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平原“小麦+双季青贮玉米”种植模式研究

    樊孝军++杨冰++谭柳青++沈红升++夏斌斌

    

    摘要:以“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为工作主线,潜江市开展了“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开展了“小麦+双季青贮玉米”一年三熟制种植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双季青贮玉米”种植模式收获时采用全株青贮,全部制成饲料被牛羊利用,能有效解决农作物秸秆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也为牛羊养殖户提供了充足的青贮饲料,带动了牛羊养殖业发展。为解决牛羊优质青贮饲料全年均衡供给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小麦;青贮玉米;一年三熟模式

    中图分类号:S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04-0009-01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草牧业,支持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料种植,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近年来,青贮玉米作为草食家畜的优质饲草,全国种植面积逐年扩增。研究表明,种植相同面积的青贮玉米比普通玉米可多提供2~3倍的饲料量,其消化率可提高近3倍。且全株青贮较去穗玉米秸秆青贮更好地保存了玉米蛋白质、糖分、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适口性好并易于机械化栽培收获,是解决我国畜牧业迅速发展中青饲料不足问题的重要途径。

    为促进湖北省畜牧业发展,潜江市畜牧技术推广站在省畜牧兽医局草业处的指导下,在潜江市捷龙家庭农场开展了“小麦+双季青贮玉米”一年三熟种植模式研究,旨在为解决牛羊优质青贮饲草全年均衡供给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示范品种

    小麦品种选用郑麦9023,玉米品种选用雅玉8号。

    1.2 示范地点

    试验地点位于潜江市捷龙家庭农场,地处潜江市杨市办事处新庙村。地势平坦,肥力中等,排灌方便,总面积26.7 hm2。

    1.3 田间设计

    小麦播种量180 kg/hm2,采用机械播种;青贮玉米设计种植密度为93 287株/ hm2,平均行距65 cm,株距16.5 cm。

    1.4 数据测定与统计分析

    观察记载物候期,样方法测定植株高度,穗重,鲜草产量。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物候期观测

    小麦2014年10月25日播种,11月3日齐苗。2015年2月18日拔节,4月6日抽穗,4月20日灌浆期收获,全生育期177 d。

    第一季青贮玉米2015年4月25日播种,5月2日齐苗,6月25日抽雄,7月20日乳熟期收获,全生育期83 d。第二季青贮玉米2015年7月25日播种,7月31日齐苗,9月19日抽雄,10月20日乳熟期收获,全生育期83 d。

    2.2 生物产量分析

    生物产量测定结果如下:小麦平均每公顷收获鲜草30 150 kg。第一季青贮玉米植株平均高度3.05 m,单穗重271~299 g,平均285 g,平均每公顷收获鲜草61 950 kg。第二季青贮玉米植株平均高度为2.97 m,单穗平均重254 g,平均每公顷收获鲜草46 200 kg,均较第一季低。

    2.3 经济效益分析

    “小麦+双季青贮玉米”种植模式每公顷收获青贮饲料138 300 kg,收入68 325元,成本40 350元,纯收入27 975元。比“小麦-棉花”、“小麦-大豆”传统种植模式纯收入分别增加12 660元、16 305元(表1)。

    2.4 生态效益分析

    “小麦-棉花”种植模式每公顷产生秸秆10 215 kg,“小麦-大豆”种植模式每公顷产生秸秆6 705 kg,若不加以综合利用,会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新源头。而“小麦+双季青贮玉米”种植模式收获时采用全株青贮,全部制成饲料被牛羊利用,能有效解决农作物秸秆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也为牛羊养殖户提供了充足的青贮饲料,带动了牛羊养殖业发展,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3 讨论与建议

    大面积推广“小麦+双季青贮玉米”模式,首先必须采取全程机械化;其次要及时掌握天气动态,提前备好种子,合理安排时间抢收抢种,以防错过最佳播种和收获期。

    青贮玉米品种雅玉8号在江汉平原种植,植株高大、无倒伏、保绿度好和鲜草产量高,播种到青贮收获时间短,适合双季青贮玉米种植的要求。在本研究中第一季青贮密度过大,虽然鲜草产量较高,但保绿度相对较差,且植株纤细,易倒伏,因此建议种植密度控制在67 500~75 000株/ hm2。

    小麦收获与第一季青贮玉米种植时间间隔紧凑,建议选择生育期相对较短的大麦或早熟燕麦品种替换小麦,便于合理安排茬口,且其青贮品质要优于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