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优化策略探析

    黄澄辉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深刻影响着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首要任务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实践应用的能力。文章对我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1.0实施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探讨,针对1.0阶段实施中存在“初心”把握偏移、重视程度不足、培训引领不足等问题,提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在具体实施中应从被动习得向应用输出转化,通过营造应用环境、改善应用流程、提升应用实力、培养应用引领团队等措施构建实践应用体系,在应用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在应用中改变课堂行动,改变传统教与学的形态,逐步实现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内的人的信息化,实现器物信息化向人的信息化跨越。

    关键词:信息技术;应用导向;人的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51? ? ? ? ?文献标志码:A? ? ? ? ? 文章编号:1673-8454(2020)08-0070-04

    2019年3月,《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发布,启动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以下简称“提升工程”)[1],标志着2013年至2017年实施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已由1.0阶段转入为2.0阶段。2.0阶段关涉到新时代人才培养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国际间教育竞争力问题。不论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中小学校,抑或为教育信息化服务的企业,都已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视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3]。在信息技术应用勃发的境遇下,教育信息化毫无疑义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标志,这是社会发展阶段属性所决定的,是教育进步的必然要求。教育信息化目标的实现,抛开教育方式、器物形式的信息化外,作为立德树人、传授知识、开启民智的主体,教师的“信息化”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教师应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4]。因此,透过对1.0阶段实践经验的梳理,能够为2.0阶段的实施提供新的逻辑视角和优化路径。

    一、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加速器

    当今时代,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然而在教育领域却扩展缓慢,这与教育“弱利益性”和知识“生成—消化—传授”过程的“滞后性”关联甚密,任一新技术都会在最易“化茧成蝶”的感性之处得到优先传播和使用,在追求合乎理性的教育领域的应用则有些“惰性”。教育信息化落后于社会生活领域信息化的不良后果值得警惕,“读书无用论”喧嚣尘上,厌教与厌学的非理性代价与日俱增,只有确保教育先行,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无论是美国政府2013年启动实施“链接教育”(Connect ED)、澳大利政府“面向未来培养教师项目”(TTF),还是英国CCE(Creativity Culture and Education,創意、文化与教育中心)在中小学开展技术融入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实践等[5],都旨在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以谋求在教育手段和人才培养上取得领先地位。我国早在2003年就开展“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此阶段注重初步掌握信息技术基本技能。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网络普及率达到61.2%[6],网络已成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代表国家竞争优势新推动力的共享经济、移动支付、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归根到底是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刻融合与改造。换言之,在教育领域亟需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加速推进教育信息化,主动迎接国际竞争和缓解国内经济社会信息化带来的巨大压力,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推动教育改革,以适应未来教育形态,培养“未来人”。

    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应然与实然

    信息化的社会存在形式与全球化的特殊境遇,不只突破传统教育长期以来囿于民族国家封闭视域的存在形式,也为教育现代化所应具有的强国思维与视野提供生成条件。“提升工程”寄寓着教育兴国与人才强国宏愿,体现促进教育变革发展、占领国际人才竞争高地的前瞻性战略抉择。相比十多年前“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为知识而知识”,后者揭示的是认识与实践的辩证规律。“提升工程”的本质就是从“习得”转向“实践”,从“内化”转向“外化”,从“应用能力”转向“应用实力”“生产力”,应避免陷入“形上学”的“沉思”“沉默”,通过应用揭示实践价值。“应用”是“提升工程”的关键所在,是其最鲜明的底色,也是最根本的要求。概言之,“提升工程”就是要通过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强化信息技术应用,在应用中改变课堂,改变传统教与学的形态,逐步实现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内的人的信息化,实现器物信息化向人的信息化跨越。

    就各省实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1.0的具体实践而言,基本能够在既定目标的指引和约束下,衡量组织愿景、责任、分工、协调和权力关系,建立起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电教馆、教师进修院校等组成的协同推进力量,按照既定的“基本动作”完成基本培训任务。各省主要做法体现在“建章立制、分层落实、创新模式、强化测评、加强推广”等方面:①建章立制,建构具有合法性、普遍性、强制性的实践所需制度安排,确保组织意图实现。②责任逐级传导落实,按照行政职责划定省、市、县“责任田”。省级负责管理者培训,意为培养示范引领者;市级负责本地骨干教师、教研员培训,重在培训骨干实施者;县级负责全员培训,实现全覆盖。③创新“三结合”培训模式,即诊断前测与自主选学相结合,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能力提升与课堂应用相结合培训模式,力求提升培训实效。④强化测评,对照需求和能力标准,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⑤加强成果应用推广,开展成果评选和示范区建设,激发教师学习应用活力。许多省份在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寻找突破,借助本省特色优势,在既定任务之外,进行有益探索。如发达省市整合国际国内优质资源,引入优质企业参与开发专题课程,充实课程资源库;一些省份专注探索技术改善教学、改变教学方式,在辖区内数百所学校开展试点工作,探索技术支持下教学方式的变革;还有一些开发专门针对幼儿教师的培训课程指南,探索以园本研修为基础、网络服务为支撑的培训模式改革等。

