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信心培育促教学质量提升

    符俊宇

    

    

    ◆摘? 要:城市化给农村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生源外流,质量下滑,使农村初中师生的自信心大受打击。学生对学业不自信,教师对提升教學质量不自信,是学校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从校园自信文化建设,师生信心培育入手,从各维度树立师生自信心,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会有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自信;质量;培育;树立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村学校日渐式微是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普遍问题。我校作为一所农村初中,也深受影响。

    分析以上两表,可以看出我校一直面对着城市化带来的生源流失,质量下滑的挑战。2020年,因浙江省出台了均衡城乡义务教育的相关政策,情况有所好转,但危机依旧。要想摆脱危机,实现学校发展,必须在教学质量上有所突破。而通过调研发现,进入我校就读的学生,成绩大多不理想,带着学业失败的情绪,缺乏自信。而教师面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提高教学质量的信心也明显不足。因此,师生自信心的培育就成了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为此,我校着重围绕自信心培育开展工作。

    一、校园自信文化建设

    我们将“做更好的自己”作为校训,激励师生不求最好,只求更好。只要每天都比昨天做的更好,我们就能每天进步一点点,积小步为大步,以此激发师生的信心。同时设计了以自信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墙;在每个班级门口设置班牌,内容有激励学生信心的班主任寄语、班歌、师生共同设计的班徽等;此外利用教室墙面、寝室长廊和学校宣传橱窗展示有关励志的内容,让自信的文化元素在显性层面触目可及。另外,在学校德育品牌的建设过程中,融入自信元素。比如,开展以“做更好的自己”的主题征文、演讲活动;唱响班歌等等,从而使得自信内化为学生成长的动力。

    二、教师信心培育

    教师信心不足就容易导致懈怠。有的教师虽然很努力,但在教学评估中,绝对成绩依旧落后,提高教学质量的信心倍受打击。为让教师重拾自信,我校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1.制度建设:改进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制度,弱化绝对成绩的比较,以成绩的进步为主要指标,进步幅度越大得分越高。引导教师树立不看基础看进步的教学质量观,为教师的教学指明方向,也为教师教学自信心的培育奠定了制度基础。

    2.队伍建设:加强校本研训工作,强化教研组建设,规范各类研训活动。邀请名师到校对教师进行指导,外派教师参加业务进修,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从而促进了教师个人发展成长,树立教学自信心。

    3.评价考核:完善教师业绩评价与考核工作,既考核教学成绩又不唯教学成绩。注重对教师工作过程的评价,如教学常规落实、个人专业成长、履行职责、德育工作等。考核的结果与教师的职称评定、年度考核、岗位设置、绩效考核等工作密切联系。为教师的成长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的动力,也为教师教学自信心的培育提供了愿景支持。

    三、学生信心培育

    我校生源质量较差,他们普遍对学习没有信心。而初中学业难度明显比小学大,学生很难适应,学业提供挫折又让学生的自信心再受打击。这就使学生陷入学习上的恶性循环。因此,让学生树立起自信就显得非常重要。为此,我校采取了以下措施:

    1.重抓学生学习习惯培养,从最基础的开始。要求学生每天早上进教室之前先交作业、杜绝学生在家不做作业,早上到校再抄作业的情况,让学生进入教室即早读、让每位学生上课记课堂笔记,课后背诵、复习课堂笔记。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打下学习的基础,让学生有学习的信心。

    2.改进教学方法,面向全体,重视后进。在对教师的教学业绩考核中,我校将后进生进步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从而引导教师在教学中重点考虑如何关注后进。教师在教学中对后进生的关注,使得他们渐渐找回了自信。学校自己的阶段性测试,对命题教师提出明确要求,在参照学科标准的同时尽可能降低难度,要确保有一半以上同学能及格,这就进一步树立了学生学习自信。

    3.通过评价激励学生,激发学生自信。我校重点研究学生的评价激励工作,探索以评价来激发学生的自信。比如在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上,设立作业认真奖、笔记认真奖。在学业评价上,除了对成绩优良的学生有激励,更注重对成绩进步的学生的鼓励,设立学业进步奖。另外,对成绩不是后30%的学生,还设立学业合格奖。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使他们对学习有信心,对学业有期许。

    以师生自信心培育为抓手,围绕教学质量提升所开展的改进行动,促进了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以下是近三年我校毕业生中考成绩进步情况:

    虽然教学成绩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我校的绝对成绩仍处于区域下游,学校整体薄弱的情况尚未扭转。在城市化的背景下,生存危机依旧存在。要想有所发展,仍要紧抓师生自信心的培育,从制度建设到校园文化等多维度研究提振师生的整体自信的方法,以应对挑战,实现自我的发展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