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融媒体背景下的广播记者转型

    王丽群

    【摘要】媒体融合发展的新业态给传统广播媒体记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转变观念,树立融媒体环境下的新思维;练就“十八般武艺”,培养复合型职业人才;提升业务素质,生产优质融媒体产品等方面,阐述了广播记者在融媒体环境下需要做出的改变。

    【关键词】媒体融合 广播记者 新思维 转型

    融媒体是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新媒体这些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传播等方面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也可以说,融媒体是建立在现代网络技术之上,融合了多种媒体形态的新型媒体。

    一、融媒体环境打破了传统广播固有业态,广播人面临挑战

    1.人们接收信息的路径和方式发生了颠覆性变化

    过去,广播受众群体只能通过收音机或扩音器接收各种信息。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几乎人手一部手机,不仅为人们带来了通信方面的极大便利,更可随时随地、无所不包地为人们提供生活、工作所需的各种信息与服务,半导体收音机等广播收听工具渐渐淡出许多人的生活视线。此外,互联网上异军突起的网络媒体和极具个性色彩的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便捷的传播渠道在满足人们碎片化收听的同时,对传统的广播媒体构成了新的生存威胁。

    2.信息传播形态跳出声音的藩篱,空前繁荣

    当下,缤纷多彩的视觉直播、立体生动的高像素照片、幽默诙谐的网络语言,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受众,单纯的声音已经不能满足受众接收信息的需求。

    3.受众身份由接收者变成接受者和传播者,新闻传播速度更快捷、内容更丰富

    过去,受众什么时间收听哪个节目只能被动地听从传播者安排;如今,灵活而便捷的传播渠道让受众自由选择收听时间和节目内容成为轻而易举的事情,听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方便和需求,随心所欲地选择收听频率和内容。

    以往只能被动收听节目的受众,现在也可以运用互联网载体,做新闻的传播者、发布者,将自己身边发生的和自己感兴趣的新鲜事随时与大众分享。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受众以往被动单一的身份,受众变成了用户,身兼接收者和传播者的身份,成为传播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让传统的广播媒体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在经历了阵痛之后,传统广播媒体开始觉醒并逐渐向融媒体迈进。那么广播媒体记者怎样才能适应这场历史性的重大变革呢?

    二、转变观念,树立融媒体新思维

    广播媒体记者要认清发展大势,增强主动融合意识。媒体融合首要的是媒体人思想观念上的融合。如今的广播,已不再是单纯依赖音频传输工具的枯燥时代,互联网、移动客户端、社交媒体等先进的传播技术与渠道已经成为其重要的传输手段,广播媒体应尽快与新媒体合而为一,互融互通,共同发展,共兴共荣。广播媒体记者要摒弃惯性思维,增强自觉服务意识。在“信息爆炸”和“人人都是新闻发布者”的当下,信息传递“短平快”,谁能赢得关注,谁就是赢家。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新闻机器人仅用25秒就将这条消息公之于众,成为最快速度的全球首发。在这样的信息发布态势面前,广播媒体人無疑应该运用互联网思维,增强为大众服务意识和“抓活鱼”意识,借助先进科技手段,发挥自身优势,与受众建立稳固的立体信息资源渠道,思想敏锐,作风深入地采制新闻,才能争得一席生存之地。

    三、练就“十八般武艺”,生产融媒体产品

    融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形态趋于多样化,这对记者的职业素养提出了复合型新要求。作为广播的一线记者,既要能说、能写,还要能拍照片、拍视频、能排版编辑文字、剪辑音频……这看似苛刻的条件逼迫广播记者尽快成为“能文能武”、善打硬仗的多面手人才。2017年6月21日是唐山市中考第一天,突如其来的暴雨造成龙华中学考点和相临的龙华小学门前严重积水,学生出入校园困难。唐山广播电视台交通文艺广播记者火速赶到现场,连续报道了交警、综合执法人员、住建系统和城市排水干部职工奋战五个多小时抢险排水、冒雨护送考生进入考点的感人过程。这期间,记者先后五次连线直播间现场报道,并通过微信平台以多图文的形式予以报道,上传照片和视频片段20多张(个)。融媒体时代,许多广播媒体搭建了信息“一次采集、多方共享、多渠道发布”的技术平台,作为采编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共享平台的信息采集、剪辑、生成、发布技术,才能顺畅搭乘融媒体快车,成为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四、提升业务素质,生产优质融媒体产品

