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硕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衔接研究

    叶政

    摘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示例,为实现本硕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衔接,教师需在教学理念上立足问题引导,把握教学对象的认知特点;在教学内容上依托专题切入,注重知识层次的深化和拓展;在教学方法上强调灵活权变,凸显方法选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11-0095-02

    2010年中宣部、教育部就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做出调整,其中硕士研究生阶段开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必修课程。从近年来新课程实施的反馈来看,总体状况良好,但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方法手段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简称“研究”)这门课程与本科阶段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有不少交叉重叠之处,而教师大多同时又兼任本科思政课的教学任务,本科教学风格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延续到研究生课堂,故造成部分同学发出“审美疲劳”、“仿佛又回到了本科时代”的感叹。从知识传授的角度来说,势必影响教学效果,学生也不“解渴”。这些问题的出现,已对提升研究生思政课的教学实效形成了制约。基于贯通式教育理念,在研究生思政课的教学实践中,如何进一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做好各学历层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衔接,体现出课程体系和教学目标不断递进的特点,就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本硕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衔接的内在要求

    硕士研究生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是在本科阶段“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课的基础上开设的。通过这一特定的课程设置,实现本硕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互贯通和有机衔接,有着明确的内在要求:

    (一)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体现出层次性

    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层次人才,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是高层次人才的基本素质。针对研究生教育的理论思维要求比本科生要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相对突出论述问题的深刻性、说理的辨证性,加强理论思辨训练,学会以理性的态度,运用逻辑的力量认识社会发展过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为例,在目标定位上应注重体现出与本科生教学不同的层次性,做到既有研究的特色,又突出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使学生更加强烈地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理论魅力,也从更高层面上提升思想觉悟和理论素养,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度和自豪感。

    (二)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体现出递进性

    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相关课程既有关联,又各有侧重。例如,在本科阶段,“概论”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从纵向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所形成的两大理论成果,其目的在于使学生系统了解和掌握两大理论成果的基本知识。在研究生阶段,开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一课目的则在于“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认识,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提高运用这一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本领”。可见,随着学历层次的提高,思政课的教学重点不再仅限于基本理论的了解,而是更加重视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判断,更加重视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体现出多样性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有的方法对本科教学行之有效,有的方法则更加适用于研究生群体。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关涉教学效果的保障和教学预期的实现,对教学对象能否持续保持学习动力和兴趣具有重要影响。就研究生而言,其已经历过从高中到本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有些理论已接触过多次,加之目前普遍存在的大班集中教学模式,如果在教学中图省事,沿用传统,不思创新,极易造成学生的倦怠甚至反感。因此,方法的改进至关重要。在教学实践中,好的方法应该是灵活多样,一方面既能让研究生感觉到教学的新意,而不是对本科阶段的简单复制;另一方面又能使研究生从教学中有所获益,感受到自身知识和能力的增进。

    二、本硕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衔接的具体策略

    (一)立足问题引导,把握教学对象的认知特点

    相较于本科生,研究生的思维心智更趋成熟。其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但群体的分化和差异性也更为突出。与此同时,在认知特点上,研究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自主意识日渐明显,成就动机趋于强烈,对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现象和问题,已不再仅仅满足于感性的认识,更多的是追求理性的思考。他们往往提出很多独立见解或者疑虑,更加关注问题本身的解决之道,并习惯于在交流与比较中接受和验证理论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无视教学对象认知特点的上述变化,显然已不能充分满足教学对象的需求。

    在教学理念上,以问题引导而非概念、原理为核心的理论思维能力培养,应成为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立足点。这既适应了教学对象认知特点的变化规律,又体现出不同学历层次教学内容相互贯通、有机衔接的目标定位。“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看一个学生学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怎样看中国问题,有看得清楚的,有看不清楚的,有会看的,有不会看的,这样来分优劣,分好坏。”在教学中,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和专业特色,根据课程目标要求,创设问题情境,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充分讨论、理论验证,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致力于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和应用,从而帮助他们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明辨理论是非,提升理论素养。

    (二)依托专题切入,注重知识层次的深化和拓展

    在教学内容上依托专题切入,其优势是可以在有限的学时中涵盖更为丰富的教学信息,同时根据教师自身的学科背景和科研成果,对所授内容进行个性化加工,使教学更加贴近社会现实和学术前沿。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专题教学的质量如何保证呢?

    一方面,选题很重要。专题的选择既要考虑所涉理论知识的明确性与稳定性,又要适应不同学历层次学生的思想实际与心理需求。例如,本科阶段的“概论”课程以原理、概念为核心,知识的系统性和内容的全面性,是其教学的基本要求。而研究生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是对“概论”所涉内容的反思和深化,重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为此,在“研究”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中,我们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为专题切入,精心设计一些论题或辩题。通过对专题的深度解读和理性阐释,使教学对象达到这样一种认知,即研究生思政课并非是对本科相关内容的简单重复;即便是与之前所学在某些知识点上是相似的,但实际是重在深化和拓展。

    另一方面,团队很关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教学跨度大,涵盖面广,单靠“一张嘴、一本教案讲天下”难以取得实际成效。加之教师本身的学识水平和研究旨趣各不相同,往往是此领域比较拿手,而彼领域则相对生疏。因此,需要组建工作团队,贯通课程通道,预设不同的专题教学模块。这样做的好处是,从教师的角度讲,专题教学使教师的教学内容相对集中,突出其学术优势与研究特色,做到扬长避短;从学生的角度讲,专题教学使其领略到不同教师的风格和特长,从而开阔视野,增加新鲜感和可听性。同时,能够促进学生更加注重学习的研究特色,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对相关专题进行深入思考,对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把握亦会更为透彻。

    (三)强调灵活权变,凸显方法选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具体来说,一是在理论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体现针对性。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为例,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尽量避免与本科阶段相关内容的雷同重复,须注重理论教育的层次提升,意在少些体系性、多些问题性,不面面俱到,强化理论研究的深度,增强内容阐释的学理性和严谨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应坚持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起内在的学习动力和兴趣,真正让学生关注理论、学习理论并运用理论。

    二是在实践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凸显有效性。相对于本科生,研究生群体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那种走马观花式的调查、参观等实践形式所带来的体验和感悟,新鲜感和冲击力已然不足。同时,他们对于情景模拟、专题辩论、经典导读、案例评析、影视鉴赏等形式往往兴趣浓厚。这些符合研究生群体特点的实践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克服学生规模偏大、经费不足、时间不够等制约,而且与理论教学衔接更为紧密。例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教学中,可采取“大班教学、小班讨论”的课堂实践方式就学生关注的问题展开研讨,既能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又能在争论和比较中获得真理性认识。

    三是在课程考核方式的选择上应力求灵活化。如果说在本科阶段,基于培养目标的要求,对思政课所授概念、范畴、原理内容确有必要予以强化记忆、闭卷考核,那么到了研究生学习阶段,更重要的考核目标,是看教学对象能否具备运用所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否真正做到了德才兼备。因此,在考核方式的选择上就不能再萧规曹随、千篇一律。此外,考核的重心应放在平时。教师可加大日常考勤、听课态度、研讨发言、社会实践心得体会等方面的权重,甚至可以对平时表现特别优秀的学生实行“免考”。通过这些考核方式的灵活运用,既可以彰显“研究”课的研究特色,又可实现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