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教室支持下大学生网络支教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赵慧臣 李文慧 闫克乐

    

    

    

    摘要:开展云教室支持下的大学生网络支教不仅能解决农村地区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而且能规避大学生面对面短期支教的缺陷。文章通过访谈应用云教室进行授课的支教大学生,反思了云教室支持下大学生网络支教活动中的问题,包括组织机构管理机制待完善、学校支持不足、支教大学生教学能力薄弱、教学设计部分环节缺失等等,并分别从教育管理机构、支教组织机构、农村地区学校和支教大学生四个层面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大学生更好地应用云教室开展网络支教活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支教;云教室;支教大学生;改进建议

    中图分类号:G523 ? ? ?文献标志码:A ? ? ? ? ?文章编号:1673-8454(2020)04-0013-06

    一、引言

    大学生支教是解决农村地区师资薄弱的重要途径。农村地区中小学优秀教师匮乏,师资力量薄弱,成为影响其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据一项关于全省17个省辖市、40个县(市、区)的120所农村小学教育状况调查显示,“师资力量薄弱”问题仍很突出[1]。学科配置上也很不均衡,尤其是音乐、体育、美术等素质课学科教师短缺问题严重。大学生乡村支教是乡村基础教育师资欠缺的有力补充[2]。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到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不仅有助于他们将学校习得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还有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更可以充实农村地区师资队伍,提高农村地区师资质量,促进教育精准扶贫目标的实现。

    大学生网络支教成为农村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支教大学生通过网络连接农村地区的中小学生进行在线授课,既可以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知识带给农村地区的中小学生,又可以解决农村地区师资薄弱的问题,还可以保证支教教师的安全和短期支教的弊端。

    云教室可以成为大学生网络支教的有力载体。传统的信息化教室一般配有黑板、讲桌、交互式电子白板和PC终端,资源的存储基本上靠电脑中有限的存储空间。而云教室则在传统教室的基础上,增加了云端资源和软件的共享功能,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云端获取专业、优质、系统的学习资源,可以异地同步或异地异步进行授课。云教室与传统信息化教室的区别如表 1所示。基于“云教室”的網络支教将不同地区的教师和学生通过云教室连接到一起,随时随地获取优质的教学资源,可以较好地解决城乡教育差距过大的问题。

    为了了解基于云教室的支教模式的研究现状,笔者通过中国知网(CNKI),以“云教室”为主题进行搜索。截止到2019年5月20日,共有97篇期刊(核心期刊8篇)。其中,刘铭等[3]发现云教室的授课教师素养、学习者自我感知以及学习支持服务等因素对学习绩效具有直接影响。姚新霞等[4]构建起师生实时交互的云教室远程团队异地协作教学应用模式。马小强等[5]分析了当前“云教室”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交互性不足、教师积极性有待提升、资源建设路径不通畅等问题,提出了基于云教室现有设备和技术路径的改进措施。如果在主题限定词中加上“支教”,则无相关成果。从中可以看出,基于云教室的大学生网络支教的研究比较薄弱。

    二、云教室支持下的大学生网络支教问题反思

    为了分析云教室支持下的大学生网络支教活动的现状,本文主要通过访谈河南某高校社团中利用云教室进行支教一年以上的支教大学生,了解到自2017年以来,北京某支教组织机构依托河南某高校支教社团开展云教室支持下的支教活动。经过两年多的实践,逐渐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为反思云教室支持下的大学生网络支教问题提供了参考。

    1.教学资源获取多依靠云平台中现有资源,获取途径有待多元化

    多数支教大学生首先依照云端现有的素质课程的教学安排和教学资源来决定自己的授课内容,即先看有什么,再决定教什么和怎么教。只有少数支教大学生自主决定云教室课堂授课科目、自备教学所需资源。

    资源获取途径比较单一,资源设计受局限,有待充分考虑所教地区的现实情况和学生的学习风格,根据现实情况设计或寻找合适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在课程科目方面包括英语、音乐、国学、美术、科学、心理、健康安全、财商和网络等课程。根据课程科目可以明显看出素质课占多数,而且目前还没有与课程相关的系统性的教材。

