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维视角

    陈艳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人民历经上下求索、经过不断筛选形成的理想和信念,也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而高等院校又是塑造青年、培育青年价值观的主阵地。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任务。本文从正面引导、消除干扰、健全保障三维视角探讨如何在大学生中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消除各种负面因素的干扰、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真正落地生根。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视角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11-0044-03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次提出了“三个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这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高等院校又是塑造青年、培育青年价值观的主阵地。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其总体素质能力和健康成长与否是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和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因此,如何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并为之努力的重要工作。本文拟从正面引导、消除干扰、健全保障三维视角加以探讨。

    一、加强正面引导,确立主导地位

    加强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主流价值观教育,历来受到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并作为重大的战略问题来看待。

    从主流价值观建设来看,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提出,“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的公德”;1982年《宪法》将“爱护公共财物”改为“爱社会主义”,“五爱”成为社会主义时期公民普遍遵守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准则;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内容到体系都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2001年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战略任务,并提出其他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2012年党的十八大则明确概括提出“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志着我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问题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党和政府先后出台了20多个德育工作文件。包括1980年教育部团中央《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198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生守则》、1987年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5年原国家教委《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5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2014年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等,这些法律法规文件,都是从正面宣传教育引导,保障了一代又一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也保障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大问题。但问题在于,当代大学生生活时代背景不断变化、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还有大学生个性特点突出等一些新形势新变化,使传统的正面宣传引导教育方式时有会遇到困难、甚至被消解,实际效果有时会大打折扣。因此,当前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正面宣传引导仍然是主要的、也是必须坚持的教育形式,但落脚点应放在实效上,真正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就是要努力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成为大学生普遍的价值共识。为此,需要学校教职员工通力合作,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合力育人局面。

    (一)要发挥教师特别是思政课教师的主导作用

    高等学校是塑造大学生、培育大学生价值观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始终是大学生接受教育、获取知识的最重要渠道,教师的作用不言而喻,以其持续的课堂教学和理论灌输对学生给予正面的引导。正如刘云山指出,“培育核心价值观离不开持续的灌输,抓好宣传教育始终是一项基础性工作。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和精神在人们心里播下种子,就能生根、开花、结果,就能转化为崇德向善的实际行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教育,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等方面教育的重大责任。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通过教师的表率作用即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转化为学生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达到“进大学生头脑”的目的并最终内化为学生的信仰和外化为学生的行动,从而牢固占领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阵地,发挥主渠道作用。同时,专业课教师也要负起育人的责任,要摒弃只教书不育人的错误认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备课、教学、答疑、考试等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各个方面,以良好的思想品质和人格魅力给学生以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发挥管理育人的合力作用

    高校管理人员应确立“以人为本”理念,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为师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教学管理人员要遵循育人规律,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健全各方面的管理制度,保障教学运行的科学有序,提供切合师生实际的人文关怀。图书馆工作人员要为师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图书借阅、资料查询、学术交流等方面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后勤管理人员要努力创设秩序、友好、和谐、卫生的校园环境,在食堂服务、宿舍管理、医疗卫生、宣传广告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在校园里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机制。

    (三)发挥环境育人的陶冶作用

    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培育人才的重要保障,而校园文化环境则是校园环境的最重要方面。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是大学精神的灵魂,体现的是大学的办学理念,表现的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感染力,凝结的是学生的价值养成。高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以形成正面宣传教育引导的合力为目标,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的主导地位。

    二、消除负面干扰,形成合力氛围

    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正面宣传教育引导是最主要也是最直接最有效果的途径,但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影响的其他因素,特别是与正面教育内容相排斥甚至是相对抗的方面,因为这些方面因素在当前我国复杂的客观环境下极易为大学生所接受,并消解正面教育的效果,干扰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必须引起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这些因素主要有:

    (一)多元文化的影响

    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是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这对于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来说,影响特别深远。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在各个领域都融入到世界大家庭中,成为世界大家庭中的一员,国际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融人世界,一方面给我国带来机遇,带来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以及庞大的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巨大挑战,特别是西方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对国人特别是青年大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正是在这样的一个时期,当前我国的社会价值观多元化明显,比如儒家思想价值观、市场经济价值观、民间各种信仰等,各种思潮相互交织、相互涌动,对我们倡导的核心价值观构成很大的影响和冲击。加之网络化时代,信息流动迅猛,通过屏蔽等方式控制不良信息的传播已非常之难。我们的大学生就是生活在这样的年代,擅长多媒体技术,接受信息能力强,且个性化强、鉴别能力低,很容易受不良信息及其价值观所影响,会严重消解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

    (二)改革开放进程中矛盾和问题的影响

    “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是我国当今时代的最大特征。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之中,各种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不断涌现,比如道德领域的失范、经济领域的失规、政治领域的腐败、生活领域的奢靡等,这些问题和现象也会或多或少地渗透进校园,给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对发展中出现的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客观、全面、准确地认识。然而在如何认识这些矛盾和问题上,却往往出现了不少片面观点和错误看法,存在着一些不良倾向,亟需我们认真加以判断和纠偏,否则将影响人们正确认识形势,容易导致舆论导向上的偏差,从而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甚至造成思想观念上的混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造成恶劣的影响。

