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

姬广阁
摘要:信息时代,网络已渗透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微时代”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近几年来,学者们对“微时代”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问题进行的研究,已取得一些成果。大家普遍认为,“微时代”产生了许多新元素,诸如微媒介、微语言等,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机遇,加快和易化了信息的传播,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为学生更好地参与教学、与教师互动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对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凸显了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给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问题。某些学者还分别从学校、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等方面提出了各种应对举措。
关键词:“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机遇;新挑战;新举措
中图分类号:G20;G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68(2018)01007007
在2016年12月8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并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这充分凸显了新媒体、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给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创新提出了新任务、指明了新方向。如何更好地把新媒体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高度融合起来,成为了当务之急。“微时代”的出现,给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挑战。一、“微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机遇随着网络化的快速发展与普及,我们正处于“微时代”背景下。“微时代”的出现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倍受人们的关注。那么,什么是“微时代”呢?
(一)“微时代”的内涵
“微时代”概念的提出只是近几年的事情。开始,人们对“微时代”概念的理解较为抽象。比如有的学者把“微时代”解释为:“微时代是一个蕴含着文化传播、人际交往、社会心理、生活方式等多种复杂语义的时代命题。”[2]这一说法较为抽象,不易理解。随着人们对“微时代”的不断探究,其概念也随之具体化。当然,大家对“微时代”的说法仍然不尽一致。有人认为,“‘微时代是以微信息、微媒体、微社区为主要形态的‘新网络空间”[3];也有人认为,“微时代即以微博、微信、微网站、微APP等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4]。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学者将其定义为:“微时代是以当下流行的以微信、微博、微网站为主要信息传播媒介,以微表达、微阅读、微语录为主要形式,以短小精炼、方便快捷为主要特征的信息传播新时代。”[5]这一表达不仅形象具体,而且也将“微时代”的特点描述出来,更方便大家对“微时代”的理解。
(二)“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面临的新机遇
“微时代”作为一个崭新时代,它的到来无疑为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新技术的结合提供了新条件。
第一,“微时代”产生的新兴“微载体”加快和易化了信息的传播。随着“微时代”的到来,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的使用率剧增,微博、微信等“微载体”也孕育而生。这些时下流行的“微载体”在承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同时,也不断展现出了新的功能和内涵。有学者认为,在“微时代”的大环境下,手机用户量增大、网络覆盖面拓宽、智能电子设备功能变强,可以时时处处、方便快捷地获取数量庞大的各类信息资讯,这就使新兴的“微载体”承载了包括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在内的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6]。微博、微信等作为新兴载体,其传播范围广、速度快、内容多样,不仅能够承载更多更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而且在传播形式上的特点也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节约了人力物力,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实现了信息传播在时间上无限制、在空间上无阻隔的信息传播最理想状态。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相比较,“微载体”所提供的信息传播途径更便捷,这一特性使一直束缚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枷锁(时间和空间)被打破,教育双方可以随时随地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并在网络中对各种信息进行实时评论。
第二,“微时代”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有学者认为,“微时代”带来的新兴“微载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全新的工作平台。教育内容在这些发展平台中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即从抽象变为具体、从二维变为三维、从单一变为多元。文字、图片、音频等信息在新的发展平台中合为一体,增加了趣味性,拓宽了传播范围[7]。也有学者认为,“微时代”下,电脑、智能手机等任意一种与网络相关的設备都能成为大学生获取有趣信息的快速有效途径。此外,“微载体”中所蕴含的大量信息,在提升教育内容多样性的同时,也增强了教育内容的趣味性,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强了教育的影响力和有效性[8]。形式刻板的思想政治理论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含量最大的部分,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受到这种内容上的限制,才导致了教育与学生日常生活实践的偏离,使教育内容丧失了趣味性。“微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提供了一条可以自由、开放、快速了解、掌握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有效途径,通过这种途径,可以将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实际案例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将抽象的理论同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到一起。此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通过掌握流行的网络语言,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拉近理论与学生间的距离,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充满趣味性。
