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精髓

    [摘要]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拱心石。坚持实践的立场,马克思超越了近代形而上学,实现了其哲学变革,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这一伟大学说。实践的观点贯穿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之中。从实践出发,使得科学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主义学说。马克思提出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列宁提出的新经济政策,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正是坚持实践的观点,从实践中探索社会发展道路的光辉典范。

    [关键词]实践;科学社会主义;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0)01—0108—05

    [作者简介]陈朝月,女,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从实践出发的哲学思维变革

    实践是马克思哲学的拱心石。马克思从实践出发,超越了近代二元对立的形而上学,实践是马克思哲学转折的关键点。

    众所周知,青年马克思在哲学立场上曾一度从属于青年黑格尔派,在他的博士论文《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差别》中,马克思的基本立场是青年黑格尔派中以鲍威尔为首的自我意识。在该文中,马克思肯定了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说,认为偏斜说意味着从命运的束缚中摆脱出来,意味着自我意识的自由运动,而德谟克利特的直线降落说则意味着必然性与命定论。

    在《莱茵报》担任主编的时期,马克思撰写了许多政论文章,在对社会政治领域的批判中,马克思发现鲍威尔派只是一味对现实进行纸面上的批判,不敢使其现实化,进行真正的政治實践。对批判性和实践性结合的要求使得马克思毅然与“自由人”决裂。根据马克思多年后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回忆,这时的马克思“第一次遇到要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题”,他发现面对关于“物质利益的难题”时,黑格尔的理性概念和法哲学根本无法提供解决方案甚至陷入自相矛盾之中,这使得马克思开始转向“以现实的人”为落脚点的费尔巴哈的学说。

    费尔巴哈的学说对当时的马克思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力与影响,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出版了。它直截了当地使唯物主义重新登上王座……那时大家都很兴奋:我们一时都成为费尔巴哈派了。”①费尔巴哈对马克思的影响集中可见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在《手稿》中,马克思高度评价了费尔巴哈的哲学,认为“费尔巴哈的著作是继黑格尔的《现象学》和《逻辑学》之后包含着真正理论革命的唯一著作。”②我们知道,黑格尔死后不久,当整个欧洲哲学界都在把黑格尔当作死狗在打的时候,马克思公开宣称他是黑格尔的学生,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著作的地位仅次于黑格尔,由此可见,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评价之高。不过紧接着,却出现了一个让人费解的情况,即在1844年,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哲学还持着高度赞扬的态度,在1845年,却突然开始以费氏为靶子,开始大力清算费氏的哲学。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马克思将费尔巴哈归为旧唯物主义者,认为费尔巴哈哲学的缺点在于“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①

    之所以对费尔巴哈的哲学进行清算,正是因为马克思从实践的原则出发,越发深刻地觉察到费尔巴哈哲学实质上依然是依照现代形而上学的路径来建构发展,依然是无视实践的重要性的。为了与近代形而上学分庭抗礼,费尔巴哈将其哲学的原点设定为感性——对象性,对费尔巴哈而言,感性——对象性同时也就意味着直观。费尔巴哈将直观分为实践的直观和理智的直观,并认为前者是卑污的、不解的,后者则是像金刚石一样闪耀、水晶一般清澈的。他认为“理论的直观是美学的直观,而实践的直观却是非美学的直观。”②由此可见,费尔巴哈沉溺于理论的直观,沉溺于逻辑的思辨,其哲学建制依旧是近代形而上学。“费尔巴哈力图予以解除的那些形而上学的抽象对立事实上并未被真正解除,它们很快就以其必然性逐渐地恢复起来,并且构成费尔巴哈哲学思想中那种几乎无法摆脱的命运般的东西。”③而马克思正是通过抓住实践这一起点,超越了费尔巴哈、超越了近代形而上学,实现了其哲学变革。也正是通过实践这一原点,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这一伟大的无产阶级解放学说。

    二、从实践的观点出发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一)从实践出发,使得科学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主义学说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最高成就文本。在《宣言》里,马克思恩格斯以实践为出发点对各种非科学的社会主义学说进行了批判,他们将这些非科学的社会主义学说分为了三类。

    1.批判“反动的社会主义”。第一种类型是封建的社会主义。封建的社会主义学说的鼓吹者主要是被资产阶级打败的英法贵族。他们在表面上站在无产阶级一边,仿佛只是为了广大被剥削工人的利益才去控诉资产阶级,表现出已经不关心自己利益的样子,实际上是为了收买人心,伺机复辟以往的政治制度。正如马克思所言,“为了拉拢人民,贵族们把无产阶级的乞食袋当作旗帜来挥舞。但是,每当人民跟着他们走的时候,都发现他们的臀部带有旧的封建纹章,于是就哈哈大笑,一哄而散。”④

