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对医患关系的舆论引导

    【摘要】健康作为现代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已经成了一个居于其他价值之先,甚至可以替代其他价值的主要价值。追求健康的需求同时产生了就医看病的需求,良好的医患关系不仅关系着医疗卫生机构的形象和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更关系到患者自身的健康和利益。新媒体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起到舆论监督和健康传播等积极作用,但新媒体报道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消息来源偏向患者、负面新闻为主、虚假新闻等。这些问题对于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起到了负面的作用,同时也激化了医患矛盾,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

    【关键词】网络媒体;医患关系;舆论引导

    一、事件产生及原因

    2010年7月23日,林某某在深圳凤凰医院顺产下男婴后,丈夫陈默发现林某某肛门处被缝线了。院方称是对产后痔疮的紧急止血处理,陈默怀疑助产士因索要红包不成伺机报复。此事经媒体披露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被媒体称为“缝肛门”事件。“产妇被报复缝合肛门”、“丈夫称被人持枪威胁”等标题令舆论哗然。后经央视《新闻调查》深入调查发现:产妇肛门并未被缝,而是对产后痔疮的紧急止血处理。

    二、凤凰网和中新网对“缝肛门”事件报道分析

    新媒体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加强医患双方沟通创造了有效的互动平台,对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笔者对“缝肛门”事件的网络报道进行了统计和量化分析。凤凰网关于“缝肛门”事件的报道有25篇,其中对医患关系造成负面影响的文章为19篇客观公正全面报道事实真相并对医患关系有正面影响的报道为6篇;用同样的方法对中新网进行统计,中新网共有相关报道21篇,其中负面报道14篇,正面报道6篇。

    三、我国网络媒体医患关系报道存在的问题

    (一)议程设置偏向影响受众感知

    议程设置理论,即大众媒介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程的功能,可以通过对报道新闻事件赋予不同的显著程度来影响公众对事件关注度。目前,我国网络媒体对医患关系报道的议程设置更多的着眼于医患关系间的不和谐议题,事实上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医疗行业常有的状态,而新闻报道关注的多是社会的非常态事件,这种经过媒体筛选后重新加工形成的拟态环境并不是对现实医患关系的真实反映,它有意无意的夸大了现实中医患关系的紧张程度,导致作为受众的医方和患方都对医患关系紧张度的认识出现偏差。从报道的现实效果来看,传媒对医患关系紧张对医患纠纷乃至医闹的多发,均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刻板成见固化医患双方角色

    刻板印象是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简单的来说刻板印象就是我们由部分去推至全部,有媒体上报道的医生负面形象去推至所有的医生。在现在日益恶化的医患关系中,新闻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出现医患纠纷的时候,网络媒体往往为了吸引大众眼球,赚噱头,而选择偏颇于医患关系中的弱势群体患者,进行“偏见性”报道。这些经过媒体夸张失实的报道,迅速引爆舆论,成为社会热点,引发了大众对医院和医务人员的道德谴责。网络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时,以长期形成的刻板印象做内容的整合,将患方的角色固化为弱者,对医方的角色设定为强势方,致使报道丧失客观性。尤其是当患方对治疗过程和结果不满意,认为自身权益受到了医方侵害时。

    四、网络媒体对医患关系的舆论引导策略

    (一)对医患报道应注重客观与平衡

    大众媒介引导社会舆论的唯一法宝是社会信息。目前医患关系报道总体上偏向让人感觉是弱势群体的患方,一些新闻媒体有时罔顾事实,在未经调查和实证的情形下,擅自作出偏向患方的论断,对医院群体形象产生极大破坏,加剧医患矛盾的升级。这种偏向患者一方的追求“轰动效应”有失公允的新闻报道理念,不利于社会正确舆论的引导和管控,给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带来新的挑战。报导中关于医患矛盾的报道充斥着网络媒体,其中关于医生负面形象的报道占据了大部分的比例,正面报道的舆论引导严重不足。新媒体成为传统媒体的信息源,因此网络媒体必须平衡正面和负面报道,注重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平衡性。

    (二)非专业领域报道要真实、准确、科学、全面

    新闻媒体是公众认识世界与社会,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个平台和窗口,媒体所塑造的公众舆论是公众观点、行为形成的重要土壤。虽然医疗行业壁垒很高,但是新闻媒体对于医患关系的新闻一定要做到“格物致知”、“求真务实”。媒体不能把患者单方面的阐述作为报道的重点,应多方寻找消息源,从患方、医方到专业鉴定机构。网络媒体在医患传播中要传播科学、准确、专业化的信息和知识,应严格履行“守门人”的职责,承担社会责任。媒介应严格把关传播者的身份,把关传播者宣传的内容是否是真正准确的科学知识,是否有利于良好的医患关系构建和社会和谐稳定。

    (三)提高记者的专业能力

    在美国,医疗报道属于科技报道的范畴,该领域记者也归于科学记者的行列。美国人认为科学性是医疗报道最重要、最本质的特征;在我国,医疗新闻通常被归为社会新闻类,负责采写医疗报道的记者很少具备专业的医疗知识。因此为了做好医疗报道,记者必须要做好相应的功课,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并且在报道医疗议题时,应力求多侧面、多方面地报道,只有这样才可能在公众的内心形成比较完整的信息结构。

    在新媒体时代,医院更应该创建医院的论坛或在线咨询平台,方便患者和医生的沟通。在医患纠纷事件的前后期,医院不能仅仅把媒体的报道当成负面威胁来压制,而应该根据其提供的信息,分析目前未及发展的态势,进行有效评估,进而为危机应对和管理提供符合实际的参考,及时公布确切信息,在控制网络舆情和防止舆情爆发上做出迅速反应。

    注释

    [1]陈力丹.舆论学一舆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9: 177-179.

    [2]沃尔特.李普曼.公共舆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6: 135.

    [3]伯纳德·科恩.传媒与外交政策[M].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63: 129.

    作者简介

    刘欣(1991.06.17—),女,汉族,陕西宝鸡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新闻研究所,研究方向:发展新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