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小魔术师

    【关键词】情绪;体验;表达;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33-0056-04

    【作者簡介】顾向红,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东洲小学(江苏南通,226100)校医。

    【设计理念】

    四年级学生尚不能使用丰富的语言来表述自己的情绪,因此,引导学生学会充分、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显得尤为重要。本节课依据表达性艺术治疗的理念,创设“走进魔法学院”这一情境,通过游戏引导学生体验、表达、转化自己的情绪。学生在游戏中将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清的情绪变成可见、可触摸、可控制的艺术作品,使情绪得到表达与转化,在与他人的比较中领悟情绪表达的个体差异性。

    【教学准备】

    课件、抽奖盒、奖品、A4纸、小鹿情绪测量尺、课堂学习任务单、太空泥、笔。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抽奖游戏

    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抽奖盒(盒子里装着写有每个学生姓名的纸条),从中抽取三张纸条,被抽中的学生可以获得奖品。

    教师:在刚才的抽奖游戏中,你有怎样的体验?

    学生1:没想到第一个抽中的是我,我受宠若惊。

    学生2:很紧张,就怕抽不到我。

    学生3:很平静,抽不到我也没啥损失。

    教师:大家刚刚体验到的惊讶、紧张、平静都称为情绪。今天,让我们跟随魔术师哈利的脚步一起走进魔法学院认识情绪。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引导他们初步体会不同的人面对同一件事会产生不同的情绪。

    二、情绪体验馆:看图说情绪

    PPT展示图片。图片内容:一艘在海上航行的船。

    教师:请看图,你看到了什么?当你看到了这个部分,你产生了什么情绪?

    学生1:我看到了一艘倾斜的船,好像快要沉没了。我很紧张。

    学生2:我看到了蓝天和白云,我感觉很舒适。

    学生3:我看到了波涛汹涌的海面,感觉很危险。

    教师:我很好奇,明明是同一幅画,为什么你们的回答各不相同?

    学生1:因为看的角度不同。

    学生2: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学生3:因为我们的想法不同。

    教师:确实是的。面对同一幅画,不同的人会看到不同的风景,产生不同的情绪。情绪因人而异。

    设计意图:通过具有象征意义的图片,引导学生体会情绪具有个体差异性。

    三、情绪表达馆:形、色表情绪

    教师:如果情绪可以用颜色来表示,你会选择哪种颜色来表示你的“平静”?

    学生1:蓝色。

    学生2:绿色。

    学生3:白色。

    教师:如果情绪可以用形状来表示,你会选择哪种形状来表示你的“平静”?

    学生1:一根直线。

    学生2:一个圆形。

    学生3:一个三角形。

    教师:同学们用不同的颜色和形状来表示自己的“平静”。接下来,请用太空泥依次捏出你的“平静”“伤心”“愤怒”“快乐”。

    学生活动,小组交流并派代表分享。

    小组代表1:我们小组选择的情绪颜色和形状都不一样。我用三角形表示“平静”,因为三角形是最稳定的;用向下滑落的曲线表示“伤心”,因为伤心的时候情绪就好像往下掉;用一团黑色表示愤怒,因为愤怒很难看。

    小组代表2:我们小组选择的情绪颜色和形状也都不一样。这是我的“平静”,一个白色的圆形,就像一张没有表情的脸。这是我的“伤心”,伤心的时候就像一片灰蒙蒙的天空,所以是灰色的。这是我的“愤怒”,就像两道竖起来的眉毛。这是我的“快乐”,是一串五颜六色的音符。

    教师:我的好奇心又来了,为什么明明是同一种情绪,你们却用了不同的颜色和形状来表示?

    学生1: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喜好不同。

    学生2:因为我们每个人的表达方式不同。

    教师:说得真好。同样的情绪,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情绪的表达也因人而异。

    设计意图:通过颜色和形状外化情绪,引导学生学习用非语言的形式表达情绪,促使他们领悟情绪是可见、可触摸、可控制的。同时,进一步领悟情绪表达具有个体差异性。

    四、情绪转化馆:魔术师变情绪

    1.评估烦恼。

    教师:据说魔法学院的孩子们也有很多烦恼,我们来听听。

    教师播放音频。

    音频内容:昨天的语文课上,老师组织开火车朗读。我看到有个字是我不认识的,心里祈祷千万别轮到我读这个字。可是,偏偏轮到我读了,结果还读错了,真丢人。我最害怕晚上一个人睡觉了,可是,妈妈今天又让我一个人睡,我躲在被窝里大气都不敢出,很晚都没睡着。今天,我最要好的朋友跟另外一个小朋友玩耍,她都不理我,我好伤心。

    教师:你们有类似的烦恼吗?