    第二种类型是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马克思指出,对资产阶级革命怀恨在心的,除了英法贵族外,还有摇摆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中间的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一个随时有可能被甩入无产阶级队伍中的一群人。与英法贵族一样,他们抨击资产阶级,透彻分析资产阶级的虚伪性,并非是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而是企图恢复旧时社会秩序。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社会主义按其实际内容来说,或者是企图恢复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从而恢复旧的所有制关系和旧的社会,或者是企图重新把现代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硬塞到已被它们突破而且必然被突破的旧的所有制关系的框子里去。它在这两种场合都是反动的同时又是空想的。”⑤

    第三种类型是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学说的倡导者主要是德国的哲学家、半哲学家和美文学家。这些人根据对法国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文献的研究,得出了“在资产阶级运动中,人民群众非但一无所得,反而会失去一切”⑥的结论,据此结论,他们大力抨击资本主义制度,抨击市民社会,鼓吹德国现存制度的优越性。对此,马克思认为,德国与法国处在不同的社会历史进程中,在法国,已经是经历了反对封建主义的政治革命,进入资产阶级社会。而在德国,却仍处于封建势力的统治下,因此,德国的当务之急是推翻封建统治。马克思指出:“德国的社会主义恰好忘记了,法国的批判(德国的社会主义是这种批判的可怜的回声)是以现代的资产阶级社会以及相应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相当的政治制度为前提的,而这一切前提当时在德国正是尚待争取的。”①德国的社会主义者由于无视历史进程的差异性,忽视德法两国的具体历史实践,其社会主义学说最终流为观念的思辨,沦为现存社会制度的无知辩护者。

    2.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支持这一社会主义学说的人主是形形色色的小改良家,包括经济学家、人道主义者、劳动阶级状况改善派、动物保护协会会员等等。这类学说甚至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以蒲鲁东的《贫困的哲学》为代表。就最终目的而言,他们是学说是想消除社会弊病以保障资本主义社会的“长治久安”。由此,他们拒绝进行任何有可能带来危险的革命运动与政治实践,大力鼓吹社会改良。就对待无产阶级的态度而言,他们标榜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工人阶级的利益,而实际上仅仅是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丝毫没有动摇剥削工人的那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种社会主义所理解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绝对不是只有通过革命的途径才能实现的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废除,而是一些在这种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实行的行政上的改良,因而丝毫不会改变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至多只能减少资产阶级的统治费用和简化它的财政管理。”②对于这一套学说,马克思反讽地说道:“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就是这样一个论断:资产者之为资產者,是为了工人阶级的利益。”③

    3.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伴随着早期的无产阶级运动而出现的,是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有其真理性,它看到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抨击现存社会的全部基础,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宝贵材料。但是,空想的社会主义之所以流为空想,是因为,第一,空想社会主义者忽视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④,他们虽然是为了无产阶级的利益而呼吁,但在他们心中,无产阶级只是一个受苦最深的阶级;第二,空想社会主义者反动暴力革命,拒绝一切政治行动,希望以和平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企图通过向统治阶级——资产阶级进行呼吁来实现自己的理想,认为只要统治阶级理解了他们的想法,就会无条件支持他们,企图进行小范围的试验来为未来的新社会树立模范与典型。忽视工人的实践力量,幻想统治者的良心发现,拒绝政治革命的发生,使得此种社会主义学说最终变为空中楼阁。

    回过头梳理马克思对各类社会主义学说的批判,我们发现马克思批判“反动的社会主义”的原因是这类社会主义学说要么是企图恢复旧有的社会制度,要么是无视历史历程的发展,维护现存的落后的社会制度。马克思批判“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原因是这类社会主义学说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最好的社会,反对进行政治革命,企图通过改良来消除社会问题以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马克思批判“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原因是这类共产主义学说看不到工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潜能,企图通过向统治者呼吁、通过小范围的社会试验等和平的方式来改变社会关系。综合以上要点,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马克思在批判以上各种社会主义学说时,都有一个基本的参照点,那就是——实践,即以上学说有没有与社会的具体实践相符合,有没有违背由实践推动的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有没有足够重视实践而不至于流为纸上谈兵与无意义的思辨。由此可见,实践是马克思的根本出发点,是马克思扬弃以往社会主义学说的参照系,对马克思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践的观点贯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基石: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

    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提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都应当归功于马克思。由于这两个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⑤换言之,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坚实基石,也是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重要原因。

    在阐明实践对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创立的重要性之前,我们需要厘清实践这一概念在马克思视域下的真实内涵。在马克思看来,实践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生产实践,即进行物质生产的活动,其次是交往实践,即社会交往活动。前者涉及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后者则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需要指出的是,实践在马克思这里首先是本体论意义上的。马克思在《提纲》一文中写道:“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诱入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释。”①由此可以看出,实践这一概念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并非通常所认为的认识论意义上的,“马克思关心的不是人通过生产劳动去认识什么,而是在私有制的情况下人的劳动的异化的本质以及如何通过消灭私有制来扬弃异化,达到人性的复归。”②厘清了实践在马克思理论中的真实含义后,我们再来看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是如何贯彻实践的立场的。