    2.学情分析受限制,教学内容分析有待深入

    多数支教大学生在课前会对农村学校的学生和教学环境进行分析,然后选择和调整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难点。但由于通过云教室进行教学,对学生了解不够,所以很难深入了解学习者的起点水平和学习风格等,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分析也不够系统、充分,尚未结合课程性质和目标等方面进行深度分析。

    3.支教大学生多采用三维教学目标,目标编写有待规范

    大部分支教大学生会考虑农村学校学生的接受能力、课程难度和课程时间等来确定或调节教学目标。他们主要采用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从编写教学目标时一般要求用明确、具体、详细的行为术语来看,多数教学目标的编写有些随意,在可观察、可测量等方面有待进一步规范和提升。

    4.教学媒体的选择受支教地区硬件条件的限制,相对单一

    支教大学生多数以多媒体课件为主,部分还会利用云教室授课软件中自带的黑板在授课过程中进行板书,少数支教大学生会辅之以视频、音频等。究其原因,很多农村学校硬件设施落后,如话筒收音效果差,支教大学生很难听清后排学生的讲话内容等。这些因素均影响了支教大学生积极使用多样的教学媒体进行教学的设计与实现。

    5.教学方法的选择以讲授法为主,辅之以提问法和演示法

    由于贫困地区云教室硬件条件的限制,课堂交互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学生回答听不清、助教教师不能准确理解支教大学生的活动流程等,支教大学生进行授课时多以讲授法为主,辅之以提问法和演示法,极少数支教大学生会采取小组讨论法。访谈中有支教大学生表示,除讲授法以外其他的教学方法大多不好控制课堂活动,容易影响教学进程。

    6.教学内容编写的知识内容层次较浅,深度学习有待加强

    由于支教大学生缺乏专业的培训和教育,加上云教室平台上缺乏系统的教材,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编写大多还是对现有资源的描述和讲解,主要停留在学生对知识的知道、领会和运用层面,较少深入到分析、综合、评价层面的学习。

    7.教学过程分析,部分教学环节薄弱,教学过程有待完善

    支教大学生主要采用云平台上提供的七步教学法(开课、复习、新知介绍、指导练习、独立练习、评估与反馈和结课)进行教学。但受云教室落后的教学设备和支教大学生个人能力的限制,独立练习、评估与反馈和结课三个环节基本上处于缺失状态。另外,开课环节支教大学生大多选择播放与课程相关视频作为导入,较少采用其他的开课方式。

    三、云教室支持下的大学生网络支教问题分析

    1.支教组织机构缺少监督和反馈机制,对授课要求过于理想化

    首先,缺少对教务专员监督制度。支教大学生利用云教室进行授课时,组织机构会有教务专员进入课程在线听讲,以便监督支教大学生授课提高授课质量,但教务专员听课后往往并没有任何反馈或是检查措施。这就造成教务專员可能登录账号后并没有认真听课,导致监督机制形同虚设。

    其次,支教大学生教学反馈环节缺失。授课过程中或授课结束后,组织机构没有设置检测学习成果或接受学习反馈信息的环节,这既不利于督促农村中小学生的深入学习,也不利于支教大学生根据学习情况改进教学过程。

    此外,组织机构对支教大学生的培训不到位,授课要求过于简单化。组织机构提供的前期培训时间较短,更偏重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的模板化讲解,多是技术层面的内容,教师专业素质方面的内容比较薄弱,导致培训效果不明显。而且组织机构对支教大学生的管理比较松散,给他们过多的自主选择和决定权;过多强调支教大学生的教学方式应具有多样性,希望以农村中小学生为中心推行素质教育。但实际情况是受授课时间和云教室设备的制约,支教大学生不得不采用讲授法等传统课堂的授课方式。部分支教大学生也尝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等方法,但由于不能走进小组中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课程进度容易受影响。

