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主旨深意解构维度探究

    应玲玲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离不开学日常的语文实践,离不开阅读的浸润熏陶,离不开阅读能力的养成。无论是“整本书阅读”还是“群文閱读”, 都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本的理解能力无疑应成为提高学生阅读的核心能力。

    但在实际阅读实践中,学生往往以了解大意为主,停留在“浅阅读”状态,思考不能更进一步向深处展开,走向 “深度阅读”,而阅读并能形成对文字背后的领悟,这才是真阅读。王荣生教授说,在阅读起点走向阅读终点的过程中,“学生现在的阅读状态”如何跨越“学生要抓住的文本关键”之间的落差,这是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所在,也是教师作为阅读引导者肩负的重任。如何跨越?怎样才能抓住文本的关键?“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爬梳,获取于阅读有所助益的信息,才可习得文章精髓。解构文本主旨深意,应教给学生几个切实可操作的抓手,我尝试着从四个维度对文本进行探究。

    一、言语传情话深意

    叶圣陶指出:“思想,语言,文字,三样其实是一样。思想不能空无依傍,思想依傍语言。思想是脑子里在说话——说那不出声的话,如果说出来,就是语言,如果写出来,就是文字。朦胧的思想是零零碎碎不成片段的语言,清明的思想是有条有理组织完密的语言。”阅读过程就是透过文本的语言,感触作者的“思想”。因此,理解主旨深意,获取有价值的文本信息,言语是主要的入门之径。

    如在《陈情表》“推敲语句循情识忠孝” 教学环节中,我发现“臣”字出现频率很高,共二十九个,除去两个(前太守臣逵,后刺史臣荣)不是自称,其余二十七个都是李密自称。古人表自称的代词很多,李密为什么独独选择了“臣”字?溯源考察“臣”字造字法,它是一个特殊指事字,在甲骨文字形中像一只竖立的眼睛,人在低头之时,眼睛即处于竖立的位置。放在文本中,此字形表示了“俯首下视,屈从听命”之义。布满全篇的“臣”字使得文章满溢着李密的谦卑、屈服,不刻意言明而深意已然呈现。《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中描写伽西莫多的文字出现了一组把他形容为动物的词语:“他听任人家捆绑,只不过时时粗声地喘气,就像一头牛垂头耷脑地给绑在屠夫的车沿上”;“他蜷缩在绳绑里,……,并且把头摇得像腰上被牛虻叮过的公牛”;“他起先一直默不作声,但那在施刑人的鞭打下已达到极限的忍耐力,……,对西班牙斗牛士的打击向来不在意的阿斯杜里公牛,却被狗和枪刺激怒了。”为什么用“牛”来形容伽西莫多?由“牛”到“公牛”再到“阿斯杜里公牛”,这些对伽西莫多称呼变化的言语传达出了怎样的信息变化?若能细读到以上言辞的变化,是不是更能解构出作者的创作用意? 叶圣陶曾言“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对文本中的有价值的言语加以关注、予以揣摩,不难领悟到作者借助文字传达出的意蕴。

    二、情节突转见真章

    阅读是一种通过他人的视角去看待人生与世界的认知方式。怎样在作者营造的情节结构中迅速领悟创作匠心,体悟到他眼中的人生与世界?梳理文本的逻辑,掌控情节趋向中的“逆转”“宕开”尤为重要。情节“突转”是谋篇布局中一种很重要的技巧,也是打开文本的一把钥匙,是主旨深意发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透过它可以直击文本内核。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情节发展中最终帮“我”确定“我就是在自己的学校,就是在美术教室”的是写在黑板上的铭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段铭文有两处地方值得我们深思:1.它是不是典故的原来意思(“斯巴达勇士们为了自己的民族而勇于献身至死不渝”)?那为什么少了“达”字?2.美术老师骂我字太大,但为什么却用同样大的字在下面写,也没有写出“达”字?此处情节的安排你如何思考?背后意味着什么?突转情节设置把我们的思考导引到美术老师和“我”对战争意义的理解差异上,在一波三折的隐晦含蓄的表达背后,是伯尔对二战的一种反思,一种批判。

    汪曾祺的 《金岳霖先生》是一篇回忆性写人的散文,从标题看似乎是回忆金岳霖先生,但文章却以“西南联大有许多有趣的教授”开篇,“联大的许多教授都应该有人好好地写一写 ”结尾,中间部分文字还转插了闻一多、朱自清的穿着,闻一多大骂蒋介石的情景,以及对王浩展开的描述,结构上作这样的安排是不是“闲笔”?该不该删去?在探讨辨析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以上所列举之人身上的个性精神和金岳霖先生是一致的,而这也是西南联大的精神。由此,我们的阅读体验由结构的“宕开一笔”而拓展出来:文本由对一个人的个体塑造跨越到对一群人的群像塑造,由金岳霖“趣”的行为思考到他内心的“真”,“真性情、真学问、真感情、有真趣、求真理”,进而深悟到这源于联大独立、自由、民主的思想精神,符合“一粒沙里见世界”的单元题旨设定,“闲笔实则不闲”。品味咀嚼这些经心设置的情节结构,更靠近文章所蕴含的深意,更明白题旨。

