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园霸凌防范机制研究

    关键词 校园霸凌 防范 反霸凌

    作者简介:雷禺,西安工程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方向:社会主义法治实践。

    中图分类号:D920.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4.188

    2019年4月,榆林市米脂三中发生惊天惨案,一名青年因上学期间常年遭受校园霸凌而重返校园成为施暴者,葬送多名中学生性命。可见,校园霸凌事件带来严重且持续性的负面影响。如何避免校园霸凌现象,成为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关键。一、霸凌概念的界定及表现形式

    (一)校园霸凌的概念界定

    对于校园霸凌概念的界定,国内外学者作出不同的解释。国内有学者认为,校园霸凌的主体主要包括霸凌者、被霸凌者、协助者和旁观者,这些主体在特定的校园环境中对被霸凌者进行身体上或者心理上的伤害,霸凌者和协助者酿造霸凌的氛围,旁观者的存在助长霸凌事件的发生,从而使被霸凌者成为固定对象长期受到伤害。此种观点是从霸凌的角色进行剖析,将霸凌行为定义在特定角色范围内。我国台湾地区“校园霸凌防治准则”中将霸凌定义为:“个人或集体以语言、文字图画、符号、肢体动作或其他方式,直接或间接对他人为贬抑、排挤、欺负、骚扰或戏弄等行为,使他人处于具有敌意或不友善之校园学习环境,或难以抗拒,在精神上、生理上或财产上之损害,或影响正常学习活动之进行,校园霸凌发生在相同或不同学校学生之间,于校园内外发生之霸凌行为。”挪威学者Dan Olweus 最早将校园霸凌的概念界定为:“一名学生长时间而且重复地暴露于其他学生或群体的负面行为之下,霸凌并非偶然性事件,而是长期性且多发性的事件。” 美国教育部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校园霸凌的概念界定为:“由一个学生或一群学生对另外个别学生或学生群体实施的具有强制性的攻击行为,对被霸凌者产生生理与心理伤害,并且这一行为涉及学生之间可观察或者可感知到的权力的不平衡,极有可能重复多次发生[1]。”

    综上可知,目前对于校园霸凌概念的界定尚未达成一致。笔者认为,校园霸凌是在学校范围内,发生在力量不均衡的学生之間,故意对被霸凌者生理、心理、财产进行持续性侵害的侵犯行为。

    (二)校园霸凌的表现形式

    霸凌现象遍及国内外,成为全球性社会问题,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校园霸凌事件通常是一种发生在校园内学生之间持续时间长且发生频率高的攻击行为,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根据行为的表现形式,霸凌可分为直接霸凌与间接霸凌(direct and bulling)。直接霸凌包括肢体霸凌(如抢、夺、推、踢等)和言语霸凌(如侮辱、嘲笑、威胁等),间接霸凌是指社会关系型霸凌(relational bullying),通常表现为隔离和排斥等[2]。奥维斯认为将霸凌划分为直接霸凌和间接霸凌是非常有必要的,直接霸凌是相对开放性的攻击,如较为可视的言语或肢体冲突;相反,间接霸凌较为隐晦,是一种有意的社会性隔离,故意将某人排除在某团体之外[3]。二、我国中小学校园霸凌的现状和原因

    (一)我国中小学校园霸凌的现状

    根据未成年人网站的统计,校园欺凌发生的群体中,初中生占42.5%、高中生32.5%,小学生2.5%。通过对290名小学生和35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和对教师进行访谈,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可得,小学阶段开始发生校园霸凌事件,中学阶段是校园霸凌现象的高峰时期。爱打小报告的学生、有缺陷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易成为被霸凌的对象,而学校楼道、学校卫生间、放学路上易成为霸凌事件发生的地点。校园霸凌事件发生也会因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相比农村校园而言,城镇校园中,不少学校已经有预防和治理校园霸凌行为的相关规定并对学校教职工进行定期的培训和学习,教师对于学生不良行为的重视程度较高,校园霸凌事件发生频率和次数较少。而农村学校的学生由于缺乏家庭教育、学校监管不够等原因,发生校园霸凌的机率较大。

    (二)校园霸凌的发生原因

    校园霸凌现象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如何让中小学生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创建文明的校园秩序成为重中之重。防治校园霸凌现象需刨根问底,从我们不难发现部分教师对于校园霸凌概念的界定存在误区,认为学生之间的霸凌行为是小打小闹无需干涉。教师由于工作年限较长而存在职业倦怠现象,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忽视学生之间发生的不良行为。学校更是为了自身荣誉的考虑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家长迫于工作压力而忽视孩子的健康成长,以孩子的学习成绩来衡量孩子是否优秀。调查表明,学生的不良行为受到社会负面信息的影响,由于社会监管不到位,导致大量消极和亚健康信息通过网络、书籍等流传到中小学生的视野中,加之中小学群体自制力较差而接触。三、日本反校园霸凌对策