    融媒体时代,新闻产品形态多样,传统媒体所具备的采编队伍专业化、规模化特点为其打造“内容为王”优势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而采编人员水平高低是关系到这一优势能否得到充分展示的关键。因此,传统广播媒体记者必须把“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生产吸引受众注意力和有影响力的新闻产品”放到至关重要的位置。

    1.重要、重大题材做立体深度报道

    迅速崛起的新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容量大等优点,但也有内容传播同质化、碎片化、浮浅化等缺点和不足,传统媒体记者应借助自身信息来源权威、采编队伍实力强劲、深度报道实践多等优势,对重要事件、重大题材新闻报道打好深度报道战役,提升竞争力。例如,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央广新闻”客户端推出的系列报道《听,总书记的声音》,运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场合发表的重要讲话同期声,生动再现了五年来党的理论、主张、实践和伟大功绩,听后让人振奋和感动。这组深度大型系列报道的创意令人赞叹。这种运用深度报道优势提升传统广播媒体市场占有率的方法,非常值得广播媒体人借鉴。

    2.加大音、视频现场(直播)报道

    现场报道是指记者在新闻现场边采录音响(画面)、边采访、边解说报道的形式,包括直播和录播两种播出方式。融媒体时代,现场报道、现场直播已成为一种常态。这种新闻表现方式的突出优点在于迅速直观,现场感强、有说服力、更生动,更容易与受众产生共鸣。广播人应该充分运用好现场报道这一利器,将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进展及发人深省之处,清楚地告诉听众,与听众进行真切的交流,让报道产生更大的吸引力、传播力和影响力。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召开当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早上七点接连推出四组现场报道,四位记者从不同地点、不同侧面生动介绍了自己亲眼目睹和采访到的党代表进京报到、党代表在采访通道、人民大会堂会场现场、当天会议重要开放活动等听众期待得到的信息,给人以亲切的现场感。接着,对两个小时后即将召开的党代会做了节目预告。一改过去枯燥、乏味的报道方式,让人们对大会翘首以盼。地方传统广播媒体人也在做着各式各样的尝试。2017年6月1日,国家级文化盛事——第27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唐山会场暨第9届河北省书博会在唐山举行。书博会开幕当天,唐山交通文艺广播记者从现场发回音频报道,分别介绍了掩映在花香中的书博会会场、精品多元图书展台、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产品互动交流展区以及异彩纷呈的作家见面会、读书会等主题活动,从不同侧面呈现书博会形式多样的展示和内涵丰富的图书文化,为听众绘制了一幅生动、立体的书博会展图。与此同时,记者还将采制的现场报道配发几十张精美的照片,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传播。这次报道,吸引着广大听众纷纷走进书博会,感受书香的魅力,品读唐山文化。

    3.利用短、平、快新闻,做有温度的报道

    广播媒体人做有温度的新闻,除了要借助先进手段建立通畅的新闻线索渠道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24小时分分秒秒“我在岗”的工作意识和状态。2017年年初的一个早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的一位记者正在晨练,忽然看见附近小区一栋楼房冒起浓浓烟雾。“不好,可能是发生火灾了!”她立刻向现场跑去,并在第一时间向电台采访部报告了这一线索,随即展开采访。十几分钟后,她即以现场报道的形式在北京电台的直播平台上简要发布了这一火情火势。随着采访深入,北京电台又对火灾情况进行了深入的直播报道,使北京新闻广播成为这一事件的首发媒体。而这种有温度的新闻正是融媒体时代媒体竞争取胜的要素。

    五、结语

    综上所述,融媒体时代为传统广播媒体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与活力,传统广播记者必须顺应趋势,转变观念,转变作风,开阔思路,不断创新产品生产方式和业态,尽快实现由传统媒体记者向融媒体记者转型,前景才会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