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欺负行为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及教育建议

    王娜

    〔摘要〕网络欺负行为是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风险因素之一,了解网络欺负行为的前因变量及结果变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近年网络欺负行为的相关文献做了详细梳理,有利于学者快速了解该领域的主要内容。网络欺负行为对青少年造成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内化问题(焦虑、抑郁、孤独感、自尊降低,自杀意念增加等)及外化问题(反社会行为、物质滥用、学业水平下降等);而网络欺负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未来的研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深入探究:(1)关注網络欺负行为中的旁观者;(2)探究网络欺负行为测量的新方法,引入多维度报告及实验法;(3)加强网络欺负行为的干预研究。

    〔关键词〕网络欺负行为;青少年;负面影响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20-0004-05

    一、引言

    近年来,互联网的使用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越来越常见。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已达2.56亿,占网民整体的41.5%,占青少年总体的71.8%。同时,青少年群体对互联网的使用时长也呈现上升趋势,平均每周上网时长可达20.7个小时。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衣食住行的需求都可借助网络来满足,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是互联网作为一把双刃剑,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危害,例如网络欺负行为。网络欺负行为是指个体以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信息设备为媒介,以伤害他人为目的而反复出现的有意敌对行为。网络环境中的交往较少涉及面对面的互动,具有匿名性的特点,这使得人们的行为较少受到社会监控,因此个体会表现出各种极端行为,大大增加了网络欺负行为的发生率。

    网络欺负行为作为一种新兴的现象,正逐渐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投身到网络欺负行为的研究当中。那么,哪些因素会导致个体的网络欺负行为?经历网络欺负行为又会对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怎样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回顾青少年网络欺负行为的相关文献,对其前因变量及不良后果进行了详细探讨与总结,并对网络欺负行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以期对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做出科学指导。

    二、网络欺负行为与传统欺负行为的不同

    网络欺负行为是传统欺负行为的衍生行为,但是也区别于传统欺负。第一,传统欺负行为是面对面进行的,而网络欺负行为则有一定的匿名性,施暴者在对他人实施侵害时不能直观感知受害者的痛苦,可能会做出更多的侵害行为。第二,传统欺负行为的发生具有时间、空间的限制,一般发生在学校,当青少年离开学校时欺凌也会停止;但是网络欺负行为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发生。第三,网络欺负涉及的信息可能被大量地转发,更多的人群会卷入其中,因此网络欺负比传统欺负拥有更多的潜在受众。第四,网络欺负行为的受害者对欺凌的意识具有延时性,只有当个体查看电子设备时才能接收到相应的信息。

    三、网络欺负行为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青春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此阶段经历的各种事件会对青少年产生深远影响。而青少年是使用网络的主体,网络欺负行为在青少年群体中十分常见。元分析结果显示,网络欺负行为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发生率在20%-40%之间,在其他研究中,这一比例甚至可达到70%[1-2]。作为一种典型的风险变量,网络欺负同传统欺负一样,也会对青少年短期及长期发展产生多种不良影响。

    (一)对青少年内化问题的影响

    首先,网络欺负行为作为一个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会对个体心理发展产生严重不良影响。研究显示,网络欺负行为中所有类型的参与者(实施者、受害者、旁观者)在经历网络欺负后,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内化问题。即使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和种族因素等第三方变量后,网络欺负行为的实施者和受害者的自尊水平仍显著低于那些没有参与过网络欺负的个体[3]。此外在非临床样本青少年群体中,网络欺负行为实施者与危害者的抑郁、焦虑水平均显著增加[4]。网络欺负行为的受害还与个体的孤独感显著正相关[5]。遭受网络欺负的个体也会表现出更高水平的自杀意念[6]。

    (二)对青少年外化问题的影响

    网络欺负行为不仅导致个体出现严重的内化问题,也增加了个体出现多种外化行为的风险。研究显示,遭受网络欺负行为的个体会出现更多的反社会行为[1]。经历网络欺负行为的个体还会出现学业成绩下降、旷课及逃学现象,甚至导致辍学[7-8]。此外,网络欺负行为还会增加个体出现物质滥用、睡眠困难、身体症状、谋杀或自杀行为的风险[9-10]。