    三、景物特独藏情思

    作家肖复兴说:“无论是写小说,还是写散文,都离不开景物描写。景物和人物构成文章不可或缺的两部分,共同支撑起文章的主体结构。”景物描写不但是文章不可或缺的主体结构,而且读者能透过景物读懂作者的情思。“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语),景物是作者眼中所见之景物,打上了作者自身审美的烙印,写景是形式,借它的特独来传达自己独有的情思才是目的,因此我们需要用心去体悟景物的独特之处,读懂其背后作者独有的情感。

    《我与地坛》第一章文字贯穿着三处景物描写,分别出现在第三、第五、第七自然段中,在细读辨别这些景物描写的句子时,我指导学生朝四个角度思考问题:作者选了那些景或物?这些景或物有什么特点?出现在怎样的背景下?你猜测作者如此摹写的用意是什么?如此探究之后,我们发现这三处景物描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一层一层地帮助我们走进“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的史铁生内心世界的窗口,它不仅仅衬托着作者心境,更是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展开对卑微却也鲜活的生命的思考,对“生命”对“生活”对“如何活着”有了史铁生自己独特的理解。柳宗元在《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描述了“之前游”和“西山游”的不同景致,比较前后两处景的不同特点,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单单是西山,而不是“永州之山水有异态者”令柳宗元“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从而找到一条进入柳宗元内心世界的路径:打动柳宗元的是西山的“特立”“不与培塿为类”,高俊卓立的西山恰恰呼应着柳宗元的特立独行、高洁伟岸,西山这一媒介令柳宗元神思悠悠,“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与天地之气相应,达到物我相融的境界,宠辱皆忘,精神得以升华,正如赤壁的江水清风明月给予苏轼以超脱,清华园的荷塘月色给予朱自清以暂时的宁静,瓦尔登湖给予梭罗以灵魂栖息,作者笔下各个不同的景物都是生命思考的外化,埋藏着作者独有的情思。

    四、典故巧用寓心怀

    刘勰《文心雕龙·事类第三十八》记载:“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據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意为文采辞藻之外,援用典故事例来委婉道出自己的心声,比况自己生存的当下,借他人酒杯浇自己胸中块垒。文本中若是出现典故的运用,那在阅读中就不但不能加以忽略,反而应予以探究,这是作者心怀呈现的“冰山一角”,妥善加以利用,顺“典故”之藤摸得“主旨深意”之瓜,事半功倍。

    《锦瑟》一诗颔联和颈联连用四个典故,庄周梦蝶,杜宇托鹃,鲛人泣珠,美玉生烟,这些典故有何意蕴?李商隐为何借用这些典故?他借这些典故倾述了怎样的生命体验?显然,读懂典故的含义是破解诗歌主旨的关键所在。我从两个角度展开课堂思考:一是李商隐独特的人生经历,他一生政治的前途处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之间,左右为难、进退维谷;二是描述典故时采用的更能强化作者主观意念的词语 “迷”“托”“泪”“烟”,会给心灵带来怎样的感受?由此我们才体验到年近半百的李商隐独特的心怀——“生命中有像庄子梦蝶的迷离彷徨、虚幻飘忽,有像望帝啼血的留恋与执着,有像泣泪成珠的痛苦不易,有像美玉生烟的凄美,可望却又不可即。”不仅仅是《锦瑟》,《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滕王阁序》等运用了典故的文章,典故之下有作者的宛曲,想借典故来言说自己不可言说、不太好言说的心声,为此我们有必要考究清楚作者的用意,享受到阅读意会的乐趣。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特定的事物(知识),还必须学习一种模式,这种模式有助于理解可能遇见的其他类似的事物。”解构文本主旨深意,不仅仅是感知到文本的主旨,还应教给学生文本是如何来表现主旨的,适当教给学生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在指导学生阅读文本时,指导学生多留心多揣摩作者撷取的言语、设直的情节、选取的景物、采用的典故等独特之处,思考文章的机心,更多可能的理解文章蕴藏的深沉内涵,接近作者深邃的思想。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2017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肖复兴﹒风景不是寻常物——关于景物描写的学习【J】﹒语文学习,2017(5)

    【4】吴平波.《锦瑟》中的生命真谛【J】.中学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2018(6A)

    【5】布鲁纳﹒教育过程【M】﹒邵瑞珍译,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