    最后,评价支教大学生的标准单一。支教结束后,组织机构会对参与支教的大学生队伍进行评价,优异的队伍会获得奖励资金,但评价的标准过于单一。较多参考后台数据提供的支教队伍参与人数、支教总时长和后期队员提供的文字总结材料,而忽视了教学效果、助教和学生意见。这会造成支教社团盲目扩招队员、挤压队员专业课程学习时间、注重做文字功夫而忽略实际效果等问题。

    2.学校硬件设施落后,技术支持水平较低

    硬件设施的支持是大学生网络支教活动能够开展起来的先决条件。云教室目前的硬件设备主要包括双向视频服务器与终端、录播系统、监控设备等[6]。但由于各个地区资源配备不均衡,农村地区学校的硬件设施不能很好地满足网络支教的要求。

    首先,云教室配备不足,授课体验差。农村学校开设有专门的云教室课程教室,但是教室设备不足,甚至学生需要自带凳子上课,造成学生和教师双方授课体验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其次,已配备的设施落后,影响课堂交互。话筒收音效果差,支教大学生很难听清后排学生的讲话内容,存在声音和画面模糊、延迟、声画不同步等问题,导致学生难以接收支教大学生的授课信息,从而课堂交互十分困难。此外,网络信号不稳定,影响课程进展。云教室授课对网络的要求很高,一旦断网或者网络信号不强,画面和声音就难以传递,严重影响教学进程。最后,缺少技术人才或现有技术人员水平较低。利用云教室支教需要使用计算机及其他多媒体设备,助教教师多为农村学校非计算机学科教师,操作设备不熟练,遇到声音阻断、画面模糊等问题难以及时解决。

    3.支教大学生的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薄弱,网络课堂把控力薄弱

    支教大学生多集中于高校非师范专业大一、大二年级的学生,且利用云教室授课较传统的面对面授课难度更大,容易出现支教大学生专业素养欠缺从而无法把控课堂的情况。

    首先,授课前组织机构培训课程不完善,导致很多支教大学生在使用云教室软件进行授课时容易出现操作不熟练的状况。这既影响了教学效果,也会打击支教大学生的自信心。其次,支教大学生的教学能力薄弱,难以熟练掌握课堂时间和进度,经常出现课程没有讲完下课铃声已响,或是一堂课时间还没有结束授课的内容已经讲完的情况。这会造成学校和学生对支教大学生专业度认可降低、学生不信服教师等问题。最后,自备课程或是对资源包内学习资源不太满意的支教大学生需要重新寻找和整合资源,但他们往往不知获取教学资源的途径,只是通过搜索引擎获得碎片化的教学资源,导致教学资源不成系统,中小学生难以将其内化为系统性的知识。

    4.教学设计的过程性评价模糊,总结性教学评价缺失

    教学设计中教学评价不足,尤其是学期末总结性评价缺失,教学效果得不到保障。究其原因,支教大学生专业素养较低和学校对素质课重视力度不够。支教大学生多属于低年级的非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有限。如果网络支教过程中缺少过程性的指导和监管,容易出现授课后直接结课,没有任何检测教学效果的评价。另外,学校方面未对素质课检测做硬性要求,没有将其纳入课程考核体系中,也加剧了教学评价的缺失。

    四、云教室支持下的大学生网络支教改进建议

    1.教育管理机构应做好顶层设计,加强多方联动

    作为网络支教活动的三要素,农村学校、高等院校和支教组织机构应多方联动,加强协作配合,具体如图2所示。其中,农村学校要重视大学生网络支教中素质课程的教育,对助教教师进行培训和提升。高等院校应积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投身网络支教,解决支教大学生遇到的问题,对他们进行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的培训。

