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自主支持、生命意义感对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罗小漫 何浩

    

    

    

    〔摘要〕采用父母自主支持问卷、生命意义感量表及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调查父母自主支持、生命意义感对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结果表明:(1)女生的父母自主支持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男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农村学生生命意义感得分显著高于城镇学生;(2)初三学生在父母自主支持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初一、初二学生,初一学生的生命意义感得分显著高于初三学生,初一学生在学业自我效能感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初二、初三学生;(3)父母自主支持与生命意义感、学业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4)生命意义感在初中生父母自主支持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38.8%。

    〔关键词〕父母自主支持;生命意义感;学业自我效能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21-0018-05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阶段是个体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特殊时期,伴随着生理的成熟与变化、自我意识的快速发展,初中生容易出现身心疲倦、动机不足等心理或行为问题[1]。若不能及时处理这些问题,将会影响初中生的学习与生活。目前,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研究者们开始关注父母自主支持这一积极教养方式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自主支持是指个体感受到父母对自己自由选择和自主决定的支持,并能从父母处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获取情感体验的认同并感受到较小的压力[2]。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个体按照自己的自主决定去从事工作和完成任务时,当社会环境是自主支持的,更能激发个体的内部动机与挖掘内在资源,促使其获得更多的积极情绪[3]。而个体的积极情绪与生命意义感有着密切关系,二者之间显著正相关,获得积极情绪较多的个体易体会到更多的生命意义感[4]。

    生命意义感是一种主观体验,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5]。如今,随着生命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推进,关于生命意义感的研究再次得到心理学研究者的重视。以往的相关研究发现,生命意义感的获得与学生的学习行为显著相关,生命意义感对个体的学习动机和学业成绩均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6]。学业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身成功完成学业目标所具有能力的判断和自信[7]。提升学业自我效能感,有助于避免学业失败,确保学业顺利,使学生能选择有效的方法,完成学业目标[8]。

    由上述分析可知,父母自主支持将会影响个体生命意义感的获得,而生命意义感的提高又会促进个体学业效能感的提升。由此可看出,生命意义感可能在父母自主支持与学业效能感之间起中介作用。基于此,本研究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探讨父母自主支持、生命意义感对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生命意义感的中介作用。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對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选取重庆市和贵州省铜仁市两所普通中学的初中生作为研究对象。参与此次调查的初中生有700名,其中有效问卷为665份,问卷有效率为95%。男生302人,女生363人;初一学生221人,初二学生208人,初三学生236人;农村学生282人,城镇学生383人;独生子女309人,非独生子女356人。

    (二)研究工具

    1.父母自主支持量表

    采用Wang等修订的父母自主支持量表[9],包括12个题项,如“父母允许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该量表采用5点计分,1表示“非常不符合”,5表示“非常符合”,得分越高表明学生感知的父母自主支持程度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9。

    2.生命意义感量表

    采用王鑫强[10]参照刘思斯编制的量表修订的生命意义感量表,该量表共10个题项,包括“拥有意义感”和“寻求意义感”两个分问卷,各5个题目。该量表采用7点计分,1表示“完全不符合”,7表示“完全符合”。在本次测试中,问卷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90。

    3.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

    采用梁宇颂[11]编制的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调查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状况。该量表包括22个题项,由学业能力自我效能感与学业行为自我效能感两个分量表构成,各有11个题目。该量表采用5点计分,得分越高表明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越强。本次调查中,问卷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8。

    三、研究结果

    (一)初中生父母自主支持、生命意义感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现状

    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初中生父母自主支持平均得分为3.65,学业自我效能感得分为3.81,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生命意义感平均得分为4.79,处于中等略偏上水平。以性别、生源地为人口学变量的差异检验结果表明,女生在父母自主支持得分上显著高于男生(p<0.05),男生在学业自我效能感(p<0.05)、学业行为自我效能感(p<0.05)与学业能力自我效能感(p<0.001)得分上显著高于女生;农村学生在生命意义感(p<0.05)得分上显著高于城镇学生。如表1所示。