第三,“微时代”为学生更好地参与教学、与教师互动创造了条件。有学者认为,信息在传统载体中的传播速度十分滞后,接受者很难在第一时间捕捉到这些信息,也不能对这些信息做出有效的反应,这使得信息发送者得到的反馈信息也存在相当的滞后性。而在网络传播中,接受者可以及时获取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评论,信息发送者也能在第一时间看到这些评论,这就使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互动交流更具有时效性和有效性[9]。也有学者认为,手机作为“微载体”的代表,其互动交流能力十分强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可通过视频、电话、短信、微博、微信等多种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手机为代表的新兴“微载体”的出现,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双方都提供了一个崭新交流平台[10]。还有学者认为,在网络环境中,交流对象的角色和身份都是虚拟存在的,交流对象彼此间基本不存在精神负担,人际交流变得更加宽松和融洽。教育双方间的防范和隔阂大幅减少,这增强了教育双方彼此间的亲近感和信任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大大提高。最重要的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网络环境中可以互换身份。大学生在进行网络学习和获取信息时的身份是受教育者,而在发表意见和发送信息时,即在传播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时,大学生又站在了教育者的位置上。这种网络环境下教育双方的换位方式,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不断提高,也有效消除了大学生接受信息时的消极被动性,使学生切实参与其中,更能体现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11]。“微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加强大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提升了大学生的自我主动思考能力和对现实的判断能力,实现自我的完善和发展,为学生把握自己的人生指明了道路。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下的教育模式缺少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交流,而“微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微载体”与学生互动,了解并走进学生的生活,使思想政治教育更为生活化,变被动了解为主动引导,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生活,从生活中得到升华。二、“微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挑战与网络一样,“微时代”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诸多机遇的同时,也有很多不利的元素夹杂其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
(一)“微时代”凸显了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
毋庸置疑,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过多次“加强和改进”,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在“微时代”影响下,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些不足显得更加明显和突出。
第一,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需要更好地与“微时代”接轨。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于依赖老师和学校的作用,只能在学校上课时间由老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输,而在课余时间——没有老师的情况下,学生基本不会接受到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和资讯。这就导致了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能随时、自由地在学生中传播,不能很好地适用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讲,短短几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很难达到有效的教育效果。正是受到这种时间和空间的双重限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很难随时随地开展和融入到当代大学生的个人实际生活当中,不能很好地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较为陈旧,严重影响其吸引力和实效性。虽然有些高校已经开始利用网络等新媒体进行师生互动,但大部分高校还是以教师的单向传递方式为主。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模式始终把教育者摆在首要地位,过分突出了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性,严重忽视了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重要性,使大学生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地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性决定了其处于教育信息传输的金字塔尖,并且对教育信息传播具有很强的掌控力,这正是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最大的特点。在这个条件下,单向灌输式教育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然而,在平等、开放、以互动交流为主要特点的当代社会中,信息传输双方的身份地位是平等的、可互换的,这就导致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不能很好适用在“微时代”的环境中。有学者认为,单一定向的灌输式教学极其陈旧,这种教育方式并没有处理好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何者应处于首要位置这个问题,使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缺少了学生的参与这个重要环节[12]。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去主体化”以及客体的“趋主体化”将会成为必然趋势,势必形成一种主客体关系相互转变的状态。同时,当代大学生的意识自觉性和选择自由性打破了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和掌控性,面对网络信息多源化及网络传播路径多样化而造成的思潮涌现,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单向传递模式的有效性显著下降,这也将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的主导性和首要性不断衰退直至消亡。
第三,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乏趣味性,在“微时代”下急需进一步更新和充实。尽管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这一理念已在大部分高校达成共识,但我们在这些方面还做得远远不够。绝大多数高校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学习内容相对乏味单调,再加上有些老师的授课缺乏趣味性,导致课堂气氛过于压抑,很难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面对喜欢时尚新潮的大学生,老师刻板地把单调乏味的课本内容讲授给学生,根本提不起学生的兴趣,这也是导致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明显的一个重要因素,更是今后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以表述规范严谨的文字为主,配上少量单调的图片和表格,老师授课风格多以正式的书面表达为主,很少融入时下流行元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呈现出学术性倾向,学生需要很强的理解能力和较长的思考时间才能接受这些信息,这导致了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取有效的信息。相较于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的不足在于其趣味性不强、文字的长篇大论以及过于严肃乏味的课堂气氛,这些都与当代大学生对教育内容的要求不相适应。总而言之,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趣味性的需求,如果不在教育內容上进行适当的创新,其在大学生中的认可度也就难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也将难以保证。