    1.0阶段在实施的过程中,潜在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初心”把握偏移。各省更倾向以完成行政压力带来的培训数量为指向,忽视习得能力课堂应用环节,大多数教师培训获得了“虚力”,缺少应用于教学实践,未能向“实力”转化。二是重视程度不足。因省情差异及决策者的认识偏差,各省教育行政部门重视程度不一,实施进度缓慢,即使是各省内部之间亦存在较大差距,尤以经济基础较弱地区为甚。三是培训支撑不足。网络研修机构提供的研修平台难以满足培训需求,网络研修和教学实践结合不够紧密,教师工作坊作用发挥不够,无法整合区域优质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四是培训引领不足。基层教师培训团队相对较弱,导致区域教研活动的引领及辐射能力不强。

    三、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阶段的优化策略:构建实践应用体系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阶段要改变1.0阶段应用不足的问题,必须通过构建外松内优、有效牵引的实践应用体系,外松即营造宽松的应用环境,内优则是改善应用流程设计、提升应用思维能力,并通过专家团队的有效引领,改变此前“重考试轻能力”“重任务轻应用”的做法,以期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推动教育信息化。

    1.做好顶层设计,营造应用环境

    信息化带来的观念形态变化对于教育改革比其他器物形式的革新具有更重要的影响。互联网开放特性将教育教学置于无疆域阻隔、无时空约制的新形式,改变了以前备受推崇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实施理念应引导应用导向,代替此前“为知识而知识”“为任务而培训”,这就要求各地在宏观推进中处理好政策与落实、长远与当前、培训与应用的关系,以营造良好的应用环境和政策支持。

    (1)把握好“提升工程”构建起的行政制度刚性和实施过程管理柔性的关系。在制度建构上应有体现能力应用的政策权威,确保工程的进度、质量,为实现工程目标提供具体可行可靠的支撑。区域发展不平衡与文化差异产生的要素条件迥异,要求在能力应用管理中允许被实事求是地区别对待,隐匿于机器之内的技术更需要有正义浸养、人文关怀和情感唤醒。

    (2)把握好应用能力引领未来的应有之义与适从当下实情需求的平衡点,在二者不可偏废的平衡中扎实前进。既避免过度强调引领未来应用导致培训的虚实断裂,也避免过度强调当下困难而困顿不前、迷失进路。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应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相适应并适度超前,才能顺承一个新的革命起点,即人工智能发展引发的未来教育变革,透过物理形态的“信息”向拟生物概念的“智能”拓延和跃升,为深度学习、人机协同、人机结合的未来教育形态的到来预留衔接空间。

    (3)把握好能力培训与应用能力的关系。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基本要求是提升应用能力,但绝非依靠培训达到能力提升后恇怯不前,更重要的内涵和外延是“提升的能力”在教育活动实践的价值呈现。在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实践中,作为政策规范者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应为教师信息技術能力提供有效的应用环境,包括智慧校园及数字化校园的硬件环境创造,也包括教学资源、应用模式、策略指导等技术落地的应用生态构建。可通过建设学科实验室等应用终端平台,为技术融入课堂提供支撑,通过训研一体的教师工作坊和教学激励政策,使教师所获“虚力”转为“实力”。

    概言之,优化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异,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以辩证思维和宽容之心鼓励学校、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焕发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价值。

    2.注重流程改造,抓好应用环节

    美国Michael Hammer和Jame Champy针对市场信息瞬息万变提出流程再造理论,旨在帮助企业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其本质是因时制宜,对原有的业务流程进行再思考和设计,将核心资源整合到关键环节,从而达到整体效益的优化[7]。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同样需要根据信息化发展要求,对此前“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等级考试”以及看重完成行政数量的“为任务而培训”进行优化,由原先培训的基础上转向培训与应用相结合,重点在实践应用环节上下功夫。主要体现在将资源整合到应用实践和持续发展方面:培训内容更具实践性、评测指标更具发展性、应用机制更具主动性。

    (1)培训内容实践性是学以致用的基础。实践性课程与教师日常教学密切相关,易于被吸收、消化和外化,关涉学科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度。据笔者近几年参加培训座谈会获得的学员反馈意见,中小学一线教师对拈来即可用、现学现用的培训内容有着高度的敏感和喜爱,对一些经过复杂思维和程序产生的高深理论往往敬而远之、束之高阁,这与理论内容的对错无关,而与他们所处行业环境和所教的对象关系甚密。培训内容是不是具有实践性直接关系到培训效果的优劣及训后应用的多少。

