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群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发展的研究策略

    韦小玲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聚焦课堂资源的基础上展开群文阅读,将一篇或若干篇课文作为阅读的基础,适当地补充一些课外读物,这样能有机地利用课本资源。同时,教师在组织学生展开群文阅读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让学生在多文本语境的交叉建构中拓宽阅读视野,掌握阅读方法,开阔思维角度,参与体验过程,从而提高阅读效果。

    初中生的思维开始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由阅读积累向阅读理解过渡,学习方法也开始由归纳法向演绎法发展。传统教育只强调聚合思维(也称集中思维、求同思维、正向思维),而不讲发散思维(也称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这是需要改进的。

    例如,我让八年级的学生在暑假期间完成了《红星照耀中国》和《昆虫记》两本书的整本阅读,在开学之初就让他们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完成这两本书的思维导图。我给学生提示的是从两个方面去构思:一方面是求同,另一方面则是求异。有的学生在设计《红星照耀中国》的思维导图时,以人物为线来构思,概括了毛泽东同志革命的一生和文学的一生,除了书中的内容,还列举了他在长征中的事迹,以及他的诗词(《七律·长征》《沁园春·雪》等,这就是求同思维。有的同学阅读完《昆虫记》后,根据昆虫生活习性的异同来设计思维导图,这就是求异思维。有的同学还根据自己的观察,提出了不同意见,这就是逆向思维。

    群文阅读可以是整本书阅读,也可以一组一组读,读多样化文本的组合。读后必须进行思维训练,才能达到语言与逻辑的结合,更好地去完成写作。群文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思维变得开阔、周密、深刻。求异是思维创新,有时求同也是思维创新。基于教材的群文阅读教学,立足文本的语言形式,引导学生异中求同,并将自己的发现、观点加以归纳概括,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其思维、语言同时得到发展。

    群文閱读不是简单的数量求多,或是泛泛的多读,也不是形式求丰,而主要是思维训练,是思想的交流。它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思维的品质;学生越读头脑越灵活,越读智力越发达。

    阅读教学要探讨文本表达了什么,是怎么表达的,为什么这样表达。原来是针对单篇课文来思考,现在是针对一组文本来思考。不仅思维的容量大了,而且对思维品质的要求也高了。

    例如,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没有把“不求甚解”作为事情的结束,而是说没有再在字面上多作纠缠,把困惑之处仍旧记在心上。一旦遇到其他的诗文,或生活中的某些感受,有了新的感悟,触类旁通,就把悬疑解决了。从整篇文章着眼,联系陶渊明其他有关的诗文考察,收获一定会更多一些。他的《移居》之一结束的两句是“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可知他绝不是对书籍“浅尝辄止”的人,他不仅自己要认真思考、寻求感悟,有时还要与友人互相研讨,共同切磋。

    群文阅读是一种开放式的阅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这种阅读形式,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获得真正的阅读体验,从而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