    (一)数据收集治理校园霸凌

    在日本,校园霸凌现象较为普及,中小学生深受霸凌事件的毒害,校园环境较为混乱,扰乱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为了从源头上减少霸凌事件的发生,日本政府及教育部门每年进行问卷调查并搜集相关数据,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性,社会机构、共同媒体进行强有力的监督,对于未如实反映真实情况的主体进行强制性的惩戒,及时把握校园霸凌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高效预防和应对机制。

    (二)反校园霸凌专门法律保障

    避免让中小学生走上歧途,创建法制校园环境,日本先后通过并颁布《少年法》《少年审判法》等法律法规。针对校园霸凌问题,日本专门制定并颁布了《校园欺凌防止对策推进法》。该法律条文明确校园欺凌行为的界定以及惩戒方式和救济措施,为解决校园霸凌问题提供法律保障,对实施霸凌行为人具有较强的震慑力,避免校园霸凌事件的再次发生。校园霸凌事件造成的消极影响引发日本全社会的深思,对于霸凌事件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大到政府小到學生对霸凌现象持有反对的态度,并在法律中将“校园霸凌”界定为性质较为恶劣的犯罪行为。

    (三)刑事与司法相结合规制霸凌现象

    日本刑法中,界定犯罪行为采用定性式规定。惩戒校园霸凌事件也采取定性式规定,霸凌行为不是简单的当作同学之间的“小打小闹”,情节严重的校园霸凌事件可定性为刑事犯罪行为,可依据校园霸凌的专门法对霸凌者进行惩治,减少霸凌事件的再次发生。

    除此之外,未成年人实施校园霸凌事件,构成犯罪,就会追究法律责任,进行相应的刑事处罚。四、校园霸凌事件的综合治理策略

    为了减少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为中小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不足以凭借单方力量,而是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力量共同努力。

    (一)推进立法、加强惩治

    推进国家依法治国的方针,落实依法治校,创建文明校园。由于我国没有一套专门的法律应对霸凌事件,且相关法律惩治校园霸凌行为不足。因此我国立法机关应尽快制定全国性反校园霸凌的法律法规,从法律上明确霸凌行为,并允许地方针对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学校应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制度制约学生不良行为,减少校园霸凌现象。

    除此之外,各地教育局等相关部门创建专门机构辅助学校预防和治理校园霸凌事件。

    对于实施霸凌行为的主体,实行教育为主的方式显然惩戒力度不足,会造成被霸凌者漠视法律的情况,且减少霸凌现象的效果欠佳。因此应实行强制性的举措,对于情节较轻,造成后果不严重的霸凌行为,公安部门依法对被霸凌者出具告诫书,并且告知学校和家长,家长和教师担负起监督和管理职责,对被霸凌者进行实时观察,且进行思想教育从而纠正不良行为,减少霸凌现象的发生。

    (二) 明确学校职责

    校园霸凌事件的减少,应从源头解决,做到预防为主。学校应有专项资金用于对教职工进行定期培训,雇用心理咨询师关注学生的偏差行为,聘任安保人员维护学生安全。以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等方式作为学校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同学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定期开展班会进行教育活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普及校园霸凌知识,切实让学生学会界定霸凌行为以及遇到或遭遇霸凌行为如何应对,了解霸凌行为的危害性。

    (三)监护人积极配合

    家庭教育影响孩子为人处事的方式,民主型家庭的教育方式不易产生思想偏激、行为极端的孩子,因此这类家庭的孩子会远离校园霸凌。

    因此,监护人应注意的教养方式,避免出现专制型家庭教育模式。家长学习校园霸凌相关知识并传授给孩子,教给孩子应对技巧,密切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是否存在异常并进行及时干涉,若发现孩子遭遇校园霸凌行为及时给与帮助,辅助孩子走出阴影;发现孩子实施校园霸凌行为及时干预并制止。五、结语

    校园霸凌现象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有学校的地方就存在校园霸凌现象。校园霸凌现象的危害性可想而知,因此我们应远离校园霸凌事件,不做实施者和参与者,抵制霸凌现象。我国借鉴日本预防和治理举措规制校园霸凌现象,做到因地制宜,制定专门法律,政府、家庭、学校等多方联合打击霸凌现象,为学生提供文明有序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马倩,徐洁,陶夏.美国规制校园欺凌的三维体系及其组件[J].教育学术月刊,2016(10):49-54,68.

    [2]Jing Wang,Ph.D.*, Ronald J.Iannotti, Ph.D., and Tonja R. Nansel. Ph.D.School Bullying Among Adolesc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Physical, Verbal, Relational, and Cyber[J].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2009,54(4):368-375.

    [3]DanOlweus. Bullying at school 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can do [M].Cambridge,MA:Black-well,199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