    (二)不同年级初中生父母自主支持、生命意义感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现状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初中生在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能力自我效能感、父母自主支持及生命意义感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初三学生在父母自主支持上得分显著高于初二(p<0.05)、初一学生(p<0.01),初一学生在生命意义感得分上显著高于初三学生(p<0.05),初一学生在学业自我效能感上得分显著高于初三(p<0.05)、初二学生(p<0.05),初一学生在学业能力自我效能感上得分显著高于初三学生(p<0.05)。如表2所示。

    (三)初中生父母自主支持、生命意义感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父母自主支持与初中生生命意义感(p<0.01)、学业自我效能感(p<0.01)、学业能力自我效能感(p<0.01)及学业行为自我效能感(p<0.01)均呈显著正相关;生命意义感与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p<0.01)、学业能力自我效能感(p<0.01)及学业行为自我效能感(p<0.01)呈显著正相关。如表3所示。

    (四)生命意义感在初中生父母自主支持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中介作用

    为进一步探讨初中生父母自主支持、生命意义感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三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回归分析的方式检验生命意义感在初中生父母自主支持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父母自主支持对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35,R2=0.12,t=10.32,p<0.001),父母自主支持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回归模型建立;父母自主支持对生命意义感的正向预测效应显著(β=0.31,R2=0.11,t=8.43,p<0.001),这满足了中介效应的检验第二个步骤;最后,将生命意义感加入父母自主支持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回归模型中,父母自主支持(β=0.20,R2=0.26,t=3.30,p<0.01)与生命意义感(β=0.44,R2=0.29,t=7.33,p<0.001)对学业自我效能感的预测效应显著(如图1所示),这表明生命意义感在初中生父母自主支持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31×0.44/0.35=38.9%。

    四、讨论与分析

    (一)父母自主支持、生命意义感和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分析

    本研究结果发现,初中生感知到的父母自主支持较高,父母对孩子积极情感的传递、在思想与行为上的尊重,让他们能感知到父母对自身及自我决定的尊重与信任。初中生生命意义感处于中等略偏上水平,处于生命意义较明确的状态,但仍有提升空间,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学习与生活中的乐趣,明确目标,帮助他们获得更高的生命意义感。最后,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整体状况较好,因为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特殊时期,随着思维发展的日趋成熟,学生开始渴望自主与独立,初中课程难度不高,他们凭借自己的努力更易取得满意的学习成绩,获得较高的自我评价,学业自我效能感较高[12]。

    差异检验结果发现,生命意义感的性别差异不显著,这与范令一[13]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这表明随着重男轻女思想的淡化以及“男孩、女孩都一样”观念的普及,性别已不再成为影响学生生命意义感高低的重要因素,无论男女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肯定。此外,女生在父母自主支持得分上显著高于男生,这一方面可能与父母“穷养男孩,富养女孩”的教育观念有关,对于男孩他们会倾向于用更严厉的方式对待,却很少会惩罚女生;另一方面,也与男女生的生理特点有关,女生大多柔弱、敏感、顺从,而男生则大多冲动、叛逆、喜欢冒险,因此,父母更愿意与女儿沟通、交流,用关爱、支持的方式对待她们,而男生受到父母的管束较多,亲子冲突也会较多。由此导致男生感受到的父母自主支持较少。

    男生在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行为自我效能感与学业能力自我效能感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生,究其原因可能与社会期望有关,父母、教师及他人对男生与女生会有不同的社会期望,男生被认为要勇敢、自信、敢于担当,而女生则被认为是柔弱的,需要被保护的。因此,在学习中男生会更自信,更能直面困难、解决问题。农村学生在生命意义感得分上显著高于城镇学生,这可能因为农村学生由于目睹父母生活的艰辛,更能形成清晰的人生目标——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对目标的追求对促进其寻求生命意义有着积极的影响;城市学生接触新事物的机会较多,多元化的价值观让他们对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更加迷茫,导致他们中的一些人追求目标的动力不足,较难体验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二)父母自主支持、生命意义感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年级差异分析

    年级差异检验结果表明,初三学生在父母自主支持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初一与初二学生。初中生随着年级升高,能渐渐地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与支持;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学业压力与学习任务也在增加,这让父母会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关注子女。因此,初三学生能感受到更多的父母自主支持。初一学生在生命意义感得分上显著高于初三学生,因为初三学生升学压力大、学习任务重,每天单调的学习生活让他们的生命意义感水平明显低于初一学生。此外,初一学生在学业自我效能感上得分显著高于初二、初三学生,初一学生在学业能力自我效能感上得分显著高于初三学生。这可能因为初一学生刚进入校园,对新的学习环境充满了期待;而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也在增加,获得理想成绩较难,这让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更易产生情绪波动,学业自我效能感下降;升入初三后,中考压力及父母期望带来的压力会导致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下降。