    学生1:我很喜欢养猫。可是我妈把猫送到乡下爷爷家了,我每天都很想念它,不知道它过得好不好。

    学生2:我也害怕晚上一个人睡觉。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我都感觉窗帘后面有人,吓得我躲在被窝里动也不敢动。

    教师:请在心里评估烦恼带给自己的影响,并在“小鹿情绪测量尺”(见图1)上标注出这个烦恼值,影响越大,数值越大,影响越小,数值越小。

    设计意图:通过情绪测量尺量化学生的烦恼数值,引导他们进一步体会情绪是可以控制的,为下一步的教学做铺垫。

    2.表达烦恼。

    教师:你当时是如何帮助自己面对那个烦恼的?

    学生1:我每天晚上都会给爷爷打电话,询问小猫的情况。

    教师:你通过每天确认小猫的情况来让自己安心。

    学生2:我在窗台上放了一个毛绒娃娃,這样坏人就不敢进来了。我怀里还抱着一个毛绒娃娃,就好像抱着妈妈一样。

    教师:你用两个毛绒娃娃象征你的妈妈。

    教师:担心、害怕、不安、失望等情绪时不时地困扰着我们,但是也促使我们想出了各种应对方法。这不,魔法学院的孩子们也因为害怕而苦恼不已,我们来看看他们是如何帮助自己面对害怕的。

    教师播放视频。

    视频内容:《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中的片段。

    教师:魔法学院的孩子是如何面对害怕的?

    学生:他们把自己最害怕的东西变成了最喜欢的或最搞笑的东西。

    教师:我想邀请你们将之前所说的烦恼想象成自己最害怕或最讨厌的事物,并用太空泥捏出来。

    学生活动,小组交流并派代表分享。

    学生1:我最害怕的是毛毛虫。

    学生2:我最讨厌吃的食物是扁豆。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启发学生将烦恼带来的影响变成可以任意捏塑的具体形象,从而有效地表达了情绪,并再次领悟情绪是可见、可触摸、可控制的。

    3.转化烦恼。

    教师:想象你现在就是个魔术师,你的手指就是魔术棒。你的手指一挥,咒语一念,之前捏的泥塑就变成了最喜欢的或最搞笑的事物。

    学生活动,小组交流并派代表分享。

    学生1:我把毛毛虫卷起来变成了奶油,奶油下面是蛋糕,现在,毛毛虫变成了我最喜欢吃的奶油蛋糕。下次再看到毛毛虫的时候,我就不害怕了。

    学生2:我把扁豆变成了一棵大白菜。我最喜欢吃大白菜了,下次再吃扁豆的时候,我就想象它是大白菜,这样我就吃得下了。

    教师:我见证了你们的魔力,原来,情绪还可以这样转化。现在,你们的烦恼数值变成了多少?请你到“小鹿情绪测量尺”上重新标注自己的烦恼值。

    学生:我的烦恼值从原来的10下降到了现在的0。

    设计意图:通过富有趣味的“变魔术”游戏,引导学生用魔法改变自己的烦恼,轻松掌握转化情绪的方法。

    五、课后延伸:制作情绪调节锦囊

    教师:今天,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应对情绪的方法,也做了一回“魔术师”,用魔法转化了自己的情绪。接下来,请你们为自己制作一个情绪调节锦囊(见图2),将今天学到的调节情绪的方法放入你的锦囊中。今后,每当情绪来临的时候,你可以到锦囊中选择合适的应对方法。老师相信,你们都是情绪调节小达人。

    设计意图:总结、提炼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实践,不断训练自己的情绪调节能力。

    【教学反思】

    本课围绕体验情绪、表达情绪、转化情绪三个目标设置了“走进魔法学院”这一贯穿活动始末的情境,以游戏为载体,让学生充分体验情绪,将情绪变成某个具体可见、可触摸的艺术作品,最后用魔术转化自己的情绪,达成教学目标。教学形式大胆创新,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参与度高,课程目标达成度高。

    本课有一个不足之处,即“制作情绪调节锦囊”这一环节探讨得不够充分和深入。虽然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让学生分享了自己应对情绪的方法,但课上没有板书关键词,所以,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填写“情绪调节锦囊”。下次执教时可以把关键词提炼成板书。

    【点评】

    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创设情境开启探究之旅。

    课的开始,顾老师设置了抽奖游戏环节,一下子把学生的情绪调动了起来。接着,出示魔术师哈利的形象,学生探究的欲望被启动,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境界。

    2.用色彩点亮学生的心灵。

    课堂上,顾老师让学生用太空泥进行创作,通过颜色、形状敏锐捕捉到学生对平静、伤心、愤怒、快乐等情绪的个性化表达,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绪表达方式。

    3.借学生自我对话转化情绪。

    在学生对情绪表达的独特性有了初步感悟后,顾老师引领学生向内审视,自我评估烦恼指数。观看电影片段,让学生自我对话,用自己最讨厌的事物表达情绪,再用最喜欢的事物转化情绪。在随心捏塑的过程中,学生的不良情绪得到了化解,快乐指数得到提升。

    (点评嘉宾:施健,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中南国际小学校长,江苏省道德与法治特级教师,心理-道德教育名师工作室领衔人)