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治、法制、人治在高职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初探

    摘要:国家提倡以德治国、依法治国、领导干部带头干,以身作则,提出不断提升国家现代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新要求。而班级是学校管理的最基本单元,是同学们生活、学习、成长的园地,是教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从管理好班级开始[1]。本文浅析德治、法制、人治的内涵,深入阐述三种治理方式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的能解决的问题及灵活应用。

    关键词:高职;班级管理;德治;法治;人治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11-0120-02

    高职新生经历了紧张、辛苦的高中三年学习,且刚刚亲身体验、强烈感受到了高考失败,带着遗憾和无奈选择了高职专科学校。他们的年龄均在18岁左右,正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的谆谆教导、真心鼓励、真情关怀和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班集体才能重燃青年学生心中信念之火,昂扬青年学生斗志之气,激发青年学生生活学习之情。本文详细分析了德治、法制、人治内涵以及三种管理方式在高职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及所能解决的问题。

    1德治、法治、人治的涵义

    德治,是指以道德法律为依据,借助社会舆论、个人良心、模范榜样等非国家强制性力量进行社会治理,在人内心世界、精神层面构建一种自我约束和自我规范的管理方式。

    法治,是指以民主为前提和基础,以严格依法办事为核心,以制约权力为关键的社会管理机制、社会活动方式和社会秩序状态。对人的外在行为进行强制约束和规范管理的方式。

    人治,是指靠个人能力、影响力管理人和处理事务的管理方式。管理者自身因素影响大,效果因人而异,具有主观性和多变性[2]。

    2德治、法治、人治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2.1德治在班级管理中解决学生健康成长的方向问题

    在班级管理中,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一定要搞清楚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三个问题。办高职教育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指导、生产实践教育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大专生。其次,就是旗帜鲜明地告诉学生,大家所崇尚的美德是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敢赴国难,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热爱人民,尊敬师长,友爱同学,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勤劳俭朴,艰苦奋斗,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等。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美德就是学生们心灵的灯塔,在人生的旅途中才不会迷生方向。德治就是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注重学生的道德引领,解决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的方向问题。

    2.2法治在班级管理中解决学生之间的公平问题

    在班级管理中,法治就是严格按学校的规章制度办事。在班级日常管理中,要不断向学生灌输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思想观念和个人要严格遵守校纪校规的规则意识。在实际班级事务中,坚持用制度管理学生,坚持用制度处理班级事务。充分发挥制度育人功能,彰显制度的绝对权威,让规章制度来确保班级事务的公平、公正、公开。因此,在班级管理中运用法治手段解决公平问题[3]。

    2.3人治在班级事务中解决学生内心深处的问题

    人之初,性本善。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深信不疑的是每一个学生的心灵都是善良的。学生思想消极、自闭自卑、违纪犯错等行为的出现肯定有难言之隐,肯定事出有因。要解决学生内心深处的问题,就得先了解学生的心中的隐情,要掌握行为表象下面的另外的故事,就需要教育管理者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业务能力、责任心、爱心、耐心来走近学生,走近学生的心灵,用心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因此人治在班级管理事务中主要解决学生内心深处的问题。

    3德治、法治、人治三者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机结合

    3.1 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班集体建设案例

    将德治融入班级文化中,从班级文化建设入手,共同研究讨论确定班训、选定班歌,设计班徽,采取校内校外相结合,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终生难忘的班级活动。通过寓教于乐,增进同学之间友谊,增长大家的见识,增强大家的组织、策划、协调、沟通、表达等综合能力。

    将法治理念、意识贯彻到班级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中,比如民主选举班干部、民主集中制定班级公约、处理班级事务。

    将人治融入日常生活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充分发挥教育者人格魅力,用鼓励的话语、赞美的语言、欣赏的眼神、甜美的笑容、优雅的举止、感人的行动来教育引导帮助关心学生成长,让教育者真正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

