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 提升思维品质

    刘荣

    

    [摘要]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是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基于深度学习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导入课有效教学策略有:衔接新旧知识,铺垫单元学习,提升思维逻辑性;绘制思维导图,设计新颖板书,提升思维深刻性;巧设问题链,适时适度追问,提升思维批判性;先表演后续说,设计小组海报,提升思维创造性。

    [关键词]初中英语;导入课;深度学习;思维品质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10-0022-02

    一、深度学习与思维品质的内涵

    深度学习强调的是对知识、概念的理解而不是机械的记忆,通过学习能够深刻理解知识的本质而非表象,从而加深对深层知识和复杂概念的理解。教师的教学任务不是仅仅教会学生记住简单的事实性材料,更要关注前后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并能够有效地输出。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英语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语言技能,还要进一步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思维品质的提升不再是特优学生的发展目標,而是对基础教育阶段所有学生的普适性要求。然而,众多一线英语教师在进行导入课教学时仅限于词句学习、卡通表演,教学内容的设计更多倾向于低阶思维训练,忽视了高阶思维的培养,忽视了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即思维的逻辑性、深刻性、批判性、创造性。

    二、基于深度学习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导入课教学策略 (一)衔接新旧知识,铺垫单元学习,提升思维逻辑性

    将本节课知识点与前后内容衔接,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新内容的信心,另一方面有助于建立新旧内容间的逻辑关联。另外,在导入课中可以适当插入一些阅读课、听说课等本单元后续课的信息,为整个单元接下来的学习作铺垫,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将学习内容整体化、系统化,提升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例如,教授译林版《英语》初一下册Unit 5导入课时,笔者是将整节课内容变为Doraemon引领着学生开展“神奇之旅”:先是了解一些fun facts,然后来到阳光中学听到Kitty与Amy的对话,最后是来到Eddie与Hobo的家,参与他们“a UFO or a plane”的讨论。之所以将该导入课设计为trip形式,是因为前面Unit 4反复学习的都是各种各样的trip。同时,在fun facts中添加长颈鹿脖子只有7块骨头、蛇在冬天几乎不进食之类的信息,为本单元的听说课作铺垫。

    (二)绘制思堆导图,设计新颖板书,提升思堆深刻性

    将可视化的思维导图运用到初中英语导入课教学中,既可以让知识点更容易理解与记忆,使零散知识系统化,也有利于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1.核心词汇

    核心词汇思维导图化是指以思维导图为主要方式,用其他单词来解释核心单词,便于学生通过形象生动的思维导图来理解、记忆新单词。

    例如,教授译林版《英语》初一下册Unit 5导入课时,笔者播放《哆啦A梦》视频,向学生展示哆啦A梦的两样法宝:记忆面包与任意门。本节课中,amazlng是核心词汇。视频播放结束后,笔者告诉学生:“‘Memory bread and ‘anywhere door are amazlng.They are amazing things. Can you guess the meaning of‘amazmg?”笔者给出单词“amazlng”,周围有6个空白的方框。经过小组讨论后,大多数小组能在6个方框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如interesting、funny、surprismg、wonderful等。

    2.课堂内容

    有些教师在课堂内容总结与回顾环节中,仅仅是复述一下本节课的重点词汇与句型。笔者认为,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引领学生回顾本节课重要内容与知识点。先让学生尝试回顾,然后教师再以板书或PPT形式逐渐呈现本节课内容。在思维导图绘制过程中,学生能回顾本节课内容,及时查漏补缺,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例如,在教授译林版《英语》初一下册Unit 5导入课时,笔者是将整节课内容整合进“神奇之旅”。在课堂总结与回顾环节,笔者让学生尝试以思维导图再现课堂内容,然后笔者再在黑板的右半边通过与学生互动的方式来回忆、叙说课堂内容,同时进行板书。经核对检查,大部分学生都能够画出较完整的思维导图(如图1)。长期坚持采用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更为主动、更具目的性,使学生由被动听讲转为深度学习,有利于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三)巧设问题链,适时适度追问,提升思堆批判性

    1.问题链

    教师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针对教学重难点,紧紧围绕学习主题,将教材知识转化为一组有中心话题、层层递进、相互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教学问题,即问题链。如此,引导学生批判性地学习课本、汲取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例如,教授译林版《英语》初一下册Unit 5导入课时,在给学生听了Kitty与Amy的对话后,教师可以设置如下问题链:How many facts are they talking about?Which picture are they talking about? What do theythink of the facts?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facts?这四个问题紧扣对话内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最后一个为开放性问题,学生可以表达自己所思所想。教师巧妙设计问题链,有助于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学习课本对话,培养批判性思维。

    2.追问

    追问是指在学生解答教师预没的问题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针对性地进行“二次提问”或“多次提问”。适时适度的追问能够促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深度学习之中,有利于调动学生求知的内驱力,强化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例如,讲授译林版《英语》初一下册Unit 5导入课时,教师在播放音频后提问:“What's the amazingthing?”在學生回答“A UFO”后,教师立即追问:“Is ita real UFO? What is it?”绝大部分的学生经过思考后,能够回答出“No,it isn't.It is a plane.”。追问促使学生对已有的表层答案进行反思,根据其他材料信息推断出更深层次的答案,由表层的知识符号学习进入深度学习,不仅更有效地进行了听力训练,而且充分训练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四)先表演后续说,设计小组海报,提升思堆创造性

    在导入课中,很多教师以表演结束卡通面部分教学,练习巩固环节则用大量练习题来填充。笔者认为可在卡通面部分的表演后增设续说环节,练习巩固环节可改为小组合作、设计海报,从而帮助学生深度学习,提升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1.演后续说

    读后(续写)环节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以及创造性和开放性思维能力。同样,在初中英语导入课中,在卡通面表演环节之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开展续说活动,这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学习,更好地提升思维创造性。

    例如,译林版《英语》初一下册Unit 5导入课,卡通面部分讲述的是Eddie认为天空中一物体是UFO,Ho-bo说它是飞机,Eddie说飞机很大,而天空中的物体很小。对于续说,学生兴趣浓厚,想象力丰富,积极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以Hobo的口吻说道:“It is far,so it looks small.”有的以Eddie的身份提议道:“Let'srun after it to find out what it is.”演后续说的过程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2.设计海报

    在不少教师的导入课中,最后环节往往是以选择题、填空题或词句翻译题来考查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掌握,笔者认为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制作海报。制作海报既需要小组成员用英语沟通、交流该课主题,又可以以文字、图画双重形式创造性地展现本节课所学内容。如此“生动形象”的输出有利于提升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例如,译林版《英语》初一下册Unit 5的导入课练习巩固环节,笔者让学生分小组设计海报,引导学生及时回顾课堂所学的“The Sun is about 1,300,000 timeslarger than the Earth”等重点内容,并要求学生创造性地配以图片。学生对此很有创作的热情,其创意之妙让笔者印象深刻。

    三、结语

    作为每单元的第一课时,导入课内容不多,难度不大,很容易流于表层的知识符号学习,忽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开启学生的深度学习之门,有助于学生将课堂知识重新建构并自我内化,提升思维品质,并在课堂学习中逐渐提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尤小平,崔允漷.学历案与深度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张金秀.英语学科思维品质培养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6(7):6-11.

    [4]张玉萍.高中英语读后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176-178.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