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蔡天娇

    

    【摘要】目的 探究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随机选择2019年1月~2019年6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患者共计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学的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两组患者住院期間,对对照组采用心血管内科护理常规,而对于观察组,则根据患者以及病房的相应情况采用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采用了常规护理办法的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共有12例不良事件发生,主要包括输液针滑脱、跌倒、压疮以及未及时抽血等,而采用了护理风险管理干预措施的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共发生不良事件2例,分别为输液针滑脱以及意外伤害事故。对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统计学比较,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且两组患者在住院不良事件发生率之间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采用护理风险干预措施,能够及时发现患者住院期间存在的各项不良事件并予以有效的解决,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最大程度的保护患者的安全,因此在临床具有推广的意义。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心血管内科;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5..01

    对于心血管内科来说,住院患者普遍年龄较大,且合并其他基础病较多,因此心血管内科的护理工作存在的风险也是比较多的。护理风险管理作为一种新的护理理念,能够将护理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及时查找出来,并制定针对性的措施予以纠正,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因此近年来在越来越多的医疗卫生机构得到普及。我院心血管内科也开展了针对护理风险管理临床应用效果的相关研究,现将本次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随机选择2019年1月~2019年6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患者共计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学的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中,男49例,女51例,患者的平均年龄61.05±4.37岁;观察组患者中,男53例,女47例,患者的平均年龄58.74±3.9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存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护理部对其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

    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护理部通过分析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常见的风险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干预措施来对其进行护理。具体来说,心血管内科的常见风险因素包括以下:

    (1)意外事件因素。由于心血管内科的患者住院年龄普遍较大,身体的各个器官出现相应的功能退化情况,导致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极大的限制,倘若此时缺乏家属或者护工的陪同,那么就有可能出现一些不可预知的风险,如跌落、摔伤,甚至在用力排便时出现心肌梗塞的情况。这些意外因素的发生时间是不确定的,因此医护人员必须在患者住院时对患者的病情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对发生以上意外事件可能的较大的患者进行更加针对性的护理,并告知家属全天候陪同。

    (2)管理因素。当前我院扩招了新入职了一批护士,这些新入职护士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对我科常见的护理风险以及常规的护理流程存在不熟悉的情况,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相应的操作失误,给患者徒增痛苦,且容易引发医患纠纷。针对这些可能发生的情况,护理部需要加强管理,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切实提升我院护理质量。

    2 结 果

    通过表1数据可以发现,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远高于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两组患者在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护理风险管理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护理措施,该种护理理念要求将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鉴别、分析出来,并制定相应的针对性措施予以解决,有效降低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两组住院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可以发现采用了护理风险管理干预措施的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采用了常规护理措施的对照组患者,因此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具有在临床推广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 张 伟.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2):266-267.

    [2] 欧阳燕珍,张君钦,陈 欣.风险管理联合品管圈活动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云南医药,2019,40(06):563-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