    四、影响网络欺负行为的因素

    青少年网络欺负行为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即生物因素(性别、年龄),心理因素(道德推脱、特质愤怒、冷酷无情、低自尊、共情),以及社会文化因素(父母教养方式、父母控制、儿童期虐待、交往不良同伴、友谊质量等)。

    (一)生物因素

    在网络欺负行为的相关研究中,性别与网络欺负行为的关系一直是一个焦点。与传统欺负行为的研究不同,网络欺负行为性别差异的研究存在不一致的现象。研究显示,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成为网络欺负行为的施暴者,同时男性也更容易在网络环境中被他人攻击;而其他研究则未发现出网络欺负行为的性别差异[11-13]。一项性别与网络欺负行为的元分析结果则显示,尽管文献中存在一些相互矛盾的研究结果,但总体而言,不同性别群体的网络欺负行为存在差异,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参与到网络欺负行为当中。

    另外,年龄也是影响网络欺负行为的一个重要的生物因素。戈温德和永[14]的研究结果显示,年龄与网络欺负行为有显著相关,13岁的青少年较11、12岁的青少年会表现出更多的网络欺负行为。另外也有研究显示,网络欺负行为会在青少年阶段达到顶峰[15]。

    (二)心理因素

    网络欺负行为同样受到个体心理变量的影响。例如,个体的道德推脱水平会显著增加其从事网络欺负行为的可能性。道德推脱作为个体的道德离心力,能够使个体摆脱道德束缚,进而心安理得地做出各种不道德行为。元分析的结果显示,高道德推脱水平的个体倾向于做出更多的网络欺负行为[16]。此外,特质愤怒也被认为与个体的网络欺负行为有关,高特质愤怒的个体更易于被各种外部情景激怒,并且倾向于对外部输入变量做出敌意解释,因此更倾向于做出攻击行为。同时愤怒也是网络欺负行为重要的预测因子之一,元分析也揭示了愤怒在产生网络欺负行为方面的独特作用[1]。冷酷无情特质同样被研究者认为是网络欺负行为的风险因素,具有冷酷无情特质的个体经常表现出冷漠、无情和对他人的漠不关心,这会导致个体做出更多的风险行为,造成个体网络欺负行为的增加。国外一些实证研究也表明,冷酷无情特质是青少年网络欺负行为的一个显著预测因子[17]。此外,低自尊也会增加个体网络欺负行为的发生率[5]。低自尊的个体会持有一些不合理的认知,认为攻击他人可以作为提升个体自尊水平的一种方式,因此会表现出更多的问题行为。

    除了上述风险因素,也存在一些心理变量,可以作为个体问题行为的保护因素。共情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研究发现,高共情的个体更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到他人的情绪状态,感知到他人的痛苦,因此会表现出更少的网络欺负行为。一项共情与网络欺负行为的元分析结果显示,即使在控制了相关的第三方协变量之后,共情仍可显著正向预测网络欺负行为,但是共情水平并不能预测网络欺负对个体的伤害[18]。

    (三)社會文化因素

    家庭环境作为个体直接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在个体行为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一项短期纵向研究的结果显示,父母教养方式会对个体的网络欺负行为产生影响。专制型的父母教养风格会导致更多的网络欺负行为,而权威型的父母教养方式则可以有效减少个体的网络欺负行为,宽容型的父母教养方式则与网络欺负行为没有显著关联[19]。同时,父母控制也在个体网络欺负行为产生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父母行为控制与个体的网络欺负行为显著负相关,而父母的心理控制则与网络欺负行为显著正相关[20]。此外,各种不良的家庭环境因素如儿童期虐待,也会造成个体网络欺负行为的增加。研究者发现,儿童期遭受性虐待的个体更易成为网络欺负行为的受害者[21];童年期的情感创伤及情感虐待也与个体网络欺负行为显著正相关[22]。同时实证研究也显示,儿童期虐待是青少年网络欺负行为实施的重要预测因素[23]。青少年正处于与同龄人密切相处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青少年需要花大量的时间与同龄人相处。同伴之间的互动为青少年提供了家庭内部无法获得的重要信息,对个体行为及社会能力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以往研究显示,不良同伴交往会增加个体产生问题行为的风险[24]。交往不良同伴也是个体网络欺负行为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能够显著正向预测网络欺负行为[25]。友谊在青少年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同伴之间的友谊可以为青少年提供独特的社会支持,能够增强个体应对压力的能力,进而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率。实证研究结果也显示,拥有较高友谊质量的个体会表现出更少的网络欺负行为[26]。

