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淡相宜 婉约之美

    李莉

    [摘要]《雨霖铃》是北宋时期婉约派词人柳永的代表作,文章从“一处场景”“两处细节”“虚实结合”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作者叙事、描写和抒情的艺术特点。

    [关键词]柳永;《雨霖铃》;艺术特点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10-0017-02

    柳永是北宋时期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他的词多写男女爱情、离愁别绪、羁旅行役,因为贴近实际、浅近明了而深得市井百姓的喜爱。正所谓“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他的代表作《雨霖铃》被称为“宋代十大金曲”。《雨霖铃》尽展婉约之美,是描写离情别思的典范之作。

    一、一处场景,唱出离歌

    周颐曾言:“写景与言情,非二事也,善言情者,但写景而情在其中。此等境界,唯北宋人词往往有之。”情与景相辅相成是优秀词作的标志之一,这其中尤其以北宋的词作最具代表性,而北宋的词中最为突出的又当属柳永之词。《雨霖铃》中,词人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物象,并赋予其离别的千愁万绪,使其转化为意象,进而通过对意象的修饰和渲染,抒发内心幽微的情愫和感伤的思绪。

    《雨霖铃》的开篇表现了宋词“写景写情尽在其中”的特点。词人用“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十二个字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地点等。仔细品读,不难发现,词人的独到之处在于,不仅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地点等,还赋予了景物生命力。“寒蝉”点明时令,此刻已经是晚秋时分,一个“凄”字写出了蝉的叫声,同时也告诉读者此时的蝉已经不能发出高亢的鸣叫了,蝉声是凄凉无力的,而这样凄切的叫声能引起人们对时间、命运的感慨之情。接着,词人由声音写到离别的场所——“长亭”。傍晚时分的长亭,在骤雨初歇之后,显示出朦胧之感。虽有蝉鸣但无聒噪,虽有大雨但无凌乱,词人营造出了笼罩着一股淡淡的忧伤的意境和氛围。纵观“蝉、亭、门、雨、舟、手、眼、波、天”等物象,本是普通的事物,但因为作者加上了表达主观意愿的动词或者形容词等,就成为表达某种感情的意象了。如“寒蝉、长亭、骤雨、都门、兰舟、泪眼、烟波、楚天”等。词人从所听、所闻缓慢起笔,运用大量冷色调的词语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勾勒出了一幅完整的烟雨氤氲的深秋傍晚时分的“离别图”。

    词人通过刻画离别的场景,增强了词的表现张力。通过意象的运用,词人将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深沉的离别之情释放和表达了出来。无怪乎现代的唐圭璋这样评价道:“此首写情,尽情展衍,备足无余,浑厚绵密,兼而有之。”

    二、两处细节,表现真我

    含蓄婉转的情感表达是婉约词的一大特点。柳永的《雨霖铃》所刻画的别离之情是精致而细微的。词人用近乎白描的朴素写法,更加真实地展现出了恋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全文值得推敲的细节描写有两处。其一为“执手”,当离别真正来临的时刻,一对恋人不是拼命地攥紧对方的手,而是欲合不能、欲分不舍地“执手”,这个动作看似绵软轻柔,实则饱含万般情深,折射的是这对恋人面对离别的无比沉重的心情。其二为“凝噎”,沉浸在离别的伤痛之中,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只能两两相望,沉默不语。“竟无语凝噎”中的“竟”体现出了词人的无奈与悲伤。这样的刻画十分细致、真实、深刻,将离别的悲痛之情自然而然地表现了出来。其实,真正的悲伤往往是说不出口的,一个“凝噎”恰恰表现出了万般的留恋和不舍。“兰舟催发”,一对恋人不愿分别却又不得不分别,执手相望,泪眼婆娑,万语千言,竟然不知从何说起。词人通过简单精致的白描,将一对恋人失魂落魄的离别之态,毫无暌违之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真实细腻,唯美深刻,柳永的词简约但却不简单,直接却不直白。没有华丽辞藻的粉饰,只有轻描淡写的叙事,信笔由来的描写,却将离别时的情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柳永在词的语言表达上,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他提倡使用口语和俚语。《雨霖铃》正是运用通俗唯美、简约细腻的文字,真实而精准地刻画出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爱恨离别,引起讀者的共鸣,给人以极强的代入感。

    三、虚实结合,意蕴无尽

    “皆无表德,只是实说”,“写实”是柳永词的一个重要特点。《雨霖铃》中,词人另辟蹊径,将眼中所见、心中所感一并融入字里行间,在虚实之间自由切换,从而将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词人通过虚实结合的描写,进一步渲染气氛,使全词意境悠远。“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中的“念”告诉读者,下面所描写的景物是想象的。兰舟启碇开行,越走越远,一路上只见烟波千里、暮霭沉沉。从词的结构看,这一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指明描写由上阕的实写转向下阕的虚写。

    词的下阕先点出“多情自古伤离别”的人生哲理,日的是告诉人们离别伤感,是人之常情。但接着一句“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则表明词人自己的痛苦更甚。“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里是写酒醒后的心境。“酒醒”是指一种半梦半醒、喜忧参半的状态。“杨柳”突出情境的疏离柔和。“晓风”是指微风轻拂,表现词人苦涩微凉的内心感受。“残月”表现出月色的暗淡。“杨柳”“晓风”“残月”营造了一个特殊的意境,将离人凄楚忧伤的感情充分地表现了出来。“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两句是词人的推想。此后漫长又孤寂的日子要怎么过呢?纵然有良辰美景,也等于虚设。即使有心去欣赏,却又无人分享,那么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这里带出了“伤痛”的根本原因,即令人伤痛的不仅是恋人分别,还是“更与何人说”的知音难觅。至此,词人的感情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和表达。

    《雨霖铃》的意蕴无尽,令人回味,一方面表达的是恋人的离别之痛,另一方面表达的是孤独寂寞和知音难觅之苦。《雨霖铃》在风格和立意上,摆脱了北宋词作的“浓艳”之风,其深刻且朴素地传递和表达了词人内心最真挚的情感,使人仿佛看到词人所描绘的景色,听到词人内心的声音,触摸到词人真实而鲜活的灵魂。

    在《雨霖铃》中,柳永以含蓄婉约的笔法表现出恋人分别的不舍,又委婉地表达出知音难觅的苦闷。词人通过勾勒环境、渲染气氛、描绘情态,使全词表达的情感跌宕起伏,读之令人於悒。

    (责任编辑 王嵩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