    首先,实践是唯物史观的出发点。正是从实践的观点出发,使得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区别于一切旧唯物主义。从实践的观点出发,马克思从来不去谈论那些与人的实践相分离的由近代科学知识所确认的先存的自然。从来的旧唯物主义者将自然领域与人类社会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来进行探讨,认为自然与人类社会是相互分离的,对此,马克思指出“如果没有工业和商业,哪里会有自然科学呢?甚至这个‘纯粹的自然科学也只是由于商业和工业,由于人们的感性活动才达到自己的目的和获得自己的材料的。”③在谈论到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时,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④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深刻地认识到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实际上是自然唯物主义,而这种自然唯物主义将自然与人类历史完全割裂,认识不到“自人类产生以来,进入实践境域的客体自然对象只能是随着人的历史情境逐步呈现出来”⑤,认识不到自然领域与人类历史发展、人类的实践密切相关,因此在深层次仍是历史唯心主义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正是实践唯物主义。正是从实践出发,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深刻阐释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规律,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其次,实践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源泉。正是立足于实践这一原点,马克思深入研究人类历史领域与社会经济领域。通过对劳动的主体、时间等因素的分析,马克思发现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即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所谓剩余价值,就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中,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之后的继续劳动。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生产出的价值与自己的工资等价,在剩余劳动时间生产出的价值则由资本家无偿占有。其中,剩余价值又可细分为三种。第一是绝对剩余价值,资本家通过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使工人生产更多的产品所榨取的价值叫绝对剩余价值。第二是相对剩余价值,所谓相对剩余价值即资本家通过技術提升等方式来缩短工人必要生产时间,使工人在更短时间内生产更多的劳动产品所榨取的价值。最后一种超额剩余价值即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所榨取的价值。资本家通过对工人剩余价值的充分占有来实现资本的不断积累。

    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坚固基石,而实践的观点又贯穿于这两大理论之中,这充分说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制定离不开实践的指导。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三、用实践的观点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与恩格斯有过相关论述。在《宣言》中,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的这一事实,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⑥此后,他们又进一步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生产资料公有制、按计划进行社会生产、阶级与国家的自行消失等。

    运用实践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自己的社会主义理论,从未使自己的理论成为僵死的教条。在马克思晚年,有人将马克思关于西欧民族起源的历史概述教条化为一切民族的发展历程中都要走的一般道路。对此,马克思在给《祖国纪事》杂志社编辑部的信中写道:“他这样做,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辱。”①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不能无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历史发展情况来谈所谓的一般规律,理论的发展一定要紧随实践的脚步,否则就可能陷入教条的危险之中。此时,有一个叫维·伊·查苏利奇的女革命家给马克思写信讨教马克思对俄国未来发展路向的判断。对此,马克思审慎思考,三易其稿,结合俄国的历史发展情况与具体的实践活动,提出了著名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理论。马克思通过对俄国的农村公社的分析,指出俄国的土地公有制、集体耕作、农民的劳动组合关系以及西方生产的同时存在这几大因素,使得俄国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把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用到公社中来。”②

    作为俄国革命的领导者,马克思主义的践行者,列宁在苏维埃国家政权的建立中以及各种政策的实行中也坚持着实践的立场。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建立了苏维埃俄国,一个新生的政权。为了捍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反击国内外敌对势力,列宁开始逐步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实行余粮收集制,在工业方面实行高度集中管理的国有制,在商业方面实行最大限度的国家分配,拒斥市场经济,在分配方面实行实物配给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充分的物质保障,成功捍卫了新生政权,维护了苏维埃政权。然而在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病越发明显,严重影响到了国家的稳定。鉴于此,从实践的立场出发,1921年,列宁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用固定的粮食税,在工业方面恢复部分私营经济,在商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允许市场的存在,在分配方面实行按劳分配。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转变,是列宁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一个经典例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同时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创者,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也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立场的典范。毛泽东十分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通过二者的结合,毛泽东成功找到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领导党和人民,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观点,面对禁锢与保守的思想,邓小平敢于与实践相结合,敢于创新,找到了一条中国发展的新道路。反对“两个凡是”,坚持实事求是。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改革开放,面对发展市场经济等于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普遍疑虑,邓小平指出:“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的就是好猫。”即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只是发展的手段,发展市场经济并不等于走资本主义道路,而在资本主义国家也会适当使用计划经济的手段。改革开放政策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又一光辉典范,“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理论体系。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告诉我们,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键原点,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础。启示我们坚持实践的观点,从实践出发,创造更加光辉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杨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