    另外,个体在现实或网络环境中遭受欺凌也可能导致青少年的网络欺负行为。研究发现,相比那些没有遭受过网络欺负行为的个体,过去6个月受到网络欺凌的个体更倾向于做出网络欺负行为[27];现实中受欺负的个体也会增加其在网络环境中攻击他人的可能性[28]。被他人欺凌可以看作是个体遭受的挫折,挫折—攻击理论认为挫折是产生攻击行为的必要条件,因此遭受过欺凌的人为缓解心理紧张,会表现出更多的问题行为。

    五、已有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的展望

    (一)重视网络欺负行为中的旁观者研究

    网络欺负行为虽然聚焦于欺负行为实施者和受害者的二元关系,但是网络欺负行为中旁观者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旁观者作为网络欺负行为三种角色中人数最多的群体,能够有效控制网络欺负行为的方向,在欺负行为的扩大与平息中起着关键作用。但是现有研究中关于旁观者的调查十分有限,在以后的研究中可对此群体着重考察。

    (二)网络欺负行为的测量方法更加多样化

    现行的网络欺负行为的测量方法多为自我报告的问卷法,这容易受到社会赞许性的影响。为避免这一弊端,未来的研究可考虑增加父母报告、同伴报告等多维度报告结果,或引入实验法对网络欺负行为进行测量。

    (三)重视网络欺负行为的干预

    青少年网络欺负行为已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是其干预研究仅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而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计划对于减少青少年的网络欺负行为至关重要,未来的研究可从此方面入手。

    六、教育对策与建议

    本研究将网络欺负对青少年负面影响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结果证实了网络欺负在心理、行为发展、认知等多方面对青少年造成的不良影响。而青少年遭受网络欺负的案例屡见不鲜,中科院2019年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显示,近三成青少年曾遭遇过网络暴力辱骂。而在遭遇此类现象时,青少年大多采取“视而不见”或“置之不理”的处理方式,这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严重危害。为避免网络欺负行为的发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从家长层面来说,家长应增强与孩子的情感联结,加强亲子间的沟通交流,营造出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避免孩子将现实中缺失的情感需求投向网络,进而衍生网络欺负行为。

    从学校层面来讲,学校应做好网络使用规范的相关教育,引导学生健康上网、文明上网;同时学校也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排查,将可能造成的不良心理影响降至最低,最大限度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学生层面,广大学生应寻求正确的解压途径,避免过分沉迷于网络;同时也需做好自身心理调适,在遭受网络欺负后应向家长、老师寻求帮助,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将网络欺负行为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 Kowalski R M,Giumetti G W,Schroeder A N & Lattanner M R. Bullying in the digital age:A critical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cyberbullying research among youth[J]. Psychological Bulletin,2014,140(4):1073-1137.

    [2] Tokunaga RS. Following you home from school:a critical review and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cyberbullying victimization[J]. Computer Human Behavior,2010,26(3):277-287.

    [3] Patchin J W & Hinduja S. Cyberbullying and self-esteem[J].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2010,80(12):614-621.

    [4] Wright M F,Wachs S & Harper B D. The moderation of empathy in the longitudinal association between witnessing cyberbullying,depression and anxiety. Cyberpsychology[J]. Journal of Psychosocial Research on Cyberspace,2018,12(4),article 6.

    [5] Brewer G & Kerslake J. Cyberbullying,self-esteem,empathy and loneliness[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5(48)255-260.

    [6] 羅畏畏,方杰,孙雅文.网络被欺负与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关系及生命意义感的调节作用[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8,6(4):211-217.

    [7] Beran T & Li Q. Cyber-harassment:A study of a new method for an old behavior[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2015(32): 265-277.

