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矛盾”资源,提升文本教学价值

    杨舒佳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或隐或显的地会存在一些“矛盾”,只要巧加利用这些“矛盾”,以此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些矛盾就能转化为宝贵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文中的人物形象,感悟人物品质和和精神,从而走进文本、走进人物内心。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矛盾资源

    新课改下,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方式应是开放式的、多元化的、个性化的,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文本中或隐或显的会存在一些理解上的“矛盾”之处,这些“矛盾”,只要教师能够善于利用、适当放大,往往能扬起学生情感的波澜,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教师必须善于发现矛盾,以这些矛盾为研读的话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矛盾冲突的情境中激活学生思维,实现个性化阅读,提升文本的教学价值。

    一、聚焦矛盾,感受人物形象

    在对文章的阅读过程中,我们常会发现文本中多处存在着矛盾,给人有些前言不搭后语之感,老师不但不应回避这些矛盾,相反,要巧借這些矛盾设计问题,吸引学生聚焦矛盾,借此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从矛盾点入手把握文本中人物的特点,感受作者创意性的表达之妙。

    例如,在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这篇文章中就存在着诸多矛盾之处,老师先让学生品读文章,感受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之间深厚的感情,并让学生把描写二者不可分割、生死相依之情的句子标注出来,如“抚摸着大黑骡子”“悄悄地塞进大黑骡子的嘴里”“深请地望着”等词语,再引导学生把后面彭德怀截然相反的神态用语也标注出来,如“发火”“怒吼”“不耐烦”等词,学生不难发现前后明显存在着矛盾,此时老师可顺势设计问题:“既然大黑骡子像一名战士一样建立过赫赫战功,彭德怀也视若珍宝,那么,他又为什么还要发火,下令杀死他深爱的大黑骡子呢?”带有矛盾性的提问更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在探究阅读中细细品味其中的道理,凭借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学生们渐渐体会到了彭德怀的高大形象和个人魅力。

    让学生直面文本中的矛盾冲突是老师在阅读教学中惯用的手段,学生要想化解矛盾,唯有细读文本、揣摩体会,在讨论辨析中加深了解文本中人物的矛盾心理,感悟作者运用矛盾手法衬托人物形象的独到之处。

    二、善用矛盾,感悟人物品质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立足文本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超越文本阅读,不能把学生的阅读范围局限在课本上,应充分拓展学生的阅读能力,让他们接触更多更广的阅读知识,并利用所学的知识勇敢质疑课文中的矛盾之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适时激化矛盾,引导学生再次聚焦矛盾,同学生一起讨论矛盾,适当点拨指导学生化解矛盾,实现学生对文本的深层的理解。

    例如,六年级上册的《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篇课文歌颂的是波兰钢琴作曲家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我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标注出文中对肖邦进行描写的具体的语言材料,学生们边阅读边交流边感受,有位同学就产生了疑惑:“老师,我觉得作者的描写有些矛盾。肖邦既然爱自己的祖国,为什么还要离开自己的祖国呢?他可以留在自己的祖国战斗呀。我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不就是聂耳在国内创作的吗?”这无疑是学生的认识理念和文本的主旨观点产生了矛盾,为使学生深刻地感悟肖邦炽热的爱国情怀,我导入当时波兰的社会背景,肖邦的后半生遭遇波兰灭亡,被迫流落到国外,但他有满腔的爱国情怀,唯有用他的音乐创作来抒发自己的思乡情和亡国恨,基此,我让学生再次回归课本阅读,学生顿时释然了心中的疑惑,感悟到肖邦身在国外心系祖国的高贵品质。

    学生在阅读中遇到困惑并不可怕,有时恰恰是好事,老师可以趁机借题发挥,利用文本与学生经验认识之间的矛盾,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探究,于化解矛盾中提升自己的观念,也精准地理解文本的内涵。

    三、探究矛盾,升华人物精神

    可以说文本中的矛盾是作者的有意为之,特别是一些耐人寻味的矛盾,更是作者为了形成文本特有的张力而精心设计的,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矛盾之处,不必过于惊讶,而应深入地探究作者的用意和矛盾存在的文本价值,矛盾往往是学生读懂文本的跳板和过渡,老师要好好利用矛盾引领学生进行文本的深层次阅读。

    以苏教版语文课文《公仪休拒收礼物》一课为例,文章中有明显的矛盾之句,如公仪休说过的二句话:(1)“只要天天有鱼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2)“你不知道,现在我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学生不加思索地问道:“这个公仪休说话前后矛盾,他倒是喜欢吃鱼还是讨厌吃鱼呀?”围绕这样的问题我让学生展开讨论,学生也有一探究竟的欲望,经过探究发现,公仪休虽然爱吃鱼,但他拒收别人送的鱼,又不好拂人心意,只好用委婉的语言去说明,让送礼的人也不至于感到难堪,而自己也能达到坚守原则的目的,从中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了公仪休清正廉洁的为人处世,更加佩服他的语言修养和个人魅力。

    案例中,教师抓住了文本中的语言矛盾,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学习,在理解作者的用意后,学生对矛盾之语也就迎刃而解了,也顺利地实现了深度阅读的目标。

    综上所述,文本中的“矛盾”资源无处不在,或隐或显,但不管怎样它们都是阅读教学中的宝贵资源,老师要善于发掘并用好这些资源,引导学生去探究,去化解,增加他们感受语言的机会,让学生在阅读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提升文本教学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狄永红.点击矛盾,砥砺思维——小学语文课堂激活学生思维有感【J】.新课程研究,2012(2)

    【2】苏桂芳.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提问”路径探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