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绘本为载体的儿童哲学探究

    苏玉洁

    摘 要:本文通过发现绘本在儿童哲学教育中的独特价值,具体阐述了以绘本为载体的儿童哲学探究的活动设计、基本流程以及反思建议,将绘本和儿童哲学教育活动相结合。

    关键词:绘本; 儿童哲学; 问题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 ?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7-061-002

    一、概念

    绘本即图画书,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绘本成为学校开展儿童哲学教育活动的最佳载体。儿童哲学首先在美国兴起,美国的儿童哲学是以儿童为中心,去思考问题。

    1.绘本有助于加强学生思维的哲思性

    儿童哲学是儿童的一种天性。绘本教学更有利于激发儿童对世界的奇思妙想。

    2.绘本提供无限想象的情境,具有亲儿童性

    绘本往往能将一些深刻复杂的道理通过故事情节和简短的语言呈现在儿童面前,具有易于理解,浅显易懂的特点。绘本阅读充分契合了儿童身心成长发展的特点,满足儿童成长发育的需要,其留白的艺术方式给孩子无限想象的情境。

    3.再现儿童真实的生活情感表达

    一本好的绘本,其角色必须要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传达儿童真实的生活情感,这有利于儿童在绘本阅读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积极悦纳自己,通过一个个小故事,不断地提高自己对情绪的应用管理。阅读具有儿童心理治愈性。

    二、以绘本为载体的儿童哲学探究的活动设计

    1.绘本的选择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

    绘本中图文结合的方式可以减轻儿童对文本阅读的负担。比如在绘本《小红帽》中,“他拿起桌上的剪刀,把大灰狼的肚皮剪开来了。小红帽一下跳出来,姥姥也从大灰狼肚子里出来了。”这样超现实的手法,提供了创造和想象的空间,符合儿童的心理认知特点。

    (1)绘本的主题契合哲学领域。绘本言语虽然简短,但因简而精。每一篇绘本都有一个主题,作为哲学绘本的时候,我们要尽量选择绘本的主题,能够启发学生的哲思。朱自强教授认为“好的图画书是离哲学最近的。”例如在《苹果树》绘本中,男孩小时候大树作伴,无忧无虑。长大后,他一次又一次来到大树前,不断向大树索取……树很快乐,但不是真的。“为什么树什么也没有咯,树很快乐?”“树很快乐,但为什么不是真的?”从哲学的角度出发,让课堂的主题提升到更高的哲学层面,让儿童在绘本中受到哲学启蒙。

    (2)导入情境,激发兴趣。我们都知道课程内容的趣味性会直接影响到儿童的参与性,因此,我们要先创设一个绘本情境,让儿童全身心融入进去,激发阅读兴趣。例如《小猪变形记》绘本的开头“小猪小猪,总觉得自己不幸福,一会儿装扮成长颈鹿,一会儿装扮成斑马,一会儿装扮成鹦鹉……”如果老师只是单纯地朗读文本,那太过枯燥。于是我在教学时,做了几顶帽子,分别代表不同的动物发给学生,让学生扮演不开心的小猪。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3)贴近生活,挖掘问题。问题是儿童哲学课程的核心。教师在绘本课程中,应当注意自身提问的艺术,围绕着生活实际,挖掘深意。例如:《苹果树》绘本中的大树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希望男孩找回快乐。教师可提出疑问“你们觉得生活中还有谁像大树一样?”启迪儿童想到自己的父母,并就“大树很快乐,但不是真的真的”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三、绘本中融入儿童哲学课程实施的基本流程

    1.呈现情景,讲故事

    课堂是儿童学习的重要场所,能够为儿童的哲学对话提供一个宽松的导入情境。在逐渐融入绘本故事中,儿童能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积极性和参与度。

    2.建立探究团体,开始对话

    儿童哲学教育的实践中,李普曼主张应采用“哲学教室”的模式,即“团体探究”。在团体中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权利。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绘本为课程设计提供一个具体情境和实际内容,可以让儿童在团体对话的模式下,最终形成固定的信念。

    3.深入探究,引导讨论

    以绘本为中心点,提出问题,确认问题,明确团队的提问者提出问题的原因,以及背后想要获得的结果,团队成员一一展开讨论。在过程中抓住矛盾冲突,能够进一步激发儿童对这些问题的辩证思考,发展他们的推理假设的能力。以下为一个探究讨论的环节:

    问题:当大树慢慢付出自己的一切时,它快乐吗?

    A:大树是快乐的,因为它很爱这个小男孩。B:小男孩小时候过来玩,大树很快乐,当他长达后,大树被拿走了很多东西,它不快乐。

    A:大树看到小男孩长大后还来看它,它很快乐。B:每次小男孩来拿走一样东西,他立马就走了,大树依旧很孤独。

    A:大树给了男孩苹果,男孩开心了大树也感到快乐。B:可是男孩又很久没来,他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来的时候砍走了大树的树枝、树干……最后只剩下老树根。

    A:大树很快乐,因为奉献自己让男孩过得更好。(老师说,思考一下,男孩是个怎样的人?)B:男孩只懂得索取,比较自私。

    A:这是一棵有爱心的树,它爱男孩,所以能帮助男孩它很快乐。(想一想,生活当中,谁也像大树一样?)B:爸爸妈妈他们也像大树一样!

    (1)总结与评价。一篇绘本对应的一个故事情节主题,可以让儿童自我评价,评价自己在哲学文本的思考讨论中的表现。也给儿童一个自我反思的契机,了解他们在哲思辨析的过程中,对自我的进一步认识和审视,谈谈自己的收获。将儿童哲学的教育理念融入到语文教学中,以绘本的形式开展儿童哲学活动,不僅可以帮助儿童学习语言,还可以陶冶儿童的艺术情操,促进孩子多元化发展,更有助于健全人格,培养阅读兴趣。

    学校也应当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重视儿童哲学教育活动。在课堂上寻找恰当的哲学契机,对学生抛砖引玉。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在具有专业素养的同时,掌握一些哲学的知识内容,结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团队探究交流。

    参考文献:

    [1]高振宇.儿童哲学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

    [2]詹栋梁.儿童哲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3]黄珮贞.运用儿童绘本进行情绪教育之研究[D]新竹教育大学教育学系硕士论文,2008

    [4]刘晓东.论儿童哲学启蒙[J]上海教育科研,1998,9

    [5]林德宏.儿童的哲学世界[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9,4

    [6]张济洲.论李普曼的儿童哲学教育[J]教育导刊,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