    [8] Privitera C & Campbell M A. Cyberbullying:The new face of workplace bullying?[J]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9(12):395-400.

    [9] Ybarra M L,Diener-West M & Leaf P J. Examining the overlap in Internet harassment and school bullying:Implications for school intervention[J].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2007,41(6):42-50.

    [10] Sinclair K O,Bauman S,Poteat V P,Koenig,B & Russell S T. Cyber and bias-based harassment:Associations with academic,substance use and mental health problems[J].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2012,50(5):521-523.

    [11] Barlett C P & Gentile D A. Attacking others online:The formation of cyberbullying in late adolescence[J]. Psychology of Popular Media Culture,2012(1):123-135.

    [12] Forssell R. Exploring cyberbullying and face-to-face bullying in working life:Prevalence,targets and expressions[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6(58):454-460.

    [13] Balakrishnan V. Cyberbullying among young adults in Malaysia:The roles of gender,age and Internet frequency[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5(46):149-157.

    [14] Govender C & Young K. A comparison of gender,age,grade and experiences of authoritarian parenting amongst traditional and cyberbullying perpetrators[J].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2018,38(1):S1-S11.

    [15] Stockdale L A,Coyne S M & Padilla-Walker L M. Parent and Child Technoference and socioemotional behavioral outcomes: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tudy of 10- to 20-year-Old adolescents[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8(88):219-226.

    [16]李伟,李坤,张庆春.自恋与网络欺凌: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6,4(11):676-683.

    [17] Fanti K A,Demetriou A G & Hawa V V.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cyberbullying:Examining risk and protective factors[J]. European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12,9(2):168-181.

    [18] Zych I,Baldry A C,Farrington D P & Llorent V J. Are children involved in cyberbullying low on empath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esearch on empathy versus different cyberbullying roles[J]. Aggression and Violent Behavior,DOI:10.1016/j.avb.2018.03.004.

    [19] Charalampous K,Demetriou C,Tricha L,Ioannou M,Georgiou S,Nikiforou M & Stavrinides P. The effect of parental style on bullying and cyber bullying behaviors and the mediating role of peer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A longitudinal study[J]. Journal of Adolescence,2018(64):109-123.

    [20] 范翠英,张孟,何丹. 父母控制对初中生网络欺负的影响: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7,25(3):516-523.

    [21] Hébert M,Cénat J M,Blais M,Lavoie F & Guerrier M. Child sexual abuse,bullying,cyberbullying an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mong high schools students:a moderated mediated model[J]. Depression and Anxiety,2016,33(7):623-629.

    [22] Emirtekin E,Balta S,Kircaburun K & Griffiths M D. Childhood Emotional Abuse and Cyberbullying Perpetration Among Adolescents:The Mediating Role of Trait Mindfulnes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and Addiction,DOI:10.1007/s11469-019-0055-5.

    [23] Wang X,Yang J,Wang P & Lei L. Childhood maltreatment,moral disengagement,and adolescents' cyberbullying perpetration:Fathers' and mothers' moral disengagement as moderators[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9(95):48-57.

    [24] Wang X,Yang J,Wang P,Zhang Y,Li B,Xie X & Lei L. Deviant peer affiliation and bullying perpetration in adolescents:the mediating role of moral disengagement an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moral identity[J].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2019,154(1):1-15.

    [25] Lee J M,Hong J S,Yoon J,Peguero A A & Seok H J. Correlates of Adolescent Cyberbullying in South Korea in Multiple Contexts: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and School Practice[J]. Deviant Behavior,2017,39(3):293-308.

    [26] Foody M,McGuire L & O'Higgins J. Friendship quality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association with cyberbullying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J]. Frontiers in Psychology,DOI:10.3389/fpsyg.2019.01723.

    [27] Hinduja S & Patchin J W. Cyberbullying:An exploratory analysis of factors related to offending and victimization[J]. Deviant Behavior,2008(29):129-156.

    [28] 朱曉伟,周宗奎,褚晓伟,雷玉菊,范翠英. 从受欺负到网上欺负他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9(3):492-496.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太原,030000)

    编辑/卫 虹 终校/张国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