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刘全友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教师需通过灵活的采取问题情境的创设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升自我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问题情境;小学;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1-

    小学阶段的学生受到年龄因素的影响,他们普遍具有对新鲜事物感到好奇、思维活跃的特点。但是,从天性的角度来讲,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比较好动,他们很难将注意力长期集中于一件事物上。而相比于其他学科来说,要想学好数学知识,则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以及长时间保持注意力专注的能力。因此,实际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多为学生创设一些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的注意力能够受到问题情境的吸引,进而在数学学习中体会到乐趣。

    一、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在小学阶段,数学知识和学生生活存在高度相关性,因此,教师可以尝试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充分结合生活实际。结合生活的问题情境,教师可以对某一生活问题灵活运用,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变成对生活问题的解决过程。教师也可以对某一生活事物合理运用,借此缓解数学知识对学生而言的陌生感,提高学生探索知识的信心和主动性。对生活元素的选择,教师应该确保和学生生活紧密结合,出于其校园生活或家庭生活,此类元素选择方式,不但能提高问题情境的创设效果,也有利于学生锻炼运用能力,促使其发展学科素养。

    以“混合运算”为例,在本节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数与数间的混合运算方式,了解在加减乘除相遇,甚至在算式有括号时正确的计算方式。而常规的教学方式,会使得学生丧失计算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应该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元素。以算式“7×(7- 5)”为例创设情境时,教师可以设计“小明有7 本漫画书,借出去 5 本,小华说他的漫画书数量,是小明现有漫画书数量的 7倍,求小华有几本漫画书?”的生活问题,鼓励学生根据问题条件,思考算式的正确列法和计算方式。在此类问题情境的支持下,算式内的每个数字和运算符号,都被赋予了对应的意义,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思路会更为清晰,也锻炼了他们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二、结合游戏活动创设问题情境。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小学生的年龄尚小,他们对游戏也有着更大兴趣。因此,为确保问题情境的创设有效性,教师可以尝试对游戏活动、游戏元素的合理融合。游戏情境的创设,可以为学生带来参与课堂的更多机会,教师应该立足于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游戏能力,在趣味的游戏情境内,融入和教学相关的数学知识及问题。而在游戏问题情境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合作参与,使其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彼此取长补短,并发展团结合作、乐于竞争等意识能力。

    以“表内除法”为例,在教学中,为提高教学的生动性,促使学生增长参与课堂、解决问题的兴趣。教师可以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对游戏活动灵活结合。以“6÷2=?”的算式为例,基于本问题的情境,教师可以设计“我会分类”的小游戏,为学生准备 6 个果冻、6 支铅笔等道具,鼓励学生在教师念出问题后,以抢答竞争的方式,正确分类各个道具。在此次活动内,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解决,需要他们的亲自动手操作竞争型的小游戏,也激发学生参与活动情境的积极性,可以让数学课堂更为活跃。

    三、创设启发型探究型问题情境。

    在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中,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思维,重视情境问题的探究性及启发性,为学生留出思考问题的空间及时间。因此,在情境问题的设计上,教师可以基于学生基础,设计启发性、递进性的语言,给予学生质疑启示,或利用情境本身启发学生质疑,而此类问题情境十分考验学生能力。为给予更多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教师可以尝试分层问题的设计,让基础不佳、基础良好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中积极思考。

    以“图形的运动”为例,在本节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和图形運动相关的数学概念,为其后续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在图形运动中所涉及的轴对称、平移等定义概念,它们都属于人们经过实践探索所总结出的数学理论。为强调教学的探究性、启发性,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准备卡纸、动物卡片等道具,以“一个图形可以怎么移动旋转?”的问题为主题,自行尝试挪动图形。在学生动手探索的过程中,他们自然可以发现,圆等图形有着“对称”的特征,它沿着中线对折可以完全重合,但小乌龟等图形,却不能对折后对称。学生的该类发现,再经教师总结引导后,便会和教材涉及的轴对称理论重合,此时,学生亲自动手理解了轴对称概念,因此他们的知识记忆及理解将更为深刻。

    四、借助多媒体来创设问题情境。

    在现代教育中,多媒体设备的应用,可以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让教师教学更为便利、生动及直观。在数学教学中,部分抽象性更强的知识点会影响学生理解,而传统的教学手段,又不能对抽象知识充分具象化。此时,多媒体设备的应用,便能良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多媒体的视频、图表等元素,教师可以创设更为有效的问题情境。教师应该对多媒体资源进行充分利用,无论是互联网内的动画短片、图片表格,或者思维导图、数学史资料等等,都能为问题情境的创设添光添彩。

    以“长方体和正方体”为例,在教学中,学生需要了解正方体、长方体的特征,为他们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而长方体、正方体作为立体图形,教材内简单的平面图,不能促使学生准确掌握立体图形特征。因此,教师可以尝试借助多媒体资料,创设基于立体图形动画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对立体图形的观察后,尝试提出各图形的实际特点。在立体图形的动画资源支持下,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观察图形,并直观地观看立体图形拆分的实际过程,构建对立体图形的正确认知。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实际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以及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就需要在充分考虑实际教学情况的基础之上,创新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其创设问题情境,使课堂教学能够具有较强的趣味性特征,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汤婧.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探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

    [2]林建欣.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探究[J].科技资讯,2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