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倒把西施》的个性魅力

    杨艳

    摘 要:西施壶历来是自用壶、观赏壶、把玩壶,展现女子柔美。然而懂行的人都知道,柔需有度,矫枉过正则落入流俗,更是不堪赏玩。一把紫砂壶的价值构成,可以从泥料、工艺和文化这三个方面来综合考量,且工艺附加值不菲。把自己的艺术灵感赋予紫砂泥中,才能塑造出紫砂壶美感。

    关键词:倒把西施;壶艺魅力;文化特色

    1 前言

    紫砂壶是宜兴特产的一种天然细陶土,经过精选、精炼、精制而成,然后在1000 ℃多度的高温中烧成的。紫砂壶的生产,从陶土做坯到产品烧成,要经过选料、炼泥、制坯、成型、书画雕刻和入窑烧炼等工序,其中以成型为主要工艺过程。紫砂壶的制作成型都是由手工操作的。由于紫砂泥对温度和湿度非常敏感,在缺乏经验的人手里,三把两捏,不是涣散,就是硬化,掌握控制的分寸需要熟练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

    2 紫砂《倒把西施》的个性魅力

    西施壶历来是自用壶、观赏壶、把玩壶,展现女子柔美。然而懂行的人都知道,柔需有度,矫枉过正则落入流俗,更是不堪赏玩。一把紫砂壶的价值构成,可以从泥料、工艺和文化这三个方面来综合考量,且工艺附加值不菲。把自己的艺术灵感赋予紫砂泥中,才能塑造出紫砂壶美感。

    “沉鱼”说的就是西施,在完美生动的题材中,紫砂艺人们通过世代的传承,以及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一把实用紫砂器装点出让人联想绵绵的千古情节,我们的艺术创造者们,总想把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呈现在世人面前,让热爱生活的人们尽情的享受生活,尽享艺术创造的成果,同时“她”也在开启你的想象,愉悦你的身心,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如果你热爱生活,热爱紫砂艺术,那么相信每个人的眼中都会有自己的“西施”。

    《倒把西施》是传统器型中的一种,是由西施壶演变而来,其倒把设计堪称经典设计,自问世起便被后人不断效仿,壶流直嘟,胥出浅浅一点,与身侧阔朗反鋬耳把相映衬,倒也别有意趣,笔者因此创作《倒把西施》壶。笔者的这把《西施》壶壶身饱满圆润,宛若西施之丰乳,展现出少女般的至纯至清,此把西施壶,壶型简单却把传统壶型的特点表现得恰到好处,观此壶你会有一种心境明朗,超凡脱俗的快感,此壶的收藏使用性极高。

    宜兴紫砂沉淀了千年的陶瓷文化和茶文化的精髓,细腻精致的陶土,可塑性极强,造型千变万化,种类多样,是传统工艺、传统文化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宜兴紫砂,因稀有的资源、独特的工艺、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难得的艺术瑰宝。

    《倒把西施》韵味把握到位,将西施的美发挥到极致,壶身与盖贴身吻合度处理非常到位,微短一流直嘴,耳把垂落自然,由极精简的线面,架构成西施乳形,流线丰满光润,身盖相连呈截盖,钮为扁圆乳头状,底向里收敛,呈一捺底状,嘴短而粗大,把圈向上倾斜,俗称“倒把”。整器均采用暗接处理,甚见壶艺家功力。

    《倒把西施》为清水泥全手工制作而成,点滴变化,魅力无穷。用饱满圆润的主体壶身,演绎的浣沙女丰满诱人的美乳,在浑如一体的截盖上方,圆珠壶钮精巧可爱,展现出少女般的至纯至清,以美女嘟起的樱桃小口做流嘴,形象又实用,在紫砂壶中可圈可点的独特倒把,又寓意着美人美发飘逸的动感。

    《倒把西施》显得尤为可贵,壶体线条舒缓柔美,简练俊美,此壶通身丰润饱满,有如雍容华贵之意,直流型壶嘴更显得娇小可爱,为此壶增添了几份韵味,倒耳型壶把的设计亦是此壶的特点之一,似有与壶嘴遥遥相望之意,而截盖的设计使得整个壶从远处看如同一完美整体。《倒把西施》此壶没有明显的装饰,而是在成型的过程中完成了自体的装饰。

    3 结语

    紫砂《倒把西施》是经典壶型之一,在完美生动的题材中,紫砂艺人们通过世代的传承,使一把实用紫砂器装点出让人联想绵绵的千古情节。紫砂《倒把西施》“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文旦壶创与明末清初,形似西施,清代文人吴梅鼎曾曰:“至于摹形象体,殚精必异;韵敌美人,格高西子。”喻柔若无骨,又似西施曲线动人,丰神绰约,俊俏天成,丰腴中更有几分纤弱之气,故,有含蓄优雅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