第四,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不能很好地融入学生生活,“微时代”背景下的师生关系更显淡漠和疏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处于同学生交流沟通的第一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并没有很好地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之中,对学生学习之余的生活缺乏了解,跟学生缺少沟通,导致其不能及时捕捉学生的思想动态,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思想误区,更不能及时引导学生走出这些误区。从基本技能掌握程度上来说,多数思想政治教育者对网络运用不到位,网络技术不熟练,缺乏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的深入了解和认识,在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总体上依然采用被动的应对策略,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融入其中。思想政治教育者缺乏对大学生生活话题的掌握,不能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形成一定的影响力,也找不到大学生生活中疑难问题的解决方法,很难在“微时代”的大环境下发挥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作用。其技术能力不能适应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问题
第一,“微时代”下网络信息的快速传递,对国外不良政治文化信息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网络的先进性和开放性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不同国家之间的限制,这就为很多国外的消极低俗信息在我国的生长和繁衍创造了条件。有学者认为,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负面信息充斥着整个网络世界,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三观”培养造成了极坏的影响[13],给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渗透和精神殖民创造了条件,使部分国人丧失了民族自豪感,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对马克思主义的权威性提出了极大挑战。另外,网络上有些虚假言论夸大了资本主义国家生活方式、经济体制的优越性,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社会主义在国民心目中的地位。这些不利因素都给这个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增加了难度。有些不法分子甚至利用各类“微载体”,在网络中肆意散播反党、反人民、反社会主义的反动言论,妄想对我国进行“分裂”,此类不良信息直接影响了我国大学生的政治立场以及“三观”的培养,同时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观在我国的形成及完善提出了新的挑战,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造成了阻碍,使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更加复杂、更加恶劣。
第二,“微时代”下,参与信息传播的门槛过低,信息质量良莠不齐。由于“微载体”的特性,每个公民都可以自由加入其中。有学者认为,网络信息有其独特性,即零时差传播、零距离交流,对信息质量的要求极低。这就使数量巨大的各类信息混杂在一起,其真伪性难以辨别。网络环境过于宽松自由,导致虚假信息横流、垃圾信息肆散,增加了信息的难辨性和传播的失控性[14]。也有学者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流是人们在网络世界中想要获取的权利,微博满足了人们的这种需要,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自由平等的交流平台,但由于加入微博的门槛过低,网民可以在微博上自由浏览信息和发表观点,安全系数过低,微博往往会成为某些心怀不轨者的工具,给某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他们有可能利用微博的开放性,肆意散播谣言和负面信息。在这种鱼龙混杂的网络格局中,人们无法对自己获取的信息进行理性判断,这在潜移默化中动摇了人们的信念,给整个网络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15]。“微载体”的自由性、虚拟性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
第三,“微时代”下的网络世界缺乏约束力,某些不法分子更加肆无忌惮。有学者认为,“微时代”下的网络环境有其特殊性,人们往往以一个甚至多个虚拟的身份出现在网络中,在不同的网络事务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使得网络中的人际交往变成了代码间的交往,甚至使网络失去了现实世界中道德、舆论甚至法律的束缚。过度依赖网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只会让受教育者在现实社会中失去自我反思、自我判断的能力[16]。这就让国内反动势力和国外反华分子有机可乘。虽然国家已出台应对网络问题的相关法律,但这些法律的约束力还不够,谣言、虚假以及低俗信息还是屡禁不止,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积极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
第四,“微时代”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质,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了很多困难。一方面,“微时代”下,当代大学生对信息缺乏深入理性的处理和思考。信息传播形式以碎片化为主,这些信息浅显易懂,但在过于追求简洁的情况下,破坏了信息的本意。大量获取碎片化的信息,极易使大学生丧失接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繁杂信息的耐心。有学者认为,当代大学生过于追求快餐式的生活、学习和教育方式,他们往往在浏览信息时一目十行,这种看似省时高效的方式只能让他们看到事物浅显的外表。长此以往,会使大学生在认识事物时很难跨越感性到理性这条鸿沟,无法看到事物的本质,导致大学生无法判断事物的真伪。这种不良的生活习性也容易使大学生产生错觉,极端思想就会趁虚而入,给思想防线原本脆弱的大学生带来极坏的影响,这给“微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造成巨大的困难[17]。另一方面,大学生总体上自控能力偏弱,思想极易受到外界干扰,且偏激行为易发。当代大学生与外界接触主要依靠网络的信息传播,部分人在现实生活中不善与人交流。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三观”尚在培养和完善的大学生极易受到各类纷杂信息的影响。“微时代”下,信息杂乱、真假难辨,这些纷杂的信息对自控能力较弱的大学生冲击很大。有学者认为,面对微载体中的各类纷杂信息,大学生的思想防线极易被攻破,从而产生偏激思想,一旦这些偏激思想通过网络被快速放大,就会影响大学生的正常思维,使他们做出不理智的行为,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18]。大学生长期大量接收杂乱无章的信息,容易与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发生冲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常开展产生极大负面影响。三、“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新举措伴随着网络的普及,“微时代”如浪潮般席卷而来。“正在快速崛起的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适应了大学生不断增长的信息咨询、生活服务的需要”[19],如何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微时代”更好地结合起来,使“微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焕发新生,就成了当务之急。我们可以分别从学校、教育者、受教育者三方面对这些新举措进行分析。
