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国有企业党组织与公司治理的基本框架

    刚成军 程小依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20)06-022-02

    摘 要 自2015年起,中央前后共开展了三轮巡视,针对中管企业的巡视,提及的首要且绝大部分存在的问题便是“重业务,轻党建”。如何在当前形势下提升和强化黨建工作是国有企业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国有企业不仅肩负着社会服务和衍生宏观调控政策的使命,也承担着提振经济和追求效益的责任。为此,国有企业在加强党建工作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党建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党建是落实国家政策方针的组织保障,公司治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管理保证,重构党建与公司治理的框架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企业党组织 公司治理 框架

    一、党组织“两阶段”发展的历史进程

    按照改革的哲学逻辑,“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是其路径依赖;按照改革的责权模式,“放权与收权”轮回式适应是发展与稳定的基石。经济改革的主线条是国有经济的改革,可总结为“破”“立”和“放”。“破”是破除旧制度、旧藩篱;“立”是立新制度、新机制;“放”则是放权让利、政企放开。2001年以前,政企关系更多的是“放”,党组织在国有企业中的作用和职能较改革开放前有所弱化;2001年之后,政企关系更多的是强化“管控力”,发挥“影响力”,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稳步提升[1]。

    (一)“放权让利”与党组织职能弱化的阶段

    1978年是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元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以前无古人的勇气和魄力拨乱反正,扭转乾坤,引领方向。在宏观经济领域,发展市场经济;在中微观经济领域,搞活机制,充分授权,中共第十二届三中全会、第十四届三中全会先后出台多项国有企业改革方针政策,先后推行“厂长负责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更多关注于国有企业体制机制、经济效益,而国有企业党委会(党组)职能在这一阶段较少提及,相对弱化。

    (二)“控制力强化”与党组织职能稳步提升阶段

    2000年1月,中共中央组织部第一次明确提出“双向进入、交叉任职”。2005年10月27日新颁布的《公司法》规定在公司中设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2007年10月新修订的《党章》指出,国有企业的党组织,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参与重大经营决策。2017年4月24日,新颁布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6号),进一步明确了国有企业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和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治理架构中的法律地位,党组织职能得以稳步提升[2]。

    二、正确处理三大“矛盾”

    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着政治核心作用,董事会和经营班子发挥着管理决策职能。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则是要通过进入决策层或管理层的途径得以实现,“核心”与“中心”便会会产生矛盾。新公司治理框架下的“新三会”与传统组织下的“老三会”因权力边界的划分可能产生矛盾。“双向进入”和“交叉任职”使得同一人承担党组织和决策层双重角色,角色目标的部分不一致会导致不同角色之间转换的矛盾。

    (一)党组会与董事会(经营班子)之间的矛盾

    党组织拥有党章所赋予的,在国有企业中的核心政治地位,董事会则是法律所赋予的企业决策中心。在国有企业运营及管理过程中,党组会与董事会就决策管理问题可能存在诸多冲突,如对企业人事管理和权责配置的不同意见,对干部选拔、考核和任用方面的不同意见等。部分观点认为在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国有企业应当以业务为先,创造经济价值,没有必要设置一个“核心”,导致部分国有企业决策层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较少参与党建工作,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脱节;部分观点认为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树立在国有企业经营与发展、运营及管理中的核心地位,统管一切,影响了党组织形象,又影响了企业发展。解决两个端头的矛盾,需要构建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实现党组织与公司治理的和谐共生发展[3]。

    (二)“新三会”与“老三会”之间的矛盾

    “老三会”是指党委会、职代会、工会,这是现代企业制度构建之前国有企业制度的核心之所在。“新三会”是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所设立的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六会”不同主体之间相互掣肘,如何协调“新三会”与“老三会”之间的关系,目前专家学者们莫衷一是,但基本思路是党组织负责人要和决策层、管理层人员之间交叉任职。国有企业按照公司改制要求都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但党的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部门对董事长(总经理)和党委书记具有绝对任免权。按照国有资产的产权属性,党的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部门是产权的初级代理机构,是国有企业的股东,股东选聘董事会符合公司治理的基本逻辑。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于党政机构选聘董事长(总经理)或党委书记应实现德才匹配、岗责一致和人与企业匹配等。

