是社团持续壮大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以“JH”大学燃点DV社为例,该社团是“JH”大学校园中最具影响力的影像文化制作传播团队,以拍摄和制作校园微电影为核心业务,在校园中也树立了以校园微电影大赛为平台的活动招牌,燃点DV社以摄影记录服务为业务内容,积极寻求对外合作。参与了包括第十六届亚运会武汉赛会志愿者服务团“亚运之旅”、第三届武汉地区高校大学生戏剧节作品展示晚会、武汉市首届“岗位推广普通话明星”大赛等多项外部重大活动的摄影记录工作,对外形成了良好的口碑。还有一些公益实践类社团通过与校外组织的合作获得稳定的实践活动基地。

    当前学生社团是极具开放性和创新性的,本研究虽然在某些方面总结了优秀学生社团的特质和发展的一般策略,但这远远不是全部。当前,一些社团发展的新型模式已经在校园中崭露头角,社团建设的方法和出路应该有更多的可能。作为社团管理者的校方也要有足够智慧和勇气对校园社团活动进行积极地引导和正确地评价,这方能实现社团建设的良性发展。

    基金项目:江汉大学通识教育改革研究项目:通识教育的理想、现实、与重构——江汉大学通识教育改革与探索 编号:14

    参考文献:

    [1]王彦斌.管理中的组织认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