    (1)组织机构:网络支教活动的组织策划者

    在网络支教的准备阶段,支教组织机构不仅要负责联系农村学校负责人,并面向全国高校招募大学生作为支教教师;还要了解并分析农村学校对云教室支教活动所开展课程的需求,对报名的大学生进行筛选并进行短期的教学培训。在网络支教的开展阶段,组织机构要根据学校需求和支教大学生意愿分配支教大学生授课的地区和科目,同时在云教室线上授课平台上为支教大学生提供教学资源包等材料,并派出教务专员对课程进行旁听和监督。在网络支教活动的结束阶段,组织机构要进行教学效果检测和学生意见的反馈,并根据后台数据和团队提交的总结性材料,对参与云教室支教项目的支教团体进行总体排名。

    (2)授课主体:网络支教活动中的支教大学生

    支教大学生的主要职责是授课,在授课结束后需向组织机构提交总结性的文字材料。支教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专业和贫困学校学生需求自主选择课程,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顺序的编排,并根据学习者特征和教学时长等因素进行调整和删改。

    (3)授课对象:网络支教活动中的农村地区学校学生

    授课对象即农村地区学校的学生。他们在云教室通过远程视频进行听课学习,在助教教师的指導下,参与支教大学生安排的问答反馈和其他活动。农村学校的主要职责是向组织机构表明自身的现状和需求,安排班主任或是合适的本校教师作为云教室课堂的助教,协助支教大学生管理课堂纪律、完成课后作业。当然,作业的检测结果和教学效果的反馈由助教教师反馈给支教大学生。

    2.支教组织机构应加强管理服务工作

    (1)支教前,招募优秀师范专业学生,完善支教大学生培训机制

    组织机构在招募云教室支教大学生教师时,应注意考察支教大学生的专业是否是师范类,对于非师范类专业的大学生应进行加试,以保障招募的支教大学生质量和专业能力。组织机构应反思培训支教大学生的环节,及时调整培训战略,适当延长培训时间,选择理论和实践经验更丰富、更专业的教师进行支教前培训,在培训期结束后增加考核环节,让通过考核的大学生成为正式的支教教师。

    (2)支教中,严格落实教学监督反馈机制,完善教学评价环节

    在教学监督方面,教务专员是否存在登录账号后没有完成应有的旁听监督任务,主要影响因素在于组织机构是否严格执行教务专员旁听后的反馈环节。组织机构应明确教务专员的监督责任,要求教务专员提交旁听记录和反馈信息,促进支教大学生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教学反馈方面,组织机构应明确职责范围,不应将教学权力过多地放手给支教大学生。比如,在收集反馈信息的环节,组织机构将授课效果和学生的反馈寄托于支教大学生和助教之间的沟通上,有太多不可量化和个人主观化的影响因素。组织机构应完善教学效果反馈责任机制,通过问卷、期末测试、抽查等方式获取教学效果,并及时反馈给支教大学生以便其能及时优化教学过程。另外,组织机构还应及时了解支教大学生在授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建立反馈收集档案袋,总结档案袋中的内容,归纳支教大学生遇到的共性和个性问题。

    在教学评价方面,极少数支教大学生会布置作业以便检测学习效果,多数支教大学生采用提问法的目的只是为了约束纪律。组织机构应在培训课程中注重评价反馈环节的讲解,增加对支教大学生教学评价环节的考察。一方面,通过资源数据的整合来发挥其对评价机制的促进作用,充分实现信息资源、媒体资源等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提供多元化的评价渠道,将课堂线下评价和线上评价结合起来,不仅注重对学生本身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还要对其课堂参与度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进行评估。

    (3)支教后,改革支教队伍的评价标准,优化学校与支教大学生之间的互动反馈

    基于云教室的大学生网络支教活动的教师评价明显不足。课程结束后组织机构对参与云教室支教的队伍进行评价并排名,但评价的标准只包含参与授课人数、支教队员总授课时长和后期提交的总结性材料。评价维度单一,容易造成支教大学生懈怠备课、拖延时长、只注重文字材料的倾向。组织机构应从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方式是否合适、教学效果是否良好等方面入手,采用量表通过自评、他评等形式进行评价和排名。

    组织机构应该在课程结束后,组织支教大学生与农村学校的学生面对面互动,让支教大学生亲身体验所支教学校的评价与反馈过程。这样有助于支教大学生和农村中小学生进一步相互了解,方便农村地区的学生接触支教大学生教师,弱化了网络支教中师生之间的距离感。

