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的衰落与农村空巢老人的孤寂问题探析

    熊贵雨+张圆圆+郭爱

    [摘要]空巢老人问题是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装移所引发的社会现象。比起物质上的匮乏,更让农村老年人难以面对的是一个文化衰落,渐失活力的生存环境。乡村是空巢老人最后的栖息地,乡村文化是空巢老人精神最后的寄托,乡村文化的衰落使空巢老人原本就孤寂的生活扩大化了。空巢老人渴望的是一个安稳幸福的晚年而不是“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悲情黄昏。劳动力的转移是经济发展导致的不可逆的潮流,我们做不到给老人一个儿孙绕膝天伦之乐的晚年,但我们可以给他一个友爱和谐的大家庭。解决空巢老人的孤寂问题,除了从政策、制度等层面入手,还应该立足乡村这个人们长于斯,终于斯的环境,立足于乡村文化这一乡村生活的生命内涵,重新激发乡村文化的活力,利用好乡村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乡村社区养老的作用,给空巢老人一个不再悲情的黄昏。

    [关键词]乡村文化;空巢老人;劳动力转移;衰落;激发;乡村社区

    一 乡村文化衰落与空巢老人孤寂问题的提出

    自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统计,我国5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自杀人数超过10万,成为自杀率最高的一个群体。老人缺乏交流,容易产生孤独感,一旦发展成抑郁症,得不到缓解就有可能走上自杀的道路。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大量农民的生活,也会影响整个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无论自愿与否,乡村都是老人的最后栖息地,乡村文化是空巢老人最后的精神寄托。一部分老人被留在农村是因为外出务工的子女没有条件让他们生活到城市,另一部分则是因为老人不习惯外界的生活自己不愿意离开农村;其次是现当代的老人都是经历过集体时代的人,集体时代繁盛的乡村文化已经根植在他们心中,乡村文化的衰落深深刺痛了他们的心。可以说,乡村文化的衰落一方面加速了空巢老人的出现,另一方面又加剧了空巢老人晚年生活的孤寂。农村老人最大的问题不是物质的匮乏,而是精神的寂寞。

    二 乡村文化衰落对农村空巢老人造成不利的具体方面

    1. 以孝道文化为代表的乡村伦理价值观念衰落与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首先是对“孝”的理解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加剧了空巢老人现象。传统孝道要求的是一种“情感道德式”的,要求的是物质的满足和情感的愉悦双向的结合,是以道德和感情来维系的。它最低层次的要求是满足父母的物质需求,最高层次是在精神,道德等终极意义上对老人的慰藉。齐美尔认为,大多数现代人在他们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把赚钱当做首要的追求目标,由此他们产生了这样的想法,认为生活中的所有幸福和最终满足都与一定数量的金钱紧密联系在一起。现在的情况是,尽孝赤裸裸地嬗变成了经济角度的权利义务关系,很多农村人认为物质的享受才是最大的尽孝。经济尺度成为了衡量标准,攀比,拜金之风盛行,冲击了人们原先的人生价值系统,尽孝在年轻一代身上难以得到延续,金钱的替代抹杀了代际之间最需要的亲情。其次是,在现如今的家庭结构中,老人的地位退居次要。老人地位下降的根源在他对家庭经济没有了贡献以及分配的权利。计划经济时代,老人负责家中财产的分配,土地,房产,牲口,农具等的使用,家长出于家庭权利的核心位置,子女在一定程度需要服从老人。但是随着家庭结构和经济关系的变化,在农村所占有的财产对外出务工的年青一代的作用越来越小甚至成为了可有可无的鸡肋。他们的经济收入不再决定于土地和农业,也就不再受基于农业生产形成的家庭关系的束缚。他们通过非农业的渠道所得收入是远远超过曾经务农的收入,这些收入成为了家庭的经济命脉掌握在年轻一代的手里,由他们来决定使用。在农村社会化养老还不能实现,无所收入的老人只能依仗家庭养老,依靠子女的供养。这样也提高了子女在家庭结构中的地位,冲击了孝道文化的根基。再次,乡村主流文化缺失,渐失孝敬老人的大环境。乡村孝道文化得以维系了数千年除了有赖于传统农业生产造就的人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乡村这个大环境下人们伦理道德价值的趋同性,并在以基础上形成了贯穿乡村社会方方面面的乡村主流文化。大环境的感染会造就生活在其中的自觉或不自觉的按照集体的要求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并且在个体的行为不符于大环境的要求时,舆论和约定俗成的规矩就会扮演惩戒者的角色,这样在乡村里形成了一种孝顺父母的大环境。然而在当代农村,一般来说,政治上要求的是贯彻社会主义意思形态和党的政策;经济上推崇的是尽全力发展,奔向小康;教育上致力的是培养出顺应时代需要的新人才。整个乡村大环境里,道德的纯善、生活的安宁已经不再是主题,如何发家致富成为了最高的追求。原有的文化崩溃缺失,新的,符合时代需要符合农民生活的的乡村文化却尚未形成,这种需要和实际的时间差导致了缺失主流文化的乡村在大环境里呈现出诸多不和谐的现象。

