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化生活中的学科核心素养

    刘琼 谢锦

    [摘要]思想政治学科要求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在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的教学中应如何实现这一课程目标呢?文章旨在将文化生活四个单元的内容与学科核心素养四个方面进行衔接,一方面对教材进行分析与整合,另一方面突出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文化生活;学科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20)04-0042-02

    [基金项目]本文系淮北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文化生活》教材分析与整合研究”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HBJK18091。

    在文化生活的教学中,总会有一些令人困惑的地方。比如学科的科学性、专业性不强,没有所谓的“文化学”作为支撑,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教材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仅用两个框题概括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是不足以让学生领悟中华文化的底蕴与魅力的。另外,第九课和第十课的内容大部分来自十九大报告,政策性较强,让学生缺乏认同感和参与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只要我们善于分析和思考,乐于专研和探究,就会有不同的收获。

    一、关于文化的一般知识:培养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

    教材在介绍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文化对国家社会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之后,紧接着又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些都是关于文化及其发展规律的一般知识。总的来说,这部分内容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易于理解,但内容略显单薄、浅显,缺乏广度和深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教师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诸多观点和方法论渗透其中,培养学生唯物的、辯证的、逻辑的思维品质和能力。例如,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不仅体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还体现了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可以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来说明。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关系符合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尊重文化多样性,涉及矛盾分析法中的对立统一观点以及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体现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符合辩证否定观。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则是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的具体体现。诸如此类的知识还有很多,不胜枚举。总之,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助于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二、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感知民族文化的底蕴和力量

    教材主编朱明光先生曾提到:本课程的教学是在历史等相关学科教学的基础上展开的,所以有关史实,其具体的来龙去脉,无论人物还是事件,并不应该由本课程的教学来担当,概述而已。这里的“概述而已”该如何把握,笔者觉得有必要通过专题形式对中外文化历史作一个简短的比较与概述,让学生在历史文化的长廊中慢慢品味。作为西方文明起源的两河流域文明和埃及文明,先因波斯人的入侵而遭到破坏,后又因马其顿帝国、罗马帝国的更迭而不断希腊化、罗马化。西罗马帝国因日耳曼人入侵彻底分化,衍生出近代西欧文明,东罗马帝国因阿拉伯帝国的崛起而伊斯兰化,后对东欧文化产生深远影响。所以说西方文明的成长是断续的、发散式的,而中华文明则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一直保持着儒家思想的正统血脉,是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春秋战国时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秦时得到统一。汉代儒家学说被推到至尊地位,隋唐达到鼎盛时期。宋明有理学,近代有新儒学。由于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中华文化出现衰微,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纷纷寻求救国之道,然而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都不能使中国革命和中国文化发展取得成功。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国革命和文化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树立文化自信,提升政治认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文明历史中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如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比作一棵大树,那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分别是这棵大树的根脉、主干和枝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其植根的丰厚土壤。革命文化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斗争中所创造、孕育、形成和不断发展的,以革命理想、忠诚意识、牺牲精神为核心的,集中反映中国共产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独具红色气质的文化形态。其包括革命思想理论、革命信念精神、革命价值伦理以及革命文化作品等。关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引导学生专门搜集整理关于习主席新思想的重大时事材料或讲话,让他们感受“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知晓当今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从而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升政治认同感。

    四、走进文化生活:增强法治意识,学会公共参与

    置身于纷繁复杂的文化环境中,青年学生应如何进行文化选择尤其是网络文化选择,这不仅是一个道德问题,而且关乎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在互联网文化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有上百件,尤其是正在制定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该条例对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提出了更为切实、可行、有效的办法。但由于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不确定性、复杂性,网络管理还存在无法掌控的潜在威胁。有些网站为牟取经济利益不择手段,大肆传播含有淫秽色情、低俗暴力的文学作品和视听节目,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极大危害。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关于网络安全防范的法律法规进行搜集、整理、制作、展示,让青少年学生增强法治意识,提高警惕,自觉抵制各类网上的精神垃圾。总之,文化生活贯穿着“个人参与文化生活”这条主线。学生个人要积极主动参与文化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学会文化创新;要成为中华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要提高眼力,拒绝污染,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品读文化生活,聚焦核心素养,培养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的人,是新课程标准的应有之义,也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目的所在。

    (责任编辑袁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