第一,学校应建立包括校官方微博和其他各种微信公众平台在内的校园微平台。“微时代”的到来,使得网络生活成为了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了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各个高校应促进富有时代特色和校园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与“微载体”的结合,满足当代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同时,要大力宣传和有效使用这些载体,使之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日常生活间的一座桥梁,更好地为教育服务。学校还应安排专门人员对微平台进行维护管理,定期发布学生关心的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社会热点、社会道德、学校发展等最新动态信息,加强学生对当下热点的了解,扩大学校的影响力。有学者认为,学校应在微平台分享学生日常关注的、迫切需要解决的关于现实人际交往、在校期间生活学习规划、未来如何就业等问题的解决方案,为大学生答疑解惑。校园微平台的信息发布一定要从贴近学生的角度出发,同时加入具体的案例,在具体问题中进行具体分析,并用视频、图片等更能吸引学生的形式取代长篇大论的文字和理论,充分发挥校园微平台的教育作用[20]。高校建立校园微平台是为了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顺应“微时代”的发展,满足新时代下大学生对新型教育的需求,拉近教育者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
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把自己的工作真正融入到学生生活之中,必须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熟练运用各类新兴的“微载体”,与学生的生活接轨。教育者要改变自己高高在上的傳统理念,与大学生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引导大学生从事积极向上的活动。有学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学会借助新兴“微载体”进行正面信息的传播,挣脱传统教育的时空束缚,使积极正面的教育信息搭乘“微载体”在网络中展翅高飞,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营造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教育环境[21]。一方面,要求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不能拘泥于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而应顺应时代需要,把“微载体”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在保证信息正确的情况下,将抽象的理论转变为通俗的语言,方便学生对信息的理解。有学者认为,只有具备对“微载体”熟练的使用能力、敏锐的信息捕捉能力和对未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路径的精确判断力,才能洞悉“微时代”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生活时遇到的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使教育者自身更好地融入大学生生活,成为他们的“微伙伴”[18]。另一方面,教育者还是引导学生对网络上良莠不齐信息进行理性辩证、科学分析的主要力量。“微时代”下,信息传播速度极快,不良信息容易呈几何级数扩大,单凭个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拧成一股绳,分享经验、开拓进取,成为一支力量庞大的队伍,共同处理“微时代”中出现的复杂问题。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在调动学生自我思考的同时,也要养成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监管的能力,引导学生接受积极正面的信息,并教会学生如何判断各种复杂信息的真伪,增强大学生正确的思想信念,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18]。
第三,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也应对自身严格要求,才能使自己在“微时代”下出淤泥而不染,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的素质和修养往往对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要搞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比如,帮助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实事求是,文明规范用语,切勿被纷杂的信息蒙蔽,也不要发表过激言论。除了文明用语外,还要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对各类信息筛选辨别的能力。大学生应拥有自己独立思考和冷静分析各类信息的能力,要学会过滤不良信息,提高对不良言论、低俗文化的免疫能力,不要被不法分子牵着鼻子走。总之,大学生要养成网络自律精神,恪守网络道德,在积极进行“微教育”的同时学会理性思考,带着批判精神去接受各类信息。
除了上述三个方面之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与改善也是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微时代”更好结合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教育内容的多样化是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应有教育效果的首要因素。理论源于实践,更应通过实践运用到生活中,通过理论与生活的结合,发现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不足和缺陷,不断提高教育内容的质量,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产生有效的指导作用。教育内容如何向多样化发展,只有在生活中才能找到答案。教育内容不能一成不变,必须紧跟潮流,才能符合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只有加快思想政治教育同大学生实际生活的融合,才能更有活力。首先,选材要取自于大学生亲身经历的案例,亲身经历的案例更能引起大学生的共鸣,引发他们的道德思考。其次,选取影响力大的案例。对于习惯从网络获取信息的大学生而言,影响力大的案例更能第一时间被他们关注,将这些案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更能吸引学生。最后,选取实际生活中困扰着大学生的一些案例,让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向大学生的生活靠近。教育者只有深谙如何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去解决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困扰的方法,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的零距离接触。
四、启示
关于“微时代”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问题,学术界已有数年研究,也不乏成果,但在现实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目的,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与“微时代”的结合还有待人们进一步探索和改进。为此,笔者也就“微时代”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问题再补充几点,以抛砖引玉。