    (三)“党委成员”与“决策层成员”不同角色之间的矛盾

    按照“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基本原则,对于具体的人,则可能出现不同角色和使命的冲突。符合高管任职标准的党委委员可担任公司的董、监、高,同时具备“两种身份”,政治立场和政治觉悟的执行者和引领者,同时也是企业发展战略和经济效益的制定者和管理者。作为董事会或经营班子成员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的要求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管理现代企业。党委会成员代表的是按照少数服从多数形成的集体意见,作为个人董事则享有决策表决权的法定权力,决策的责任由个人承担,作为党委委员代表党民主集中决策与作为董事会(经营班子)成员的个人意见发生相左时,如何处理角色冲突是亟待解决的难题。角色冲突的本质是对角色定位认识的片面和模糊,实现两者角色的清晰转化,责权对等是解决该问题的基本出路[4]。

    三、创新推进党建工作的“四举措”

    为了有效解决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在新形势下做好党务工作,首先要转变工作思路,其次是完善工作机制,第三要创新工作方法,最后强化基本职能。

    (一)转变党建工作思路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党建工作方针,党建工作首要之务是加强国有企业的思想教育工作。加强思想教育要注重方法与成效的结合,采取多元化的教育方法和学习形式,堅持个体学习与集体研讨相结合,党员干部带头学习与带动学习相配合。党建工作应维护和尊重国有企业全体职工的基本利益,满足广大职工的合理需求,构建国有企业科学的职业生涯管理体系,建立并完善选聘、入职、培训、考核、晋升为一体的干部任用体系。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不仅要具备完备的专业管理知识,同时也需具备过硬的政治修养和政治素质。发扬国有企业的社会服务文化,切实履行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将国有企业的经营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在追求国有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同时满足公共服务和国家政治导向需求。

    (二)完善党建工作机制

    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党建工作机制,理顺“老三会”与“新三会”的关系,通过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来确保国有企业党建体系与决策体系相互间协调,查找党建工作盲区,总结经验,优化完善旧制度,构建推行新制度,做到体系完备、逻辑清晰和详略得当。明确党建工作标准,规范党建工作流程,提升党建工作质量。构建决策有效、监督有力、执行到位、相互制衡的内部权力运行机制,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培育风清气正、事业导向、团结友善、公平公正的廉洁政治氛围。加强党风廉政教育,构建廉洁文化软约束,创新惩防体系建设,构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位一体”的党风廉政建设机制,实现党风廉政建设过程与结果的统一,预防与惩治的统一。

    (三)创新党建工作方法

    国有企业自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以来,“中心”与“核心”的矛盾是党建工作顺利开展的症结所在。为解决党委会与决策层之间的不协调,需引入党建工作促发展、提效益的工作理念。在不断加强党建工作的同时,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在开展党建工作的同时对安全生产、运营管理和经济效益提建议、建良策、促管理、增效益。将党建工作的内容与运营管理的流程有机结合,营造党建不仅讲政治、讲觉悟,也讲效益、效率的氛围。国有企业作为共和国长子,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要承担诸多社会责任,党建的工作目标要与社会责任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诸如党建工作的考核内容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节能环保等对接起来。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构建企业文化,以提高党员干部和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5]。

    四、强化党建基本职能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持续深入推进并不断创新完善,但核心职能需要在新形势下不断强化。党的领导首先表现在对政治思想的引领,在思想上实现公司的发展战略、方针路线和运营管理的统一,以保证和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企业内部的贯彻执行。党组织不仅要在规范运营、依法纳税、安全生产、合规治理等方面加强内部监督,还要在政治规矩、政治纪律和廉洁经营等方面强化外部监督。始终确保党管干部的基本原则,是党的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的有力保证之一,保证党对干部人事工作的领导权和重要干部的管理权。国有企业党组织要积极参与决策,对于“三重一大”等重大问题,党委会要与董事会进行事前沟通,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将党委会的建议传递给董事会或经营班子[6]。

    “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党建工作永远在路上,党建工作永远在完善,党建工作永远有希望。

    参考文献:

    [1]刘速.关于国有企业党支部参与本单位重大问题决策的思考[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9(6):66-68.

    [2]王丽颖.国企改革中的几个重点问题及其解决路径—以吉林省16家国有企业改革为视角[J].税务与经济,2019(4):55-56.

    [3]蒋铁柱,沈桂龙.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的融合[J].社会科学, 2006(1).

    [4]蒋铁柱.论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和谐发展的制度创新[J].社会科学, 2007(7):32-40.

    [5]初明利.嵌入公司董事会的民营企业党建机制创新研究[J].兰州学刊, 2011(4):1-5.

    [6]姜安,耿铁兵,王震涛.党建统领:新时代国有企业组织队伍建设探索[J]. 经济研究参考, 2017(67):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