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民心理服务需求调查研究

    关键词 社区 居民 心理服务

    基金项目:2019年度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赣州市社区心理服务站的创建——基于社会心理服务的实践研究,19174。

    作者简介:邓荟,江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主要从事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等方向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D66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4.183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的心理压力也与日俱增,各种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发生率也迅速攀升,这使人们对心理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社区作为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社区心理服务在社会心理服务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我国的心理服务还局限于医院的心理咨询门诊、高校的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以及一线城市的心理咨询工作室等,覆盖面较小,远远不能满足迅猛增长的社会需求。本文试通过对社区居民心理服务需求的探究,分析社区居民心理服务需求状况和社区心理服务开展情况,以探讨解决社区居民心理服务需求的对策。一、调查结果

    本研究调查对象是G市的社区居民,采用封闭式问卷调查法,发放270份问卷,有效问卷253份。

    (一)居民的基本情况

    1.个人特征:性别上,男性88人,女性165人,分别占调查的34.78%和65.22%;年龄上,18岁以下8人,占调查的3.16%,18-25岁40人,占調查的15.81%,26-30岁34人,占调查的13.44%,31-40岁83人,占调查的32.81%,41-50岁60人,占调查的23.72%;文化程度上,初中及以下47人,占调查的18.58%,高中或中专46人,占调查的18.18%,大专45人,占调查的17.79%,本科81人,占调查的32.02%;职业上,国家公职人员33人,占调查的13.04%,教师61人,占调查的24.11%,医务工作人员6人,占调查的2.37%,私营企业主17人,占调查的6.72%,一般职员45人,占调查的17.79%,学生39人,占调查的15.42%,退休人士8人,占调查的3.16%,其他人员44人,占调查的17.39%。

    2.家庭经济情况:认为处于小康水平的28人,占调查的11.07%,认为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的210人,占调查的83%,认为家庭贫困的15人,占调查的5.93%。

    (二)居民对心理健康的看法

    1.对心理健康的理解:45.85%的被调查者认为身体健康、无心理疾病、工作适应、无过激行为、家庭幸福、家庭邻里关系和睦即心理健康。

    2.对引起心理问题主要原因的理解:52.96%的被调查者表示自身的原因是主要的,认为社会环境为主要原因的占23.32%,家庭原因的占14.23%。

    3.对心理问题的理解:认为工作压力问题和精神分裂症系心理问题的占被调查者的62.85%,而认为孩子学习、夫妻婆媳关系、邻里关系问题系心理问题的占被调查者的25.69%。

    (三)居民对心理服务的需求状况

    1.家人好友接受心理服务或寻求心理帮助的情况:8.3%的被调查者表示家人好友接受过或寻求过心理服务,71.15%的被调查者表示没有这种情况,20.55%的被调查者表示不太清楚,没有听说。

    2.当遇到心理问题时,向心理咨询师需求帮助的占35.18%,烧香拜佛者占3.95%,向亲朋好友倾诉、想方设法转移注意力的占60.87%。文化层次不同,遇事处事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3.对心理服务的态度:18.97%的被调查者认为有一些排斥,觉得没有严重到这样程度;54.15%的被调查者表示不排斥,觉得对舒缓心理压力有帮助;1.19%的被调查者觉得很丢脸。

    4.对心理服务的需求程度:4.74%的被调查者认为非常需要,33.6%的被调查者认为偶尔需要,20.95%的被调查者认为不需要,40.71%的被调查者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其中性别对心理服务的需求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5.对于在社区为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服务:66.8%的被调查者表示很有必要,15.02%的被调查者表示无所谓,13.44%的被调查者认为无所谓,仅有4.74%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必要。

    (四)社区心理服务开展状况

    7.19%的被调查者表示所在社区开展过心理服务的活动,52.96%的被调查者表示所在社区没有开展过心理服务的活动,39.13%的被调查者表示对此并不关注,不清楚情况。二、调查分析

    (一)居民与心理健康

    居民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基本到位,对引起心理问题的原因也有较为客观的认识。但部分居民对心理问题与其他问题的鉴别有出入,部分居民因对心理健康的不关注而忽视了自己和家人的心理健康,对家人的心理状况缺乏了解和深入的心灵交流。近半数居民有心理服务需求,认为有必要在社区开展心理服务,且有少部分居民接受过或寻求过心理服务,遇到问题向心理咨询师求助的不占少数。与此同时,目前我国仅有极少数社区开展了心理服务,与居民的需求不成正比。

    (二)原因分析

    1.居民的心理健康意识不高。虽然心理健康在学校、社会得到提倡,教科书中也有专门的篇幅或者科目,但得到的真正关注并不多。心理健康的定义、意义、预防心理疾病的方法等知识并未得到广泛认知,大多数居民心理健康意识较为薄弱。