    3.农村学校应完善云教室设施,将素质课纳入课程评价体系

    一方面,农村学校应改善云教室硬件设施,提升技术支持水平。学校应完善云教室教学过程中所需教学设施,如更清晰的显示屏、高质量的收音设备等等,从而解决授课声音延迟、图像不清晰等问题。学校还应加强对云教室技术人员的培训,提升技术操作水平,以应对因技术问题导致的师生交互性不足的问题。

    另一方面,农村学校应转变固有观念,将素质课纳入课程评价体系。学校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认为支教开展的课程多为兴趣课程,对支教社团开展的云教室活动重视程度不够。其虽然在授课期间也安排助教教师协助维持纪律并做课后反馈,但总体来说并没有将素质课当作学校的正式课程,在期末考试、考察中默认将素质课排除。学校应更新观念,重视云教室支教项目开展的素质课程,使素质课程的教学评价成为学校正规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4.支教大学生应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完善网络支教的教学设计

    (1)支教大学生应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借助云平台定期开展网络教研

    支教大学生应主动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积极探索适合农村中小学生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在云教室的支持下,支教大学生要通过屏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对课堂的把控力要比传统授课相对难一些。因此,他们更要把控好网络教学的内容与时间,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定期教研有助于支教大学生教学能力的发展。以云教室平台为支撑,以培训专家和专业优秀教师作为组织者,分小组在平台上定期集中进行教研,一方面可以及时解决网络支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探讨教学课件和互动教学工具的应用方法,促进支教大学生教师的快速成长;另一方面可以总结教学经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断完善网络支教的教学设计。

    (2)采用科学的教学模式,完善网络支教的教学设计

    支教大学生教学过程中缺少教学评价环节,难以获取教学效果的反馈。史密斯-雷根模型是吸取了加涅在学习者特征分析环节中注意对学习者内部心理过程进行认知分析的优点,并进一步考虑认知学习理论对教学内容组织的重要影响而发展起来的[7]。根据云教室支教现实情况修改后的史密斯-雷根模型将教学设计分为四个环节:分析、策略、授课和评价,形成云教室支持下的大学生网络支教的教学模式,如图 3所示。

    在“分析”环节,考虑到云教室中教学资源对支教活动的约束性,增加了“线上课程资源”分析。在“策略”设计环节,三种策略(组织策略、传递策略、管理策略)与支教社团云教室支教现有教学流程结合较为紧密,让支教大学生规划教学内容应该如何教、教学效果如何评价等问题,从而能够帮助支教大学生更好地设计、优化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

    在“授课”环节,通过分析教学策略,支教大学生对授课过程会有较为清晰的蓝图,并将“蓝图”转化成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相对于面对面教学,在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活动形式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不同,云教室支持下的支教大学生要注意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

    由于云教室支持下的网络支教所教授的科目没有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可以检测教学效果和提供反馈信息。因此在“評价”环节,添加了原本没有的“总结性评价”、学校组织的线下期末考核环节等。

    参考文献:

    [1]张科峰.河南农村师资力量薄弱 近四成小学教师同时带三门课[EB/OL].http://edu.dahe.cn/2015/06-26/105163175.html.

    [2]张坤晶.大学生乡村支教助力精准扶贫[J].传承,2016(8):122-123.

    [3]刘铭,马小强,徐永利.云教室学习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6(9):32-38.

    [4]姚新霞,张鹏,杨晋娟.利用云教室促进贫困地区远程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研究——来自新疆广播电视大学的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8(8):85-91.

    [5]马小强,刘铭.国家开放大学“云教室”应用的现存问题及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16(5):72-77.

    [6]刘铭,马小强,候德强.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云教室教学应用模型构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6(6):64-69.

    [7]徐啸.基于史密斯-雷根模型的在线学习网站的教学设计与实现——以《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为例[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5(9):44-47.(编辑:李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