    (2)评测指标更具发展性,体现培训成果应用展示和能力发展。“评”的发展性是指示范课、公开课、教学技能比赛、优秀应用案例等评选过程应以教师为本,侧重教师与时俱进应用信息技术新成果的评价。鼓励教育管理部门建立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实验区、示范区和示范校等,以评促用。“测”的发展性体现在重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过程和发展潜力,通过能力提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而不是通过僵硬的“等级考试”来衡量。评测指标的发展性对评价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3)应用机制主动性是推动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的重要保障,是技术能力转化为应用“实力”的催化剂。教育政策提供主体应构建一套主动应用的机制,激活教师应用活力,促进信息技术成果的应用贯穿到科技育人、课前备课、课堂教学、教研活动、科研课题和学科发展探索全过程,促进信息技术成果应用最大化,使信息技术紧密服务教育教学质量。

    3.加强思维培训,提升应用能力

    加强教师“计算机思维”培训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活动。1910年,杜威(John Dewey)在其著作中阐述思维训练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操作方法。欧美发达国家的高效课堂背后是师生娴熟的思维能力。我国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实质性融合,信息技术思维教学是有效的手段[8],其关键在于教师拥有较强的信息技术思维能力,并转化为课堂应用能力,实现学科思维与计算机思维的融通。因此,要加强教师计算机思维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促成应用实力的提升。

    (1)增加计算机理论课程引领。通过相关理论培训,既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计算方式及在模拟仿真、语言、视觉等辅助教学的功能优势,也了解其无社会性、无主观能动性、无主观世界的局限性存在[9]。同时要增加大数据、脑科学、思维科学、人机协同研究、传感原理等方面课程的开发和培训。

    (2)探索校企联合实训。企业作为信息技术产品生产者在信息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实践方面遥遥领先于学校。构建“产学研用”之间直接对话、联合实训的平台,利于教师内视信息技术产品,便于教师掌握相关技能。企业应提供便于使用和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优质产品,提供高质量的教师研修内容,增强培训的支撑能力。

    (3)鼓励教师将计算机技能融入学科教学。要将所学技能融入教学设计、带进课堂、带上讲台,融合信息技术的理性优势与人的情感优势,唤醒教育,为高效课堂带来实质性变化。在信息技术的境遇中增强学生品格塑造、社会公德培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4)加强计算机思维研究。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加强计算机硬件、软件、程序、数据、语音等研究,深化对计算机思维运行的理解,利于将计算机技能与教学技能的融通。

    4.建立专家团队,指导实践应用

    专家团队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领头雁”,具有牵引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良性发展使命的“排头兵”。针对1.0阶段基层培训团队能力弱、引领效果不足等问题,应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领头雁”队伍,组织各省培训规划及创新总结推广信息技术与课堂融合的模式案例,示范引领各地科学有效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推动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应用信息技术。一方面专家团队要了解新兴媒体和技术在教育教学的应用,包括智慧教育、智慧(数字)校园、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与教育融合趋势,掌握信息技术产品与学科课堂融合技能,在信息化理论前沿和产品使用上掌控“话语权”;另一方面要具备示范引领和培训教师能力,指导地区教育实践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此外,要提升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建立由校长、学科名师、信息技术应用专家组成的信息技术应用工作室,在校本活动中广泛开展学科与信息技术融合研究工作,引领学校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实踐研究发展,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研究能力和深度应用能力。总之,要通过专家团队建设,提升专家团队的引领力、辐射力,引导广大教师将信息技术融入教育实践活动,才能促成基层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实践的整体性提升。

    四、结语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阶段是1.0阶段的深化和发展,应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而优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各领域各行业信息化加速的宏观背景下,信息技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开新时代教师素质能力的新要求,展现了教学改革的全新维度。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潮的教育教学工具,将更加深入地推动教与学的变革。但其所依托的电脑、手机等应用载体的广泛使用也或多或少带来了学生视力影响等问题,如何促成该工具与教育教学的整体性融合、深层次运用并避免其产生附带的弊端,无疑是推进教育信息化更加迅速发展亟待加强研究的领域。

    参考文献:

    [1]教师[2019]1号.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Z].

    [2]教师[2013]13号.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Z].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01).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8-02-01(001).

    [5]王正青,唐晓玲.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动力逻辑与推进路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7,38(1):94-100.

    [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908/t20190830_70800.htm.

    [7][美]Michael Hammer、James Champy著,王珊珊等译.再造企业:经营革命宣言[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39-50.

    [8]赵国庆.思维教学研究百年回顾[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6):39-49.

    [9]田胜,常敏慧.计算机思维与人脑思维[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9(2):118.

    (编辑:鲁利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