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现状、问题及对策

    谢付成++宋娜

    摘要:对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要进一步加强落实“三定”工作,对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机构设置真正落实编制,并将人员经费及必要的工作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等。

    关键词: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85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04-0053-02

    随着畜牧业的蓬勃发展,畜牧兽医管理体系改革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但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特别是在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的建设和管理上仍需要加强。笔者以所在的乡镇为例,分析了目前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供参考。

    1 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的现状

    1.1 人员结构

    笔者所在的兴隆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共有职工31人。其中在职职工19人,离退休职工12人。在职职工年龄结构:35岁以下的6人,36~45岁的9人,45~55岁的4人。在职职工文化结构:初中以下3人,中专8人,大专以上8人。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有技术职称的11人,其中初级技术职称以下8人,中级技术职称3人。

    1.2 职能与作用

    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的职能分为公益性职能和非公益性职能两大类。公益性职能是承担并完成国家指令性任务,即宣传贯彻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畜牧业政策,进行畜牧业生产统计,品种改良,新技术推广等。根据《动物防疫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依法防疫、委托检疫和进行重大动物疫病的控制、扑灭等。非公益性职能是围绕动物疫病诊治、阉割、饲料兽药的购销及良种繁育等开展有偿服务。如兴隆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人均服务面达800户以上,人均防疫畜禽17万余头(只)以上。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人员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对上承接是市畜牧局,对下服务于千家万户,他们把畜牧科学技术直接运用于生产实践,直接推广给广大的养殖户,为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显著成绩。

    2 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人员素质低,年龄结构老化

    以兴隆镇为例,从文化结构看,兴隆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大专以下文化程度的职工达11人,占在职职工总数的58%。从专业技术结构看,全镇无一名在职高级技术职称人员,中级技术职称者仅3人。近年来,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任务重、条件差、待遇低,素质较高的人员不愿加入,近十几年来无一名全日制专科以上毕业生到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工作。此外,职工的在职培训工作开展不够,职工自觉学习钻研业务意识不强,多满足于应付日常工作等。

    2.2 工资待遇及社会地位低

    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的工资待遇普遍较低。在大专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看来,比工资待遇更让他们担忧的是社会地位和发展前景。社会对畜牧兽医普遍存在偏见,“远看是个剃头的,近看是个瞧牛的”,认为兽医就是走街串巷给动物打针的,社会地位不高。

    2.3 基础设施差,不适应畜牧业发展要求

    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办公用房非常简陋,严重破损,个别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无办公用房。大部分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冷藏或冷冻设备不完善,动物疫病诊断设备设施严重缺乏,有些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无实验诊断设备。

    2.4 人员素质低

    由于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职工待遇没有保障,社会地位低,工作条件、环境恶劣,难以吸引到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导致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人员素质普遍偏低,人才队伍严重断层。

    2.5 资金投入少,基础设施差

    由于资金投入少,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十分落后,现有设备陈旧,有的甚至不能使用,疫苗品质得不到保证,严重影响了免疫质量和效果。目前的市场检疫没有快速检疫箱,也没有必备的监测设备。只能靠肉眼检疫,条件十分落后。兽医诊断仍停留在传统的一把听诊器、一支体温计和眼观手摸问诊的水平上。同时由于在动物防疫工作中部分农户有抵触情绪,甚至拒绝给畜禽打预防针和佩戴免疫耳标,给乡镇兽医开展防疫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导致部分职工外出打工谋生,在岗职工工作积极性、责任心差、事业心不强的局面。

    2.6 村级服务网络不健全,防、检、监措施难以落实

    由于乡镇事业单位的改革,乡镇只配备了1~2名防检监督员,农村税费改革后,防疫服务收费取消,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人员防疫积极性下降,很容易漏防或不防,只能开展春、秋两防,平时不补防,使部分新生、新购进以及防疫当时按规定不能注射的畜禽易造成漏防,再加上“四畜”流动大,免疫密度很难达100%,村级防疫网络极不健全,为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埋下了隐患。

    3 意见和建议

    3.1 加强组织领导,稳定机构

    为保证乡镇动物重大疫病清净无疫,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各级党委和政府应把稳定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的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列入党委及政府的议事日程,实行党委政府一把手负责制,纳入年度考核。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及有关文件精神,稳定基层畜牧兽医队伍,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3.2 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在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的管理上,建议进一步加强落实和完善老兽医的待遇,统一思想,使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管理制度规范到“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统一模式上。在运行机制上,使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与县畜牧兽医局实行同步管理的良性状态。推行公益性职能与服务经营性职能分离的管理机制。其人、财、物、防、检均由县畜牧兽医局统一管理,根据乡镇、村的地域及农户和“四畜”存栏定编动物防疫员和动物检疫员,人员的工资全部纳入财政预算。

    3.3 深化内部改革,引入竞争机制

    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要引入竞争激励机制,采用竞争上岗、双向选择、末位淘汰等方法,建立精简高效的畜牧兽医队伍。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站长本着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实行聘(任)制,同时与上级畜牧兽医局签定聘用书,明确责、权、利关系。实行站长负责制和双向双层目标责任制管理,并严格考核奖惩,对聘用的兽医要为其购买社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3.4 落实相关政策,加大经费投入

    进一步加强落实“三定”工作,对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机构设置真正落实编制,并将人员经费及必要的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分年度安排资金加大对防疫基础设施的投入,同时建议各级政府加大对乡镇动物防疫基础设施项目的投入,逐步改善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的办公、冷链设备、生活用房、疫病监测等设施条件,逐步建立县、乡、村三级防疫网络,从而改善和健全动物防疫体系。

    3.5 采取措施,提高人员素质

    将防疫、检疫人员纳入正常人事管理,健全人事工资档案,制定考核办法,直接由县畜牧兽医局管理考核,让专业院校的大、中专毕业生通过考试、考核择优录用等办法进入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逐步改变基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的人才结构。实行行业就业准入制度, 继续推行畜牧兽医行业职业资格准入制,提高动物防疫、检疫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在职人员的法律、法规及业务技术知识的再教育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及服务水平。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县财政调节一定经费每年开展一定的技术培训,提高相关人员对重大动物疫病的认识及防治知识,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

    3.6 加强村级防疫人员队伍建设,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完善村级防疫员队伍,采取公开、平等、择优的原则选拔培养村级防疫员队伍,实行聘任制,签定合同,明确责、权、利关系;加大财政投入,逐步完善村级动物防疫室及配套设施设备的建设;加强对村级防疫员的管理和培训,不断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