    (三)生命意义感的中介作用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父母自主支持与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回归分析结果也表明,父母自主支持能正向预测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可见,父母自主支持在初中生的学习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父母给予孩子充分的支持与信任,表现出适度的理解和尊重,孩子会在无形中对自己的学业充满自信,會以一种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更易在学习中体会到愉悦感,也更有自信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此外,生命意义感也与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生命意义感能正向预测学业自我效能感,生命意义感水平较高的学生更能在学习中体会到自身价值的实现,客观评价自己,更好地接纳自己,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学习中的挫折与困难。

    本研究还探讨了父母自主支持影响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作用机制,发现生命意义感在父母自主支持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起着显著的中介作用。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父母自主支持是一种外在环境因素,其积极作用需要个体的内在因素才能实现;自我决定理论也指出父母自主支持是通过个体的内在因素来起作用的[14]。因此,生命意义感是父母自主支持与学生积极学习状态之间的中介变量。另一方面,学生生命意义感的提升又能促进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增强,生命意义感较强的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相信自己能较好地完成学业任务,也更有能力去实现学业目标。

    五、对策建议

    综上,此次研究发现了能够提升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积极因素及作用机制,这提示我们需要为学生创设一种自主支持的良好环境,让学生的生命意义感得到提升。

    父母要学会接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并给予自主支持,而不是代替他们设定目标,将自己的期望强加给孩子;合理监控下的父母自主支持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此外,父母在与孩子进行学习方面的沟通时,应多使用支持性的反馈与共情式的表达,让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支持与信任。例如,孩子考试取得好成绩时,父母可以对孩子说“我看到了你付出的努力”“你学到了新知识”等,对孩子的学习保持关心与耐心[15]。

    学校作为学生与父母之间沟通的桥梁,可将学生的需求与问题反馈给家长,家校共同努力解决孩子在学习中的困惑,让孩子能感受到更多来自学校、教师及父母的支持与关爱,提升学业自我效能感。

    参考文献

    [1]姚静静. 国内学业不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综述[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34(1):55-60.

    [2]唐芹, 方晓义, 胡伟,等. 父母和教师自主支持与高中生发展的关系[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3,29(6):604-615.

    [3]RyanRM, Deci E L.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social development,and well being[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1):68 -78.

    [4]Lambert N M, Stillman T F, Hicks J A, Kamble S, Baumeister R F, Fincham F D. To belong is to matter:sense of belonging enhances meaning in life[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013,39(11):1418-1427.

    [5]赵娜, 马敏, 辛自强.生命意义感获取的心理机制及其影响因素[J]. 心理科学进展,2017(6):1003-1011.

    [6]覃丽, 王鑫强, 张大均. 中学生生命意义感发展特点及与学习动机、学习成绩的关系[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5(10):165-170.

    [7]陈维, 赵守盈, 韩会芳,等. 高中生社会支持、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的关系[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6(2):70-73.

    [8]陈秋珠. 初中生学业拖延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关系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100-107.

    [9]许丹佳.父母自主支持对青少年未来规划的影响:横断与纵向研究的证据[D].广州:广州大学,2018.

    [10]王鑫强. 生命意义感量表中文修订版在中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21(6):764-768.

    [11]梁宇颂. 大学生成就目标、归因方式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0.

    [12]李錦源.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情绪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

    [13]范令一. 中学生生命意义感及其与良心、学校道德氛围的关系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7.

    [14]许丹佳, 喻承甫, 窦凯,等. 父母自主支持与青少年未来规划:基本心理需要与个人成长主动性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9,35(1):26-34.

    [15]张俊, 高丙成. 学校氛围和父母自主支持对小学生学业倦怠的影响:基本心理需要的中介作用[J]. 中国特殊教育,2019(1):89-96.

    (作者单位: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铜仁,554300)

    编辑/于 洪 终校/刘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