    2.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全面小康社会还在建设进程中。受经济状况的影响,居民为生计奔波是常态,家庭的中心也是经济状况。因此,很多家庭还未对心理状态、心理服务产生关注,甚至无暇估计也是不少见的。

    3.政策的支持力度。国家对心理服务的政策较少,对心理健康、心理服务的关注力度、扶持力度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国家的关注力度、政策倾斜力度的提升必然造成心理健康意识、心理健康服务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普及。三、解决社区居民心理服务需求的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这将心理服务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是人民健康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国家健康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社区作为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居民作为社区的核心元素,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对社区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从多层面出发,为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构建良好的环境,提供形式多样的心理服务,全方位全周期保障居民健康。

    (一)从政府方面为心理服务的发展构建良好的环境

    1.加大对心理服务的扶持力度,促进心理服务的发展。重视心理健康,推动心理服务的发展与政府的助力是不可或缺的。政府要提高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心理服务的宣传力度,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心理服务发展的相关政策,充分调动心理专业人员的工作和科研的积极性,鼓励在社区开展心理服务,把社区建设与心理服务的开展结合起来。例如牵头开展“心防”工程建设,筑牢心理防线,专项拨款、专人管理,为居民搭建良好的心理服务平台。

    2.加强心理问题基础性研究,培养专业人才,构建专业的心理服务团队。

    发展心理服务,营造良好的环境需要加强心理学领域的研究,为实践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同时,还需培养一大批专业的人才,构建专业的心理服务团队。这支队伍不仅有在大专院校从事心理学教学、具有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的教员及在科研单位从事心理学研究具有高级职称或从事过相应工作的离退休人员,还有具有备相应职业资格的人员,甚至是具有心理学知识的社会志愿者。

    (二)从社区层面为居民提供多渠道多形式的心理服务

    充分发挥社区的优势,使其真正成为社区居民心中的“绿地”。居委会不仅要把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传递到居民之中,更要深入居民之中,要了解她们所思所想,了解她们内心的真正需求。为此,更好地为居民服务,使社区成为居民的港湾、心中的“绿地”。

    1.加大心理健康和心理服务的宣传力度,让居民了解心理健康、心理服务,增加相关的知识。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在社区开展心理知识讲座,使居民更好地了解、观察自身和家人的心理状态,学会舒压的技巧,缓解心理压力、调节情绪。

    2.與高校、医院对接,在社区设立心理服务点为居民提供专业的心理服务。

    居委会与高校、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向高校、医院购买服务,为居民提供专业的心理服务。高校、医院的专家学者定期在社区坐诊,为居民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进行面对面的心理咨询。

    3.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活动,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居民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逐步提升。精神生活的丰富不仅需要自身的努力,社区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就调查结果而言,社区举办的活动较少,心理活动更是少之又少。在这种情形下,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还能够加强居民之间的联系,营造和谐的社区环境。

    (三)从居民自身分析应对心理问题的有效方式

    心理问题的本质主要是社会问题或人的社会价值问题,是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人作为核心元素,个体的内部冲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还需自身的调节。因而,居民自身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有效方式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首先,转变对心理服务的观念,增进对心理服务的了解。根据调查结果,绝大数的居民对寻求心理帮助不排斥,但也有一部分居民觉得排斥,认为没有严重到这种程度甚至觉得很丢脸。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寻求心理帮助不意味着异常、不健康,而是帮助我们调节情绪、缓解压力,使身心更加愉悦和放松。

    其次,关心自身、家人、朋友的心理健康,适时寻求心理帮助。根据调查发现仍有不少居民对家人的心理状况不了解,很少深层次的交流。而心理情况是复杂和微妙的,需要细心的观察和耐心的调节,需要时刻关注内心的状况,及时调节自身的情绪。因此要细心关注自身和家人的情况,在感到无法自己摆脱困扰时,及时寻求心理帮助。

    最后,学会自我调节,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舒缓方式。缓解心理压力的方式很多,但适合自己的还需自身去寻找。如,自我鼓励法,用某些道理安慰自己,鼓励自己与痛苦、逆境作斗争;注意力转移法,把注意力从消极方面转到积极、有意义的方面;能量发泄法,对不良情绪可以通过适当的途径排遣和发泄等。

    参考文献:

    [1]丁瑾靓,叶一舵.美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及启示[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0(3).

    [2]王萍,张辉,张斌,耿雪.国内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5(10).

    [3]何华敏,胡春梅,胡媛艳.城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7).

    [4]霍团英.公共治理视域下城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发展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15(2).

    [5]邓荟.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实践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