    2. 以宗教节庆活动为代表的农村集体性活动减少,老人缺少精神寄托在农村,农村老人在退出劳动生产之后,有了大把的空闲时间,再由于他自身的丰富经历以及在村中形成的威望,他们一般会投身于农村的各种集体活动,做其中的组织者、咨询者,尤其是与伦理道德密切联系的宗教节庆活动,一方面这些活动所倡导的观念是老人所熟悉并且赞同的,另一方面在这些活动中老人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得到应有的尊重。比如说传统的做庙会,只有老人才清楚其中的仪式忌讳,所以老人会担负起主要的责任。并且传统宗教节庆活动队老人的需要也不只是一时的,老人为了一个节庆活动,可能会花很多时间来组织来筹备,这样在无形中就为他的生活找到了意义和寄托。现在,一面是越来越少的人,难以组织起活动,一面是人们的观念意识在转变,对宗教节庆不再重视甚至将它与封建迷信划了等号。节庆活动越发凋敝,老人也失去了作用,在难以在其他方面找到寄托。

    3.“私性文化”活动的兴起,更加局限了老人的生活。以个人或家庭私性活动场域为单位而进行的文化活动,目的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文化需求,不能给其他更多人提供文化享受的文化活动,即为“私性文化活动”。如看电视、上网等。在调研中我们得知,在当下农村,麻将、电视、猫成为了老人晚年的三大伴侣。老年人沉溺赌博带来了很大的的问题,本就没有收入来源的他们一旦沾染上了赌博的恶习,不但会加重家庭的负担降低其生活水平还会导致他与家人关系进一步恶化,更有甚者,因为赌博而陷入违法犯罪事件的老人也并不鲜见;电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人的寂寞,打发了他的空闲时间,但在另一个层面来说,它也局限了老人的生活,每日足不出户的看电视久而久之会出现诸多心理问题;养猫本是件关乎爱好的事情也无可厚非,但是空巢老人普遍都是上了年纪的,而且大多数都患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疾病,养宠物也是存在一定的风险。

    三 重塑乡村文化,解决好农村空巢老人的孤寂问题

    1.重塑孝道文化,填补缺失的乡村主流文化。 子女在孝敬父母时,认识到所谓真正的孝,首先是在物质上应尽力使父母衣食不愁,当父母年老体弱或丧失劳动、生活能力时,儿女应让父母没有生存之忧。其次,还要在精神上对父母表达由衷的尊敬和爱戴,在自己工作、学习和生活方面,尽量不让父母为自己担忧,经常与父母进行精神上的交流,成年离家子女应经常打打电话,常回家看看,说说家常,精神的慰藉也使父母能得到情感上的补偿,让大部分人从单纯的经济性孝道回归传统的亲情式孝道,更加注重精神上的满足。

    2.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提高农村空巢老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拓展他们的社交领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空巢老人空闲的时间较多,可以鼓励他们从事自己感兴趣的社会活动,这就要求政府在农村增设适合老人的活动场所和设施。一方面,各地可以以村为单位建立老年人活动中心,为空巢老人提供良好的生活与娱乐环境,既有利于老人身体健康,而且可以让老人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找到归属感,重新找到生活否认乐趣。另一方面,可以以一个或多个自然村为单位建立队伍,在生活上给空巢老人以全面充足的照顾,尽量照顾到他们生活的改革方面,提供生活上的保障,减轻空巢老人生活上的负担。

    3.加强社会人文关怀动员和激发社会力量养老,引导社会大众,使这些社会力量都能用到该用的地方发挥出最大的效果。在以春节为主的大节日,国家应鼓励汽车运输、铁路、民航等系统对于回家探家的人群予以票价折扣,以起到鼓励儿女、子孙常回家看看;呼吁社会各部门为“空巢老人”维权提供各种帮助,加强涉老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把空巢老人列为重点援助对象,千方百计为空巢老人提功无偿、优质的法律服务;要继续鼓励社会力量办养老院,对这些办院人士提供土地、建房以及运营方面的一系列的税费减免和扶持措施,在为他们打开方便之门的同时也应该做好监督工作;发挥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例如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或举办娱乐活动等来丰富空巢老人的精神生活;组织发动青年志愿者,为空巢老人开张联谊帮扶,解决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难题,减轻他们的孤独感。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 北京出版社:费孝通, 2005. 0-30.

    [2]孙庆宗.《离土中国与乡村文化的处境》[J]. 《经济师》, 2005, (3): 54-56.

    [3]贺雪峰.《乡村建设重在文化建设》[J]. 《小城镇建设》, 2005, (10).

    [4]黄润龙.《我国空巢老人家庭状态》[J]. 《人口与经济》, 2005, (2): 57-61.

    [5]古柯. 孤独是“空巢老人”自杀的主因[N]. 京华时报, 2010(7).

    [6]中国老龄科研中心. 《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R]. 北京:中国老龄科研中心, 2007.

    [7]亚伯拉罕·马斯洛. 《人类激励理论》[C]. 美国:亚伯拉罕·马斯洛, 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