    (三)媒体传播中的负面影响

    媒体是现代社会的基本要素,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体以其直观性、共时性、广泛性和连续性等特点,能够突破时空限制,营造舆论环境,形成全方位、多层次、持续不断的价值坚持,产生持久的、综合的影响,正确运用可以以此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然而,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媒体存在竞争、生存等问题,很多时候,尤其是小报小刊,会容易把精力集中放在物色诸如花边新闻、小道消息、社会负面事件上,以此吸引民众的眼球,换取发行量或点击率,在报道上缺乏坚守媒体职业道德、缺乏坚守核心价值理念,而沦落到极端功利、唯利是图的地步,这不仅误导民众,甚至妖言惑众、真假善恶美丑不分,激发民众的不满情绪,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影响社会稳定。正如有学者指出,“一例败德的突发事件,会引起一些小报小刊和网络媒体的亢奋、躁动以及持续、深度的追踪报道,道德‘滑坡的舆论也随之铺天盖地般传播开去。而那些在默默无闻的场合、做着默默无闻的善事的平凡的道德模范们的事迹,却难以成为小报小刊和网络媒体关注报道的对象。但是,在平凡的道德楷模的事迹报告会上,有哪一个动情至深而泪流满面的听众,能够赞成我们的社会已经全面道德‘滑坡的论点呢?”大学生的生活被此类媒体所包围,受影响的情况可想而知。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媒体的积极作用,并加强管理,不为错误观点提供传播渠道,消除背离社会核心价值导向的宣传,使大学生在良好的舆论环境氛围中健康成长。

    多元文化的消解、改革开放进程中问题与矛盾的存在、媒体传播的负面影响等,是当前冲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因素,需要我们认清形势、把握态势、正确引导,消除干扰,并形成在高校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力和氛围。

    三、健全保障措施,确保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价值观是指主体对客观事物(客体)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总看法。从这一含义不难看出,主体的价值观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其影响因素涉及方方面面,包括主体自身的认识水平和判断能力,客体的可知度和复杂性,也包括主体认识客体的客观影响因素,这个因素实际上就是上面探讨的主流价值观教育因素和各种非主流干扰因素等。通过正面宣传教育引导、消除反面不良影响因素,目的就是让主体逐步形成正确、科学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并凝练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就是让主体认识客体形成一定的价值尺度和价值准则,成为主体判断事物有无价值、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可见,价值观的形成有其自身的规律,是一个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过程。因此,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还需要有一系列的保障措施。

    (一)制度保障

    要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形成制度化、法制化、政策化,成为大学生的行为准则。首先,制度、政策要充分融入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容,形成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常态化。2011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因此,学校的制度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以及校园规划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都要以“立德树人”、“体现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制度支撑,核心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制度化,以制度的刚性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常态推进、稳定展开、落到实处。”其次,领导要重视,办学指导思想要正确。对于相关工作,应加强领导,成立专门机构,落实人员,为活动的开展提供组织和经费保障,杜绝“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德育虚化、泛化现象发生。

    (二)机制保障

    各种教育力量要形成合力,包括学校各部门、各种育人力量、各宣传阵地,都要上下一心,步调一致,多管齐下,共同奏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合唱。高校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合格”和“可靠”体现在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即内化为精神追求)和“外化于行”(外化为实际行动)上。实现这样的教育目标,需要在以下三方面形成合力育人机制:一是全员育人机制,也就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管理干部、工勤人员的作用,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合力育人机制;二是全方位育人机制,也就是要充分发挥德、智、体、美等各种教育因素、学校、社会、家庭等各种教育力量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种教育环境的育人功能并形成合力;三是全过程育人机制,也就是要充实、占领大学生的课堂时空、生活时空、网络时空、实践时空,实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全程覆盖,不留盲点和空白地带。这样,大学生就会在理论学习、专业学习、社团活动、日常生活中直接或间接、潜移默化地接受、内化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舆论保障

    要高度关注舆论导向,宣传正能量,消除负影响。随着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和快速普及,大学生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受大众传媒影响巨大,值得教育工作者高度关注和高度重视。按照《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新闻媒体要发挥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主渠道作用。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日常形势宣传、成就宣传、主题宣传、典型宣传、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不断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教育工作者要特别关注舆论导向,密切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交流,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并加以正确引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支配舆情,防止一部分媒体的消极行为抵消其他媒体努力的效果。

    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联动配合,也需要经历一个持之以恒、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过程,决非一方力量、也决非一时一刻就能实现的。只有通过正面宣传引导、消除各种因素的干扰、健全各种保障措施,才能形成各方育人力量合力联动的良好局面。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在当代大学生中种植、成长、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