    3.2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个人权益学生治理案例

    从1979年执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人民经济越来越宽裕,生活条件稳步提升。独生子女在成长中,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个人权利的意识大大加强,缺少分享、换位思考、相互体谅的思想意识。以上现象在班级管理中具体体现为:少数学生在宿舍开着音响听自己喜欢的歌,闹哄哄打联机游戏,开着灯看通宵电影,脏衣服臭鞋子、垃圾随手丢等,根本不考虑是否影响他人的生活、学习。

    这种现象就需要以德治和人治为主,法治为辅。第一,让德治发挥方向引导作用。教育管理者要通过主题班会,向伟人、道德模范、名人学习等方式,倡导大家遵守公德,学会换位思考、体谅他人、关心他人。指出只顾个人感受而影响他人正常生活和学习的行为的错误性。第二,让人治解决学生个体问题。亲其师,信其道。教育管理者,找個合适的时机,与不遵守公德的学生进行心平气和,友好真诚的面对面交流。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耐心倾听学生建议和意见。与家长沟通,了解在家表现,了解家长的教育理念,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再认真分析原因,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大部分学生都能改正。个别顽固不化的学生,就需要采用法治的方式,根据学校规章制度第几条第几款,依法治理。让违反规定的学生懂得违反规定的后果,并且承担相应责任。

    3.3偷盗学生治理案例

    有的学生因贪图小便宜,心存侥幸。趁人多混乱的时候,到学校超市偷一瓶饮料、偷包槟榔等。结果被超市老板抓到了,交给老师处理。一方面,超市老板希望能挽回损失,希望学校能通过杀一儆百的方式来教育学生,最终目的是希望偷盗现象得到禁止。对于被抓的学生而言,希望在不影响自身声誉的前提下,最好能悄无声息地解决好,不要公开、不要通知家长等。另一方面,作为处理此事的教师,一是要给超市老板一个交代;二是作为教育工作者,以教育为本,希望学生不要因为一次错误毁了一辈子的前程,从此吸取教训,做一个正气的人;三是不能因为学生错误行为没有得到相应的教训,而酿成今后的大错。四是担心和防止学生承受不了因偷盗带来的耻辱感,甚至舆论带来的压力,而产生轻生的念头。面对这种案例,以人治为主,德治和法治为辅。首先,采取人治。通过与学生谈心交心,了解这样的做的初衷,是否经常这样,让当事学生谈谈对这个事情处理的个人看法,试探通知家长、给予相应处分的反应,告知其给予处分的目的以及通过好好表现如何解除处分。其次,采取德治,偷饮料、槟榔事少,美德事大,个人品德、声誉、形象事大。最后,采取法治。在做通学生、家长、超市老板思想工作的前提下,按学校相关规定依法依规给予处分。

    3.4学生突然出现迟到、早退现象案例治理

    班级中有名男生,热爱篮球运动,积极参加校外兼职。突然出现上课心不在焉、迟到、早退、旷课现象。面对这样的学生,赶在达到处分标准之前,及时采用人治方式,拉近师生距离,深入交流,了解学生内心真实想法,有的放矢开展工作,是可以通过人治帮助学生扭转思想认识,重拾斗志。经过深入了解得知,该生爸爸在7岁时就离他而去,从此和妈妈相依为命。妈妈对其管理严格,他到了懂事的年龄,就利用寒暑假打工,爭取新学期学费、生活费,养成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为了减轻负重,妈妈和他商量决定参加入伍。因此,他思想上产生了错误认识,从而出现迟到、早退、上课不认真的现象。在教育管理者帮助他分析利弊之后,解决错误的思想认知,他就会重回正确的轨道。

    4结语

    班级看起来是很小的管理单元,班级管理看起来是处理学生简单的日常事务。但是关系着50名左右的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问题。大学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集中学习技能技术关键时期,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中转站。科学合理运用德治、法治、人治三种管理方式管理班级事务,让教育管理者和大学生亲身体验、感受德治、法治、人治的实际价值,也让大学生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受益者。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9.

    [2]周艳敏.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J].北京教育(德育),2017(1):28-31+56.

    [3]张军.论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的双向趋同[J].广西社会科学,1998(3):3-5.

    (责编:陈静姝)

    作者简介:李彪(1981—),男,湖南株洲人,本科,高级讲师,研究方向:物理、电工电子教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