一方面,提高“微载体”的有效利用率。当下诸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微时代”的结合过于形式化。虽然教育者也会与学生通过“微载体”进行交流,微信群、QQ群等也基本普及,但这些群活跃度不高,慢慢由最初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变成了老师、学校布置作业和传达信息的工具,失去了其承载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本意。学校和老师应加强“微载体”的建设,提高有效利用率,在朋友圈、微信群、QQ群中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并定时开展“微载体”上的讨论活动。比如,学生可就某一热点问题畅所欲言,由老师进行深度解析。“微载体”也不单单是僵硬的教学场所,老师也应多与学生交流,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有选择性地针对当前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另一方面,利用“微时代”信息传播快、覆盖广的特性,在树立典型、标兵、榜样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模范效应引导学生。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往往都是铁面无私、授课乏味、缺乏吸引力的。我们应打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这种印象,将一些学生喜爱的老师挑选出来,树立模范形象,进行宣传,设立专题专人讲堂,定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讲座,通过这些有声有色的讲座吸引学生,使其更加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破其心中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乏味无趣的印象。对好人好事、先进个人、道德典范应在校报、官网、校流动媒体以及课堂上进行宣传,并进行专访,让学生身边的榜样发光发热,将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杨立淮,徐百成.“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J].中国青年研究,2011(3):103.
[3]周琪,罗川.“微时代”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应用[J].思想教育研究,2014(1):68.
[4]向宇森.“微时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新境遇及路径探索[J].重庆高教研究,2014(4):50.
[5]李智超.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J].价值工程,2014(2):269.
[6]王靈芝.“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功能性特征[J].宜春学院学报,2012(11):127130,146.
[7]袁民.共青团新媒体工作的问题及成因分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6):1419.
[8]郑元景.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11(11):107109.
[9]代金平,王锦冰.信息时代网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56160.
[10]王倩,张立杰.“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与创新[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2):228231.
[11]孙丁贺.“微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局与机遇[J].学理论,2014(19):195196.
[12]羊悦.浅析“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机遇[J].新闻战线,2014(12):176177.
[13]潘昕言.博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J].经济研究导刊,2012(17):231232.
[14]蔡仲儒.微博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J].鄂州大学学报,2012(3):3032.
[15]张静.微博对大学生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38.
[16]王景云.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创新与优化[J].中州学刊,2012(4):2832.
[17]张东洁.“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神之旨归与养成[J].教育与职业,2015(13):4345.
[18]戎寒,李春山.SWOT模型视域下“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J].煤炭高等教育,2014(4):61.
[19]米华全,古长乐.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实现路径[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7276.
[20]魏宝珠,朱志明.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路径探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3):123125.
[21]李岩,曾维伦,何海涛.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探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2126.
A Review on the Research of Micro Era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JI Guangge
(School of Marxism, Liaocheng Universitiy, Liaocheng 252000, China)
Abstract:With the leap of information technique, Internet has influenced all aspects of our lives especially in the way people communicate. Micro era indicates the era in which the society is attached by social networks like WeChat, Weibo or Zhihu. Its widely believed that micro era has created many new elements, like micro media, micro language. These new elements brought both advantages and challenges to our society.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changes a lot in micro era. Scholars have already done some studies about the influence of these new changes in recent years. They mainly discussedthe problems brought by micro era and new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from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schools, educators, students and courses.
Keywords:“micro er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new opportunities; new challenge; new measares
(編辑:段明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